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魏 翔 文/图
平凉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生态良好,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33.4%,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在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平凉大地孕育了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伏羲始祖文化、崆峒道源文化、西王母道教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普谧中医文化、泾河文化、关山边塞文化、黄土农耕文化、龙文化、陇东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博大精深、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
平凉也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肉牛优势生产区和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平凉红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生产的高档雪花肉可与神户牛肉媲美,共轭亚油酸含量高,散发着独特的芳香。牛产业既适宜家庭饲养,也可以搞规模经营,产业链条长,加工增值潜力大,经济效益高。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期间,记者观摩走访了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窑洞养牛示范带、泾川县鼎康肉牛育肥场、泾川县旭康食品公司、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等地,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对牛产业的发展形势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正如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所讲的:“全面推动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头一天才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记者走进了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远远望去,高高矮矮的树木葱葱茏茏,村舍若隐若现。
来平凉之前,记者刚刚看过著名作家马步升的散文《平头沟的朝气》,对这个村子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文中写到:“平头沟村的窑洞高大敞亮,院落平坦开阔,久雨后的阳光遍洒向阳的院落,一头头牛沐浴在阳光下,分外欢快。”
作家笔下描写的场景在记者眼前得到了印证,那些曾经是人住的窑洞,被收拾得停停当当,干干净净,基本上,每一孔土黄色的窑洞前,都有三五头“平凉红牛”怡然自得,稍远处的山梁披上了苍翠的颜色,草木润泽之后,空气自然也就格外清新,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据介绍,近几年,崇信县把牛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全面小康的富民产业,充分发挥红牛产业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带动群众持续增加收入,特别是推出了利用废弃窑洞养牛的创新举措,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牛产业发展的养殖新模式。
平头沟村概貌
平头沟村努力打造农旅景点
草料厂
窑洞前的平凉红牛怡然自得
窑洞养牛具有冬暖夏凉、卫生环保的优势
在平头沟村,养牛已经成为一项普惠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平头沟窑洞养牛示范带充分利用窑洞养牛卫生环保,牛长势好、坐膘快、疾病少的优势,对废旧窑洞进行维修加固改造,既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极大地保留了原有的窑洞风貌。
据介绍,崇信县紧紧围绕打造“平凉红牛”核心区的目标定位,截至目前,在锦屏和黄花集中连片改造废旧窑洞300多孔,建成了锦屏镇姚洼-平头沟、黄花乡凉水泉-高年两个窑洞养牛示范带,饲养红牛700多头。今年以来,崇信县考虑到县内废旧窑洞多的实际,坚持就地取材,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总结群众窑洞养牛经验,决定建设5条千头窑洞养牛示范带,目前已经建成2条,而平头沟村是姚洼-平头沟窑洞养牛示范带的一个节点。
在平头沟村窑洞养牛示范带观摩期间,记者了解到,窑洞养牛具有冬暖夏凉、卫生环保的优势。通过这种饲养方式,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也有效减少各类病害,进一步提高了肉牛的品质。另外,废旧窑洞普遍远离群众居住区,有效实现人畜分离,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平头沟村党支部书记朱三义告诉记者:“针对平头沟村废弃窑洞较多的实际,当地政府坚持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按照贫困户每改造1孔窑洞补助1万元、非贫困户每改造一孔窑洞补助5000元的标准,扶持群众维修改造窑洞230孔。”同时,按照“四区分离”要求,建成了防疫室、消毒室、堆粪场、草料场等配套设施,制定了窑洞养牛技术规程,全面落实饲喂、防疫、粪污处理等措施,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养殖。
与此同时,平头沟村坚持将脱贫产业与乡村旅游同规划、同推进。以进村道路为界,一侧搞养殖,一侧搞旅游。修缮了百年老宅,搭建了草亭木屋,修建了石碾磨子和步行栈道,打造了以牛文化为主题的“农耕部落”旅游景点,全方位保留乡村传统风貌和乡土气息。全村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2万株、花卉16亩,优化了生态环境。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欣赏山水风光,还可以割草喂牛,体验农耕乐趣,感受乡村之美。
白露前夕,在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牛相牛大会吸引了前来围观的群众,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平凉市崆峒区第五届“平凉红牛”赛牛相牛大会。比“体格”、比“肌肉”、比“毛色”……来自平凉市崆峒区17个乡镇的302头优质“平凉红牛”同场比拼,竞争“牛王”称号。
比赛现场
争当“牛王”
据悉,此次大会会期2天,分为育肥公牛和基础母牛两组进行比赛。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行业专家在现场通过参赛牛的体型、骨架、膘情、毛色等作出综合评判。大会一等奖包括1头育肥公牛和1头基础母牛,养殖户每头可获得3万元奖励。
