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柳标,黄伟华
(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广东 梅州 514400)
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85%,多见于幼儿人群以及40 岁之前的人群[1-2]。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为:淋巴转移;血运转移;腺内转移。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是由于界限不够清晰,所以很容易误切到甲状旁腺,导致出现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的情况,引起急性低钙血症的发生[3-4]。基于此,在手术过程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灶位置和病灶大小等进行精确定位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甲状旁腺保护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0 月收治的62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按照手术过程中是否采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 例。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经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精神障碍者。颈侧区淋巴结肿大者。试验组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方法,试验组中男6 例,女25 例;年龄22~56 岁,平均 (35.22±2.11) 岁;体重 57~72 kg,平均(68.22±11.16)kg;疾病类型:20 例T1 期、7 例T2 期、4 例T3 期。对照组未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方法,对照组中男性5 例,女26 例;年龄21~55 岁 , 平 均 (34.99±2.25) 岁 ; 体 重 56~72 kg,平均(67.78±12.02)kg;疾病类型:19 例T1 期、8 例T2 期、4 例T3 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类型、平均体重、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均切除甲状腺峡部位置和腺叶位置,与此同时在中央区(Ⅵ区)进行淋巴结清扫。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根据手术前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见图1)和病理切片结果等来确定好病灶的具体位置和具体大小。取患者仰卧位,采取静脉全身麻醉方式,做好手术切口,分离皮瓣且游离颈前肌,充分显露甲状腺的腺体表面,切除患侧甲状腺腺叶,采用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方法,分离皮瓣且充分显露甲状腺,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29,1 ml∶50 mg)。取本品1 ml,用皮试针头在肿瘤周缘分4~6 点浆膜下注射,每个点注射0.1~0.3 ml,缓慢推注。将淋巴结和癌症病灶染黑,甲状旁腺不染色,清除甲状腺上极、中极、下极血管之后再清扫淋巴结,保护好未经染色的组织。
分析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急性低钙血症(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检测血钙水平,若低于正常水平——2.1 mmol/L 则被认为血钙水平降低)发生率以及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若低于正常水平——70 pg/ml 则被认为甲状旁腺激素降低)降低率。
图1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急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率等参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例(%)
试验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22±1.15)枚,对照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48±1.02)枚,试验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5,P=0.000)。
甲状旁腺一般位于甲状腺左叶和右叶的背面,与淋巴结组织的形态非常相似,术者在手术过程中也不易区分[5-6]。甲状旁腺激素是一种酶分泌激素,主要作用为:提高血钙;降低血磷;平衡人体内的钙离子和磷离子。甲状旁腺被误切之后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通常为嘴周麻木及手足抽搐[7-8]。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严重时甚至可引起窒息死亡。
一般情况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效果良好,但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在手术过程中如何彻底清除病灶且保护好甲状旁腺功能组织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9-1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范围主要指:①气管侧壁外侧;②上甲状旁腺以下范围的淋巴结。由于颈部区域的淋巴结与甲状旁腺组织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下甲状旁腺的位置变异情况比较多,在大小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异[11-12]。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切甲状旁腺而导致严重并发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急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率等参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纳米碳示踪剂的应用可以方便术者区分甲状旁腺组织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最终保护好甲状旁腺功能组织[13-14]。纳米碳示踪剂属于一种负染色保护方法,能够清楚识别甲状旁腺和周围组织。纳米碳示踪剂对淋巴结具有比较高的选择性,将纳米碳示踪剂注入到甲状腺腺体中能够使其滞留在淋巴结内使其变黑且不会轻易进入到血管之中,所以在进行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纳米碳示踪剂染黑甲状腺腺体的同时也能够染黑颈部淋巴结[15-1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纳米碳示踪剂能够有效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数目。纳米碳示踪剂的示踪效果能够让医生对淋巴结的选取更为简单准确,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对甲状旁腺的影响。同时纳米碳示踪剂有助于发现微小淋巴结,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17-18]。
在纳米碳示踪剂的注射过程中,一旦将其注射到甲状腺腺体后,能够很快到达肿瘤区域之内,从而引流淋巴结。随着手术的结束,相应病灶组织可被彻底清除[19-20]。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细针来沿着肿瘤边缘注射不会造成纳米碳示踪剂的溢出,且针管从腺体组织中抽出时可保持在负压状态。
综上所述,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甲状旁腺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急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率,同时提高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