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评介

2019-12-02 17:31张兵兵张士东
读天下 2019年30期
关键词:场域

张兵兵 张士东

摘要:王洪涛教授主编的论文集《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以宏观的角度,从研究理论、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对深化认识社会翻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论文集收集了国内十几年来发表的有关该领域的重要论文共18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包括本体论观照下的“社会翻译学的基础理论”、认识论观照下的“社会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观照下的“社会翻译学的研究视角”,王教授还为每一部分写了导言。可以说,这是对社会翻译学的一次整合性研究,为学界对社会翻译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本研究不但能够丰富国内学界的理论思想,而且能够引起学界对社会翻译研究的反思,对于倡导和推进我国的社会翻译学学科建设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会翻译学;场域;惯习;行动者网络理论

一、 引言

“社会翻译学”一说最早起源于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奠基人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1972年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的《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Holmes,1972/1988)。作为沟通的桥梁,翻译一直以来就具有社会属性,随着这门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其方向必定会转向社会的一端。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审视翻译,绝不是吕俊教授所说的“走翻译研究的外围路线,把翻译的外围因素作为主攻目标,走上了泛文化道路,选择一些与翻译本质并不很相关的题目进行研究。”(吕俊,2014)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洪涛教授的这本论文集重点分析了国内对于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研究现状,指出对“社会翻译学”这一说法的赞同的观点,并对“社会翻译学”研究进行考辨和反思,提出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当前所面临的三个问题:关于学科称谓:“社会翻译学”与“翻译社会学”的异同;关于研究类型;关于研究模式。他还对“社会翻译学”研究模式进行反思,系统地分析其优缺点,为社会路径的翻译研究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做到了王宁所说的“以自己的理论创新和构建对整个人文学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一要求。(王宁,2009:241)

王洪涛教授主编的论文集《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是国内首部对社会翻译学进行专题探索的学术文集,代表了中国学者在社会翻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选取的18篇论文皆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的作品,包括傅敬民、钟伟合等人。可以说,这些文章见证了国内学者对社会翻译学的不懈探索和发展过程,也是对国内对于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的一次详尽梳理。本书理论与实证并重,形上与形下结合,为社会翻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石。全书共分三个部分,201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 内容概述

除序言、绪论和后记之外,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作者分别从社会翻译学的研究理论、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渐次展开对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的分析,该书对于中国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和反思有助于指明国内社会翻译学的研究方向,为社会翻译学学科的建立奠定基础。各章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所选的六篇论文主要涉及国内翻译学者对社会翻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包括社会翻译学理论构建与学理论证、研究现状以及有关社会翻译学研究的理论缺陷、理论的发展史以及理论研究前沿的探索。王洪涛的《构建“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辨析》追溯到“社会翻译学”的缘起,通过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论证“社会翻译学”之名的可行性,进而又通分析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证明“社会翻译学”之实。武光军的《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首先回顾了当前西方翻译研究学者斯密奥尼、古安维克等人运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以及拉图尔的行为者网络论开展对翻译社会学研究的整体状况,随后指出翻译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离心式问题、相对主义问题、人类学方法问题、概念的具体化问题和社会学理论与描写翻译学的整合问题,介绍了赵彦春(2005:94)将翻译分为物质产品、过程和社会现象的观点和田玲(2006:125)关于习性的具体运行方式所做的有益尝试。最后武光军指出:翻译社会学未来走向要适度进行本体回归,进行离心式研究与向心式结合,避免将翻译的多学科性沦为无学科性。(武光军,2008:78)王运鸿的《描写翻译研究之后——从目标语取向到社会学转向》重点描述了译学研究“社会学转向”从其萌生到发端再到发展的演化历程。本文论述了翻译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如何从单一的目标语取向扩展至多维的社会文化空间,在研究对象上如何从最初将翻译视为单纯的文化事实发展到将文化与社会统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在翻译定义上如何对先前“假定的翻译”概念予以重新阐释,还分析了规范理论的发展过程,同时还有对翻译共性的探索。唐芳的《翻译社会研究新发展——Sela-Sheffy的惯习观探索》以以色列著名文化研究学者夏洛-雪菲(Sela-Sheffy,2005:2)为依据,重点对社会学核心概念“惯习”进行重新思考与深度研究。胡牧的《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的视角》重点分析了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原因、方法以及评价过程,可以说是国内较早涉足翻译学研究社会视角探索的成果之一。赵巍的《关于“社会翻译学”的再思考》是对社会翻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刻反思,文章概述了“社会学”的三种研究向度:研究内容的扩展;研究方法的借鉴;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并且对目前国内的社会翻译学进行反思,指出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翻译学的研究中存在这一些问题,包括研究对象日益脱离译本,研究方法偏离翻译学的人文属性和社会学理论运用在研究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