“来参赛就有一定的奖励,而且在这里也可以和其他养殖户、合作社负责人交流养殖经验,对我今后搞养殖有很大帮助。”崆峒区白庙乡贾洼村的村民赵洪志告诉记者。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非常强的学科,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直接讲授的方式直接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只顾灌输,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如果得不到改进,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消磨殆尽,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有必要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创新教学的模式,为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赛期间,302头参赛的红牛闪亮登场,而牛主人也是自信满满。来自首都、省市的7位相牛评委,成为了“伯乐”。
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参赛的302头牛是从全区各乡镇存栏的近20万头红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公牛最重的930公斤,最轻的810公斤,而母牛最重的730公斤,最轻的也要510公斤。
近年来,崆峒区繁育并举,创牌增效,实行“八补一投”,推行科学培育、科学养殖,科技贡献率达到48%,促使全区养牛业实现了良种化、优质化,形成了体型大、生长快、肉用性能优、商品性状好的红色肉牛新类群。“平凉红牛”真正成了农民的致富之宝,去年牛产业在畜牧产业中的占比达到79%,人均养牛纯收入2850多元,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以上。
为了激励农民养良种牛,养优质牛,养高效牛。崆峒区连届举行了赛牛相牛大会。赛牛、相牛的结果不仅让养牛户增强了养好牛、养大牛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养牛户懂得了科学养牛的机理,自觉地进行冻配改良,自觉地进行提纯复壮,自觉地进行优胜劣汰,自觉地进行品种创新。
在打虎村,记者还观摩了崆峒区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暨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
据介绍,该基地项目是全国两大肉牛种质创新基地之一,位于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占地面积350亩,概算投资5800多万元,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建设以母牛舍、育成牛舍、种公牛舍、青贮窖等为主的肉牛生产区5.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以科研中心、培训中心、冻精生产中心、综合实验楼、文化展示厅及育肥牛舍等设施为主的科研试验区。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了种牛公舍、育成牛舍钢架结构及青贮窖、宿舍、综合用房主体,完成投资3000万元。
该基地的成功引进,对于提升“平凉红牛”品质、加快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程、助推全市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泾川鼎康肉牛育肥场,记者目睹了“对牛弹琴”的一幕,不过,这里的“对牛弹琴”绝对不是个贬义词。
当《沧海一声笑》等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牛和人都很受用,悠扬舒缓的音乐在一栋栋现代化的圈舍里回荡,成群的“平凉红牛”或在全自动牛体按摩刷上“按摩”,或躺在棚里歇息,怡然自得。
泾川鼎康肉牛育肥场
泾川鼎康肉牛育肥场场长李晓伟告诉记者:“通过‘对牛弹琴’、播放轻音乐,让牛获得安全感,减少了应激反应,为牛的成长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据介绍,泾川鼎康肉牛育肥场是集肉牛育肥、种质研究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带动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标准化肉牛育肥场。他们严格筛选纯种“平凉红牛”进行品种繁育,推行日本和牛全程饲养管理模式,运用谷物熟化压片及秸秆汽爆破壁等活性饲草加工技术,培育出的“平凉红牛”雪花牛肉达到日本A3级上水平,可以看到大理石状的花纹,取得了直供香港活牛配额及出口的资质,是“平凉红牛”品牌高端肉牛培育基地。
泾川鼎康肉牛育肥场按照“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家智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设。鼎康牛业公司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机遇,采取财政配股、异地入股等方式,吸纳740户贫困户和52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入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采取固定分红模式,每个合作社每年获得协调管理分红3000元。2018年,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823.7元。另外,公司还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5个,每年薪酬在2万元以上,有效发挥了助农增收作用。
青贮饲料广场
工人在分割牛肉
经蒸汽破壁处理的秸秆
屠宰厂操作间
“平凉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支持牛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贫困户牛舍建设、饲草种植补助,并采取保险和互助基金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牛产业。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建成规模养殖场(区)440个,贫困村饲养肉牛12.03万头,实现了有意愿的贫困户养牛全覆盖。”平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刘双明介绍说。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平凉养牛业加速由役用为主向肉用为主方向转型,建立了甘肃省第一个肉牛生产基地,并应用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加快品种改良,牛的饲养规模和商品量迅速扩大,养牛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逐渐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