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输出”来落实“输入”

2019-12-02 17:31周雪宝
读天下 2019年30期
关键词:输出素材高中

摘要: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作文写得好,首先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深厚。当今的时代是信息资源随处可搜的大数据时代,许多老师以为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把海量的素材一股脑塞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在写作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文思敏捷,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但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无论学生在考前背了多少素材,不管考的作文题跟背的素材多么地契合,学生就是写不出我们老师理想中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作文;高中;素材

正所谓: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只有一定量的“输入”,才会有“输出”。学生之所以“输出”不了好作文,无非是没有真正“輸入”我们提供的写作素材。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想真正落实学生有效积累写作素材,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输出”需要积累的写作素材。基于这教学理念,在高三阶段,我们学校语文备课组通过采取以下两种“输出”策略来落实高三学生“输入”的写作素材积累。

一、 巧借“时评写作”,有效积累素材

我们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事,每周周日晚修都给学生看电视新闻,如《新闻周刊》《焦点访谈》等。我们语文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巧借每周的“时评写作”来落实学生积累时事素材。

如果要巧借“时评写作”来落实学生积累时事素材,那么,学生的“时评写作”离不开教师的批阅和指导。教师对学生“时评习作”的批阅不能只是“优”“良”等简单的评价,或者是疏导学习或生活中的困惑,鼓励学生畏难情绪等情感方面的评价;而应该是有非常明确的指导要求。譬如:开学初,学生看了某期《新闻周刊》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很感兴趣,都写了发表看法的时评。但是我收上来批阅时发现,学生的习作“叙”的内容多,“议”的内容少;而且“议”的内容都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挖掘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更加谈不上如何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我及时地把这一问题以评价的形式反馈至学生的“时评本”上,并按我的指导要求修改某学生的练笔作为“范例”。

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的思考

高三(12)刘家志

继三亚宰客事件,青岛“龙虾”事件,再到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无一不是反映了中国旅游市场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社会的诚信度不高。

据说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曝光后,哈尔滨政府为了尽快平息事件,挽回城市声誉,以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法草率地公布调查结果,并且“牛头不对马嘴”地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不能挽回城市的声誉,还会让消费者觉得政府在敷衍了事。这不是真正处理问题的办法。

俗话说,“治标先治本”。中国,之所以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宰客现象,是因为管理体制有缺陷而导致社会的诚信度低下。如何解决这一社会难题?或许我们可以借鉴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的管理方法。譬如在新加坡,如果出现“天价”的投诉事件,政府会立刻对商家的不诚信行为记录在案;倘若投诉到一定次数,并且稽查属实后,会把商家列入黑名单,对其进行大力度的处罚。而对于那些诚信的商家,则实行“星级”方案,不断升级,以网络平台公开推荐给消费者。

通过以上的“范例”,学生清楚地弄懂了时评写作的要求,在往后的“时评写作”中注重挖掘新闻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或社会意义,并尝试着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每周引导学生坚持“时评写作”,引导学生思考时事,评论时事,不但深刻地积累了时事素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深入洞察的认识能力,为高考的考场写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 课堂上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别的素材,落实学生分类积累素材

每到高三阶段,我们语文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一起分类整理紧跟时代热点素材,诸如:依法治国、改革开放、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精准扶贫、工匠精神、五四精神,乡土情结等等。只是,一到写作实践,学生总是混淆运用。究其原因,无非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类别的素材背后蕴含的“概念”。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素材内涵,在课堂上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素材背后蕴含的“概念”。例如前两天,我们备课组黄晓婷老师设计的引导学生自觉积累“大国工匠素材”的公开课中,以“哪些工匠最让你敬佩?为什么?”“你最喜欢哪篇颁奖词?为什么?”“颁奖典礼中,哪些金句最能打动你?”“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呼唤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当下有哪些现象与工匠精神是相背离的?”“除了十位大国工匠,你觉得还要向哪些劳动者致敬?”这环环相扣的八个问题导入,通过学生的自主整理归纳“大国工匠”的人物素材,深入思考老师预设的问题,课堂上师生讨论探究“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外延、表现以及相关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何谓“工匠精神”,并且自觉积累与“工匠精神”相关的素材。

我们教师要意识到:推送写作素材给学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把素材整理成一张张的资料让学生熟读,甚至让学生背下来就可以了。有效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还是得想办法让学生理解素材的概念、内涵、外延、表现以及相关的社会现象,把素材内化成自身的知识。我们教师可以通过预设的书面作业或者课堂发言,狠抓学生理解素材的“输出”,从而落实学生内化素材的“输入”。

作者简介:

周雪宝,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语文科组。

猜你喜欢
输出素材高中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