第二部分的六篇论文代表了当前翻译研究学者在认识论意义上,从不同研究视角入手对社会翻译学及翻译活動社会属性的“本性”与“可能性”的诠释与认识。钟伟合与冯曼的《翻译社会学视角下文化外译研究体系的构建》聚焦于文化外译研究对象的层次与研究体系,通过示意图详细介绍了外译场域的社会运作以及外译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释外译研究体系框架。傅敬民的《社会学视角的翻译研究:问题与前瞻》首先聚焦于社会学视角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并对“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两种称谓作了详细的区分,随后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行非历史性的回顾,最后壹社会学功能主义为例对社会学视角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建议。陆志国的《茅盾五四伊始的翻译转向:布迪厄视角》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视角考察五四运动之后茅盾在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上发生的转变。作者列举茅盾所译的文学作品中的段落作为实证,通过对译者茅盾与当时文学翻译场域之间关系来分析其习性的发展与变化,从而深刻阐释了茅盾在五四运动之后发生的翻译转向。蔡瑞珍的《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同样从布迪厄的场域概念着手,聚焦美国的文学场,通过详细的数据对鲁迅小说在美国译介与研究所经历的萌芽发展、萧条低潮以及复苏繁荣三个阶段予以准确解读,并且在每个时期,作者都对其文学场进行分析,对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翻译工作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王传英的《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对以社会学的视角从规范的作用、规范的获得以及规范的演进三个方面对翻译规范进行全面解读,该论文对翻译规范理论所进行的专题研究能够丰富国内社会翻译学理论的深度发展。宋安妮的《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与翻译研究探析——论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重点介绍了卢曼的“系统”这一核心理论,随后作者分析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理论契合之处,有理地论证了以卢曼社会系统论的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可行性。最后阐释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宏观指导意义、本体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社会翻译学研究视角下的方法论探索。屠国元的《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视阈中的译者主体性——近代翻译家马君武个案研究》以布尔迪厄的“惯习”为理论支点,以马君武的翻译生涯为研究对象,通过马君武翻译选材的比较反映出译者的主体性特征,最后指出马君武的译者惯习以及译者主体性特征决定了他的译者主体性指向为以译报国的高尚品格之上。邵璐的《Bourdieu社会学视角下的重释中国近代翻译史——以并世译才严复、林纾为例》从Bourdieu社会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三个必要步骤出发,分析了严复和林纾所处的中国近代翻译场域,接着指出中国近代翻译场域中的四对“权力斗争组合”,最后对严复和林纾的译者惯习、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分析,对二者的翻译在国内文学场域的发展作出诠释。汪宝荣的《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生产过程社会学分析》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拉图尔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框架,考察了葛浩文译者惯习的形成及其介入文化翻译场域的始末缘由,最后借助具体译例,以社会学的视角重点分析了葛译《红高粱家族》由翻译发起网络的构建与运作到编辑出版的生产全过程。杨晓华的《翻译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以中国语言服务产业为例》首先剖析了翻译社会学的界定,基于沃夫的翻译社会三分法指出翻译的社会实践性,进而进一步阐述了布迪厄、拉图尔和卢曼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为翻译所提供的全新研究视角,最后以中国语言服务业为例证对翻译系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这一观点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周俐则主张文本的适度回归,其《文本的适度回归:翻译社会学研究的微观发展——看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翻译实践》从微观的视角剖析翻译社会学的发展。文章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以新月派的翻译实践为例,详细考察了闻一多、徐志摩等新月派代表人物的诗歌翻译作品,最后通过分析习性与场域的双向作用和中国文学场域的自主化过程来论证其倡导的翻译社会学的微观研究。王洪涛的《社会翻译学视阈中中国文学在英国》以历史的视角,详细分析了中国文学在英国传译的萌芽期、肇始期、兴盛期、沉寂期、复苏期和发展期六个阶段,进而揭示了中国文学在英国几百年传译活动的整体运作轨迹与规律。

