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将“探究性学习”列为三大学习方式之首,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生物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及运用探究性教学,本文就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花的结构的观察研究展开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花的结构;观察;研究
“观察花的结构”是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的活动。教材以桃花为例,认识花的结构,练习花的解剖技能。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对花结构的认识是学习植物生殖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基础。教材中活动安排如图1所示。
一、 问题与原因
1. “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师生在主观上对活动缺少应有的重视和严谨,课堂上通过讲实验、看视频代替做实验的情况比较多见。实际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学生对常见植物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大大低于教师的预设,课堂不重视实验会让学生形成学习盲区。
2. 科学教材关于“花”的活动指导比较简略,很多课堂实验时学生对如何有顺观察、科学操作、观察重点等缺少有效指导;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学会观察花的结构,更是通过观察过程掌握观察方法和观察技能,为学生的自主观察、自主学习储备知识和能力。
3. 教材提供的参考方案以桃花为材料,桃花形体小,花蕊更小,学生无法清楚观察到雌蕊和雄蕊的结构;本地桃花的盛开时段与课时进程不吻合。教师需要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观察。
二、 活动的展开与思考
(一) 选取百合花为实验材料
百合花花蕊大,各部分结构明显,并且四季都有培育,取材方便,适合用作本实验的材料。常见的百合花有白色和粉色,建议各组的花色可不同。
(二) 观察百合花的结构
1. 观察百合花的外形
取一朵百合花,观察花的形状和颜色,扇闻花的气味,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 解剖百合花
(1)桌子上铺一张白纸,取1朵百合花,用镊子剥下花瓣,将花瓣排列好,粘在白纸上。
(2)剥完花瓣,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着生位置,如图2。
(3)依次剥下雄蕊和雌蕊,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形状、枚数,解剖结果如图3所示。
(4)将花的各部分结构按照顺序粘贴在白纸上,解剖结果如图4所示。
(5)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滴加一滴清水,取一枚雄蕊,置于载玻片上方,轻轻抖动,就会有花粉落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将花粉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
(6)观察雌蕊的顶端形状,用手摸一摸感觉是否有黏性,尝试能否粘起一张餐巾纸。将雌蕊纵向切开,观察雌蕊里面中段的结构。用解剖刀朝着雌蕊膨大部分切下去,观察膨大部分(子房)里面的结构,解剖结果如图5所示。
(三)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重点了解百合花花蕊的结构。百合花的雌蕊包括三部分:柱头、花柱和子房;花柱剖开,发现里面中空,这为后面学习中对花粉管萌发后从柱头通过花柱伸入子房过程的理解做了铺垫;通过子房纵切发现里面有数量很多、排列整排的透明小颗粒;还可通过横切子房,发现里面分成几个小室,室内有很多透明小颗粒。
活动中,要得出花的基本结构,只观察一种花是不够的,有了百合花实验观察方法的积累,活动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开展白玉兰、梅花等多种花的结构的观察。百合花、白玉兰、梅花的结构如下表。
三、 实验注意事项
1. 观察花粉粒过程中,花粉尽量少取,量太多重叠在一起,观察不清楚。
2. 百合的胚珠数量多,颗粒小,颜色透明,子房纵切如果看不清楚,可以采取子房纵剥,使得胚珠保持颗粒完整,更容易观察。
3. 采购时应注意购买未被除去花粉的百合花。由于百合花花粉容易掉落,并且沾在衣服上很难清洗,作为礼品花,花店一般会除去花粉出售。
4. 活动过程中用到解剖刀,要注意安全。
四、 资料链接
子房在花托上的着生位置
被子植物种类繁多,花的形态也变化多端。有些花没有萼片或花瓣,比如杨树和柳树的花;有些花只有雄蕊和雌蕊,如葫芦科植物;很多花各部分呈辐射对称状排列,如桃、李;有些花两侧对称,如豆科和唇形科植物薄荷、丹参等,变化之多,不胜枚举。子房的着生位置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子房上位
子房生在花托的平顶上,这是最原始的形式,如樱桃、李、葡萄等。
2. 子房中位或者半下位
花托中部下陷,外围向上生长,包围子房,不与子房壁愈合,如蔷薇、月季、樱花等。
3. 子房下位
花托中部深陷成杯,子房全部埋入杯中,子房壁和花托愈合,雄蕊、雌蕊和萼片都高于子房,如梨、苹果、黄瓜等。
五、 总结
本实验以花为媒体,在洋溢着花的美中进行教学,既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又激发了学生了解美的欲望。整堂课都交融著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动性。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对花的结构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作者简介:
余彩红,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