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2019-12-02 18:53马军平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写作训练语文教学

摘要: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可是每次习作时都会感到困难,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来了,却干巴巴、空洞洞、内容不具体,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写作,轻松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训练;生活兴趣

一、 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

科学家谈家核说:“兴趣是启蒙的钥匙,也很可能是决定一生道路的入口。”在儿童初学作文时,要使其“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是十分重要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要使学生愿意写,有信心写,强化学习动机,树立作文自信心,不怕作文,“放言高论”,这样,才能使笔头写开写顺。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 要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世间万物千奇百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教师还需正确的引导,随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观察时机,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 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由于学生产生了观察生活的浓厚兴趣,进步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生口头语言的训练,因为说话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要引导学生不仅爱说、敢说,还要说心里话,说得有条理。对学生叙述不够具体的地方,教师应耐心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必要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有一个片断练习“写自己喜爱的一种水果”,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自己喜爱的水果,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摸、看、尝等多种感官的接触,练习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摸到的、尝到的、先自己说,再抽生说,同桌说,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水果,课堂上又无拘无束地摸、看、尝,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

“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延续,说得具体、完整,动笔也就容易多了,写的就会自然,有条理。进行说写结合,互相促进,确是一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中年级习作的要求: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依据大纲精神,如果能改变命题作文为主的形式,提倡作文形式多样化,更有利于写作质量的进步提高。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围绕他们身边的生活,进行兴趣作文,写作时不规定条条框框,不作统一命题,学生写作时必定真实自然,不拘格。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可使学生自然,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思想,是训练表达能力的好办法。

采用动手制作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准备“写什么”的问题,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要求要随之改变,学生通过选料、裁剪、制作,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必定是一篇成功的文章。这种习作形式,有助于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

看图想象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其他,像编故事、续写、缩写都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调动写作积极性。

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思维也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习作就不是难事了。

二、 搞好材料积累,使学生轻松写作

俗话说:“巧婦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习作时无从下笔。要想让学生轻松写作,首先,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指出:阅读时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还规定五年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就是为学生的习作打好基础而定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选自名家名篇,每篇课文都是范文。要让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从中学习些恰当的词语、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断,写作上的技巧。

在学校还要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名家名篇,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广泛阅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于写作非常有利。

其次是要多听多看,读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大量的材料,还应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听别人讲的信息,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看周围人和物,例如教室窗台上的一盆花,操场上学生的一项活动,老师讲课时的动作、眼神等等,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看。通过听和看,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每节语文课之前2分钟抽一人讲一讲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读到的,要求自由讲、不拘形式。以此使学生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从而学会积累知识。

再次,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从而学会积累知识。凡事只要是自己亲自品尝过、实践过,才会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才会有亲自感受。写作时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活动前,就应布置好,让学生留心观察,凡事动脑想象,带着目的去参加,这样才能获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除参加学校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学做家务,积累有关家务劳动的素材。

学生读过了、背过了、看到了、听到了,也亲身实践了,但是如果要想长久地保存下来,必须教会学生及时地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材料库,并进行分类整理,便于以后查找。

三、 改进批改方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批改作文,历来就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耗时费力却效果不佳。要想使作文批改从高耗低效走向低耗高效,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改进批改方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批自改的能力,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应参与自己作文的修改,对各个年级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批改作文的符号,每篇文章写下来之后,都要求学生自读3-5遍,每遍都要求边读边仔细琢磨,边用符号做记录,然后再修改。直至自认为满意为止,一定要把自批自改落到实处。

其次,在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同桌或其他形式的互批互改。除改其不妥之处以外,还要学习并记录其优秀之处。如:好词、好句,优美片断等,取长补短提高自己作文能力。然后,老师再在自改和互改的基础上给予重点修改。

最后,进行评议,欣赏佳作,借助典型,引导点拨,把写作知识寓于作文实践中,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伟.例谈法治教育模块微话题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

[2]关于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5.

作者简介:

马军平,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写作训练语文教学
如何能让中学生写好作文
基于小学英语话题整合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中年段借助阅读教学开展写作训练二三法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