于明星
摘要:高職院校规模日益扩大,院校间的竞争已呈白炽化。就业率关乎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率具有相关性,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切入点。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而定义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内涵及结构组成。从校企双主体角度出发,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策略,为相关高校就业研究人员提供思路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校企双主体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也急剧上升,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为1388所,在校学生1104万。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高职教育面临白热化竞争。教育部明确表示对于就业率连续较低的专业要缩减招生甚至终止招生,就业率即衡量着一所院校的办学质量优劣,也关乎着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体,是就业的载体。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率具有正相关性,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立足点,重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内涵及结构
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Feintuch(1955)认为就业能力是求职者为了实现就业而具备的各种能力,与就业稳定性具有显著相关性[1]。Mcquaid(2005)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包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能力,构造了基于社会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2]。Riebe等在Mcquaid的基础上,认为就业能力由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经历等构成[3]。Jackson(2013)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学科技能、工作技能、通用技能构成[4]。Yorke(2006)等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自身为了顺利就业而不断获取知识技能和个性特征的一种胜任力[5]。这一定义受到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21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能力又有了新内涵,Oliver(2010)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获得、适应和提高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从而创造有利于用人单位的有酬和无酬工作[6]。我国学者在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构成:肖贻杰(2010)通过构建就业能力结构量表的方式,发现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由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竞聘能力和自主能力五个维度组成[7]。庄小将(2011)从社会经济多元化视角出发,提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基础能力四个维度构成[8]。庄小将(2013)从企业需求视角下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构成进行了分析,旨在获取企业对高职学生各种岗位需求能力的要求,认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个人特质能力和专业能力四大模块组成[9]。兰茹(2014)认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内在素质、社交能力和处理工作能力三大维度组成[10]。在所述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学生的技术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认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在求职过程中顺利获取就业,表现为完成工作的胜任力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适应力,其结构组成包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应聘能力。
二、校企双主体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视角
办学定位不科学,就业能力培养思路不清晰。高职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职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求,传递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服务一线经济社会的教育类型,职业导向是引导高职学生服务一线职业[11]。高职教育想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在培养学生时即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在培养就业能力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不科学,就业能力培养思路不清晰。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院校主体是中职院校升格、成人院校转制和普通本(专)科院校的学院三大部分,这些主体都缺乏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职教观”[12],简单的将普通本科教育压缩成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均有本科教育的痕迹,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科学,缺乏有效的人才市场反馈机制,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缺乏系统完整的“产学研”机制,如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及综合能力鉴定等方面不能与企业共同合作。高职院校教学受本科教学模式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教师技能培训,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无暇关注,使其就业更加困难。
教育体系缺乏市场导向,就业能力培养偏离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对就业市场认识不足,高职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的发展方向不尽一致,其具体表现为:第一,专业布局陈旧,课程设置老套,缺乏职业特色。其专业结构不是沿用专科教育就是套用本科教育,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第二,缺乏课程设置前瞻性,教材建设速度缓慢。学校对职业岗位的就业能力要求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预见性,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市场需求,使得高职教材建设速度缓慢。选用教材的方式通常是压缩本科教材、借用专科教材或自编教材,结果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缺乏人才市场中所需的岗位技能培养,造成高职学生所学技能与市场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第三,课程讲授方式单一,忽视就业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考核方式沿用传统的笔试法,老师讲授课程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指导方面重视不足,忽视就业指导对就业能力的价值引领。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职学生对于职业规划认识不清。主要表现为:第一,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性欠缺,更多只是完成上级指派任务,达不到理想的指导效果。高校通常安排一些教辅人员或行政人员作为指导老师,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认识。第二,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就业导向针对性欠缺。高职院校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善,学生与企业接触机会较少,缺乏整个教育阶段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虽大三学生有机会接触一些就业指导课,但课程内容偏向于面试技巧,缺少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等到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才意识到就业问题,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思想迷茫,逃避就业。第三,就业服务宣传不到位,忽视就业指导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服务有待改善,很多学生不清楚国家就业优惠政策及帮扶措施,不能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就业。职业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职业规划课程仅简单介绍成功人士的事例,缺乏对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引导教育,忽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实訓基地建设落后,就业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脱节。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关键场所,实训设备的完善与否是考量高职院校能否开展教学的主要条件之一。很多学校实训基地设备相对落后,故障率高,老化现象严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使用环境与企业相差较大,这就造成学校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适合企业,就业能力培养与行业发展方向相脱节。
(二)企业视角
1.追求最大利益,忽视与学校共同开展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工作。企业和学校的社会意识都具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往往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的归宿。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能得到实惠的利润,这就造成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不够积极和主动,学校与企业的交流程度不高,忽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2.缺乏实习制度约束,实习内容单一,削弱学生求职积极性。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或多或少存在不便。为了防止学生过多泄露企业机密,通常企业安排学生从事单一性的重复性工作,技术含量较低,使学生缺少工作的兴趣,削弱了求职的积极性,实习也就毫无意义了。
3.对实习生顾虑重重,不愿投入精力和经费。企业对实习生顾虑重重,主要原因为担心会出现“管理难,回报低,负担重”的问题,企业更愿意接受能直接上岗的学生,也考虑到安全问题和企业机密问题,企业不愿投入大量精力和经费去培养在校学生。