三、 写作特色

总览全书,本书的特点在于:

第一,编排科学合理,逻辑性强。本论文集各部分衔接紧密,按照由小到大,由理论到方法的顺序,将国内学者对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探索渐次阐释,展现给读者一个全面、丰富的“社会翻译学”全景图。该书共选取了十八篇国内著名翻译学者对“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成果,每六篇为一部分,分为基础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且,每一部分都有一篇导言总体概述该部分主要内容以及每篇论文的内容、创新以及意义,布局缜密,编排得当,让人称赞。

第二,取材丰富,代表性强。该论文集选取的十八篇论文代表了国内学者对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现状,以此展开的分析和研究必定对“社会翻译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论文的作者都是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如傅敬民教授,傅教授具有深厚的翻译和社会学背景,他眼光独到,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阐释社会翻译学的研究,必定要研读傅教授的论文。此外,该书选取的论文,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皆有涉及,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社会翻译学”探索所进行的研究极具说服力。

第三,反思性强,令人深思。作者在绪论部分通过对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剖析有关“社会翻译学”研究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引发国内学者对“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深思,有助于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摆正探索方向,避免傅敬民教授所担忧的“如果在不同学科的大树枝头挂上标示为‘翻译的灯笼,可能是翻译成为不同学科的附庸,成为点缀其他学科的饰品”(傅敬民,2014),实现翻译领域的茁壮成长。

四、 学术贡献

该论文集汇集了国内翻译学者在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研究成果,从理论、视角和方法三个层面对该领域作了详细剖析和深度探索,对于中国翻译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学术贡献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该书作为国内首部对新兴学科“社会翻译学”进行专题探索,代表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社会翻译学”的研究与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研究成果颇丰,但就国内而言,研究方向和思路有所偏离,令人担忧。许钧教授曾在其论著《论翻译》中这样写道:“翻译研究的领域看似不断扩大,但在翻译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途中,却潜伏着一步步又失去自己的位置的危险。”(许钧,2003:56)我国著名学者傅敬民教授也曾感叹:“当翻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当下,我们则必须重新审视翻译研究的范围和内涵,明确翻译研究的边际与界限,从而使翻译研究在深度上而不仅仅是广度上得以发展。”(傅敬民,2015)该论文集的出版,为国内学者更好地探索“社会翻译学”这一领域指明了方向,对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引发国内译界对社会学翻译路径研究的重视,推动该领域蓬勃发展。“社会翻译学”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霍姆斯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的《翻译学的名与实》一文,至今也就四十多年的光景,该学科至今并未真正建立,虽有学者不时发表有关“社会翻译学”领域的论文,但整体来看,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不如人意。就目前而言,国内对该领域的探索还处在比较浅显的阶段。语言学路径的翻译研究已经满足不了国内学者对翻译的探索,“在继‘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正在形成”(滕梅,2014)。因此,该书的出版符合翻译发展的潮流,能够引起国内翻译学者的反思,推动“社会翻译学”的蓬勃发展。

第三,该书是对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一次整合性研究。汇集了国内学者近十年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探索“社会翻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内容充实,编排科学,具有很强的反思性,帮助梳理了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中国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olmes, James S. 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M]. Amesterdam: Rodopi,1972/1988.

[2]Sela-Sheffy, R. How to Be A (Recognized) Translator: Rethinking Habitus, Norms, and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J]. Target,2005(1).

[3]吕俊.开展翻译学的复杂性研究——一个译学研究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J].上海翻译,2014(3):1-2.

[4]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41.

[5]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4.

[6]田玲.布尔迪厄生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2006(3):122-130.

[7]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國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75-82.

[8]傅敬民.翻译研究:学科意识与学科体系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9]许钧.论翻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0]傅敬民.翻译功能探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6-125.

[11]滕梅.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J].上海翻译,2014(1):35-39.

作者简介:

张兵兵,张士东,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场域
老师,你会使用场域效应吗
德育场域视域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从个体雕塑出发看传统雕塑中场域构建的关系与呈现
场域理论下网络打赏现象分析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食物链
关于空间与场域关联性的探讨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如何构建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