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玥
【摘要】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从古至今通常被划分七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特点,“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和“浪漫主义时期(1820~20世纪初)”自然也不例外。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是杰出艺术家的佼佼者,是古典主义后期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桥梁”似的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两个时期音乐特点的缩影。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小提琴演奏上的“协奏曲之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时距离古典主义的开始已过去56年,古典主义风格相对成熟,并且由于进步思潮的影响,浪漫主义开始萌芽。相传,此曲创作时,36岁的贝多芬正与他的学生—一位匈牙利的伯爵小姐萌生爱意之时,并且在伯爵小姐的庄园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因而此曲不仅在思想上,也在生活上对贝多芬当时的创作进行概括。
【关键词】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要的区别
思想文化方面,“古典主义:盛行于17世纪,延续到18世纪后期,这个时期尊重传统,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简洁,表现出反宗教权威的精神。”在法国兴起的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潮的影响下,古典主义文化呈现的第一个特点是“为王权服务”。这一段时间的人们推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学艺术思想,在笛卡尔唯理主义的思想带领下,体现出它“理性之上”的第二个思想特点。在这段时期,所有的艺术创作,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绘画建筑,都围绕这两个特点进行,例如戏剧创作方面的“三一律”。尽管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也歌颂情感,但是那是被“理性”绑架之后的剩余物。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海顿受命于宫廷,规定了协奏曲应有的题材格式,完全符合古典主义时期思想追求理性和模式的特点。另一位代表人物莫扎特虽说勇敢地辞去了宫廷的工作,成为历史上追求自由的第一位作曲家,但是他的音乐同样是大众化的,服务于广泛受众的听众的,“为整个民族共享的、基于理性的”。
直到法国大革命的到来。“浪漫主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应现实生活。”大革命倡导的自由、平等的思想逐渐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拥戴。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思想的特点。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逐渐融入更多创作者的情感。音乐、艺术也不再是王权独享的东西,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市井平民也可以欣赏艺术。“莫扎特是自然主义音乐,是反映的音乐;而贝多芬则是自我的音乐。莫扎特是音乐的音乐,而贝多芬是思想的音乐。”如果拿晚期的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那么对比将会非常明显。
处于创作中期的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此时的贝多芬已经度过了模仿海顿、莫扎特的早期,风格逐渐成熟。另一方面,还没有经历生活和身体上的折磨,还无需将对抗命运的力量与愤恨推到极致。所以,在这部交融了古典与浪漫的作品中,听众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贝多芬。
二、文本分析
在第一乐章中,主题旋律的回旋重复,赋予了简单的音节全新的生命力,这符合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并且,与晚期的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对立的斗争。但是,它丰满的音色、灵活的力度变化又使得整个作品充满张力。并且在乐队的运用上,比以往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更多的丰富了乐队的音色,更加自然的把乐队和独奏声部的旋律融合起立,使乐队更多的参与音乐形象,弥补了小提琴和声宽度不足的缺陷。
此乐章采用的奏鸣曲式为古典主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从容的快板。主部主题建立在主调,发展在主调;副部主题建立在主调,发展在属调。这种调性的划分方法是古典主义所常见的,虽然贝多芬在内容的处理上运用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技巧,但是骨架的清晰工整是此曲紧凑、流畅的关键。
许多曲式分析,都是从定音鼓奏出五个节奏规整的D音开始分析全曲的,这一大胆的写作手法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运用简短的动机写作,是贝多芬晚期作品常用的写作手法。这五个音的的音乐表情记号是p,温柔的,但由于定音鼓独有的浑厚音色效果又使这五个音富有张力。这一构思极巧妙。随后是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旋律。
18—22小节,链接部开始于一段较为温柔的旋律,上行音节到达制高点后十度跳回到更低的主音,是浪漫主义富有特点性的大跨度跳跃。
这一经典动机在呈示部中也有所体现,甚至在某些华彩乐段也有所体现,它们保留了动机原有的骨架,但使织体更加丰富,使乐队的处理与独奏小提琴的旋律形成呼应。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和声是重要的表现手段”。这样重复主要动机乐句但丰富织体从而形成变奏的手法在此曲中还有很多处的应用,比如定音鼓的旋律我们在第二主题中还可以听到。类似的手法,在莫扎特的作品里也有所体现,不过在此曲中贝多芬并没有把乐队单純当成伴奏声部,而是把它编写进了织体中。这样的写作手法,可谓是从古典的基础上发展的浪漫。
第二呈示部的开始,“第一小提琴以一个看似即兴的小节进入,曲调迅速上升后在高音区奏出第一主题的旋律。”这样的模仿即兴演奏的写作手法在后来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里并不少见,但是在此作品诞生之前确是不常见的。随后的连接部在A调上进行,由分解八度上行奏出,在呼应主部主题的同时,为回归主调的副部主题的出现做铺垫。正如上文提到的,这样的结构是赋有古典主义特色的。
224小节为展开部的开始,整体结构规整,与第一呈式部的织体结构大致相同,乐队再次担任主要角色。386小节开始为再现部,在开始的乐句中我们便能发现变奏后的18-22小节的乐句。511进入尾声,结尾处独奏小提琴与巴松的旋律对话在安静的基调中进行,将展开部与再现部为旋律和色彩变化而采用的g小调进行“收编”,最后回归到D调的和弦,结尾丰满有力。
在展开部和再现部中,存在许多段落由规律的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或是由规律的三连音组成,随着音高变化,旋律和情感上进行有规律的变动。此类的写作手法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乐谱中是非常常见的,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音域的扩大使得音符连接的规则性减弱,情感推进更为激烈。
他在这部作品中树立的形象与我们熟知的贝多芬石像上的形象有所不同。作曲家选用小提琴这一极富歌唱性的乐器,用古典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私密的情愫。在这部作品中,他把音乐化繁为简,然后再从简单中引出变化,最后再温柔地回归起始的地方。
无论什么时候,灵魂和感情才是人身上最独特的部分,人的世界无法被“理性”绑架的。18世纪之后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性的存在,于是促成了贝多芬这一“桥梁”的诞生。正如贝多芬自己写于《庄严弥撒》上的话:“来自心灵,又回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