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时,要注重联系生活,以此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联系生活思考知识,并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活化的知识点,进而扎实掌握课本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可见,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前言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非常吃力,很多学生也对学习化学知识不感兴趣,其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且在课堂上无法积极思考和分析,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利用生活事例讲解知识,并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提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 引入生活事例提问
初中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引入生活事例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够使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并且,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理解生活化的知识点,且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快速掌握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应结合生活事例提问,设置悬念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事例,使其结合所学的知识点认真分析,并在分析中自主总结答案。
例如:讲解“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强酸性食物、弱碱性食品,并询问学生生活中哪些食物是酸性和碱性的,给予学生几分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依次表述,从而使全体学生主动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碱性食品有、酸性食品,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答案予以补充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且在完全理解以后,其也会更加容易记忆知识点,逐渐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思考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不同的生活实例,必然会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三、 联系生活讲解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内在联系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时,可以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快速理解、记忆知识,学生也不再感觉化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是逐渐对学习生活化的化学知识感兴趣,进而成功唤起学生兴趣,自然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见,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与化学相关的生活事例,通过讲解事例中的化学知识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同时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事例,使其在深思熟虑中理解事例中蕴含的知识点,并在深入理解后,扎实掌握课程内容,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收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从生活事例出发,立足于生活讲解化学知识,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懂得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更容易理解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说明教学中联系生活讲解、剖析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四、 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当前,初中化学教师要认识到长期灌输知识将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将对化学失去兴趣,明确这一点以后,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且在实际运用中将生活与教学内容起来,通过结合生活讲解知识,能够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感兴趣,不仅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调动学生积极学习,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应结合生活进行讲解,如,当教室里的学生越来越多,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会增多,如果不开窗户,室内会非常闷,出现缺氧的情况,同样,生活中我们去澡堂洗澡,如果不开排风,空气中的蒸汽增加,氧气含量越来越少,在此种情况下很容易晕倒,因此,需要在洗澡的过程中开排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才可避免出現晕倒的情况。学生在实际听讲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更加扎实掌握知识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构建了高效课堂,必然会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将生活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既增强学生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化学教学效率,有助于实现学生化学学习的发展。
五、 引导学生表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通过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化学教学难度,并且,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轻松理解生活化的化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预留时间,引导学生表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说出一氧化碳的危害,在此过程中,也许学生会比较害羞,不愿意表达,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调动全体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则说明一氧化碳对人身体危害极大,一旦中毒可能昏迷,后果不堪设想,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则应结合学生表述的想法和观点,予以补充和讲解,能够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化学知识,且其理解以后,才能牢记知识点,逐渐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述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点。
六、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化学知识,并将生活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或者引导学生举手说出生活中都有哪些化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举手发言、积极表达,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提升化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华.浅论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9):20-21+44.
[2]晏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8(20):49-50.
[3]陈晓娟.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调查及实施策略[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苏丽芳.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6(4):51-52.
作者简介:
张艺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广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