4.缺乏岗位技能要求标准,劳动力市场对就业技能需求模糊。企业缺乏岗位技能要求的标准,对岗位所需就业技能模糊不清,往往存在“招什么人用什么人”的心态,使得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认识不清,不能及时调整教学实训计划,造成劳动力市场对学生就业技能需求模糊,学校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所需的岗位能力不匹配。
三、校企双主体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学校视角
1.合理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前提。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应紧跟市场导向,坚持培养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才能合理地把握办学定位,才能培养出满足岗位需求的适应性人才。高职教育应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走出一条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道路。高职院校不要一味跟随本科的办学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培养出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的程度越紧密,所培养的学生与人才定位越契合。高职院校应依托企业,寻找出岗位所需的技能需求,再将这些技能需求和教学相结合,科学的设置教学计划,突破传统本科教学的考核方式,设置符合高职特点的职业考评机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可以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企业的项目;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定岗培训,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交流程度,吸纳企业精英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教学;以能力为本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2.科学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根本保证。高职教育不仅将学生“推向市场”,还要帮学生“适应市场”[13]。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能够接受住市场的检验,并变成市场经济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岗位分析,根据毕业生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多少及时调整招生规模。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可有针对性地开设人际关系、组织策划、创新创业类等辅助性课程,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具体策略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完善教育体系,重视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如适合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第二,鼓励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编写高职的专业教材,定向委托短缺的定向实训类教材,选派教师接受基层岗位技能的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技能,以达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第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多元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就业为本位,以能力为导向的标准进行教学。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到现代的信息化教学转变,从传统教室到智慧教室转变,从单功能实训场地到多功能综合全真实训场地转变。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本价值。高职院校应针对高职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增加就业竞争力。第一,就业指导教师应尽量配备具有就业理论知识的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重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教育,能够对学生提供专业的针对性辅导。第二,完备就业指导内容,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制,开设全阶段就业指导课程,从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到择业观,进行全面指导。改变传统就业市场的盲目性,从学生入校开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第三,增强就业服务的宣传工作,聘请行业精英、企业专家和知名校友来校开展教学,帮助学生端正就业观,掌握就业形势。学校还应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如采用公共黑板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进行宣传。针对不同年级的属性特点,开设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简历制作、职业规划类的选修课,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做好就业的必要准备。高职院校可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开发就业能力测评APP,提供相关就业培训课程,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先进且足够的实训设备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坚实基础。建设先进且足够的校内实训基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共建和企业进校园的方式建设实训基地,以岗位需求为基准,以互惠共赢为原则,建立集教学、生产、开发和培训等多功能的先进实训基地。设置校企“双师制”指导计划,帮助学生即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迅速熟悉了业务流程,培养了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增强了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能力。
(二)企业视角
1.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做好正常的经营活动外,还需承担一些必要的社会责任。如主动与学校交流,安排特定人员来解决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就业规划引导。校企双方共同设身处地的考虑工作环境及就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清晰明确自身定位,规划未来的职业前景。
2.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保障。摒弃传统的实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和岗位特点建立科学的实习制度。根据政府的导向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和调动学生的实习岗位,可实行”轮岗制”“特岗制”和“师徒制”,提升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3.细节化管理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保证实习工作的有序进行,如制定实习计划标准,学习岗前安全教育知识、签署企业机密协议书等。如向学校选派业务精英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强化教育,增强学生的企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4.科学的岗位技能要求标准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自身特色,剖析出岗位技能要求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明确的表述出岗位技能要求。企业可选派骨干代表到学校和教师进行对接,使教师队伍的技能水平能够跟进市场的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企业可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学校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市场所需技能相一致,达到就业目的。
参考文献:
[1] Feintuch.A.Improving the employability and attitudes of difficult to place persons[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General and Applied,1955,69(7): 1-20.
[2] RW Mcquaid, C Lindsay. 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J]. Urban Studies, 2005,42(2):197-219.
[3] Riebe L, Jackson D. The use of rubrics in benchmarking and assessing employability skill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14, 38(3): 319-344.
[4] Jackson D. Business graduate employability-where are we going wrong?[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3, 32(5): 776-790.
[5] Yorke M, Knight P.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 York: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2006.
[6] Oliver B, Hunt L, Jones S, et al.The Graduate Employability Indicators: capturing broader stakeholder perspectives on the achievement and importance of employability attributes[J].Proceedings of Australian Quality Forum, 2010: 89-95.
[7] 肖贻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高职教育对就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3):70-74.
[8] 庄小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构建与培养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7):93-95.
[9] 庄小将,吴波虹.企業需求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5):33-36.
[10] 兰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特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4,(20):32-35.
[11] 李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与第一线人才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8-11.
[12] 钟艳华.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危机与职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68-71+79.
[13] 张宝玉,朱晓菊.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