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还要重视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小学生在充满德育文化的班级氛围中学习成长,对于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级管理;有效融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思想的不断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理论已经越发成熟。但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悄然变化,与这些变化共同孕育而生的还有越发复杂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正因为这些不断产生的变化、不断出现的问题,很多班级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进行有效班级管理的方法已经成为广大班级管理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在学校整体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今语文课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此情感形成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根本宗旨不谋而合,将两者有效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信会将更加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 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环境
班级管理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一个班级的管理理念,对于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们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幸福感,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人员,应尽量控制对学生们的批评、指责,而是用可以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来让老师们认同自己的不足,并积极的改正、提高。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影响十分重大。如果班级管理人员能够认真体会学生的需要,用情感拉近与班级学生的距离,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的启迪学生、激荡智慧、净化心灵,让学生在陶冶中不断加深生命体验、塑造健全人格。比如选取语文教材中《长征》《春日》《少年闰土》等经典篇目进行每日诵读,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养成学生规律生活习惯,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锤炼其人格和深刻的生命体验。
二、 制定丰富多彩的班级管理计划
在班集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计划可以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计划可以包括:班级需要在未来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在什么时间开展哪些活动、需要以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来实施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对事物还没有很明确的判定和认识,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计划设计中,不应该只是由班主任一人做主,而是应该由师生共同讨论并制定生成。这些计划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学习方面的、品德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等等。只有通过制定丰富多彩的班级管理计划,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很好地融合到班级管理中去,有效的发挥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学习、品德、文化等方面的塑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和管理。另外,只有班级管理计划还远远不够。对于小学年龄层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尝试在班级管理中引入自主管理模式,适当改变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自治的机会,如班级目标制定、班规班纪制定、班级活动策划等。让学生真正把班级当“家”,并一小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及班级管理中去。比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规班纪。让每个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一句适合班级风格和特色的版规班纪,班级同学投票决定最后结果,并给予最高票数的学生一定奖励。
三、 积极发挥家长作用,有效实行家校共育
在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同时,班主任可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有效实行家校共育。老师和家长是孩子共同的教育者,只有二者发挥合力,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成果。学校和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契机,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行动起来,积极地参加到子女教育中来。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实时渗透传统文化影响。现阶段,科技已经足够成熟,班主任们可以建立本班的微信群,并且不定期在群里发布传统文化篇目,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阅读或写作的小任务,并及时到朋友圈打卡签到,分享学生每天的进步。这样可以养成家长陪伴孩子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加深了感情,达到了共同成长的效果。不仅如此,当家长们看到其他学生都获得表扬时,也会更加关注自家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此外,举办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班级文化活动中来。比如班主任可以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诵读大赛,邀请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朗诵一篇美文等。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和家长共同进步。
四、 加强教师文化修养,做科研型班级管理者
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往往都存在于最伟大的著作中,这些著作集中了前人优秀的教育精华。其中,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书籍的阅读,汲取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经典阐释,认真思考并应用到实际教育中来,让实践去检验真理,让实践去发挥真理的巨大作用,才能站在大师的肩膀之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每学期都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为自己树立终身的发展观和学习观。此外,写作是在求索的同时反思的过程,读书受益,应将心得体会随手摘记,付诸笔端,汇成一本反思录。教学中,笔耕不辍,每上完一节课,都通过“自检”来完善教学设计,寻找教学规律与技巧,将课堂问题及时做功课,把平时典型的教育案例记录汇总,提出改进方案,以求教学理论的检验与深化。总之,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阅读和写作,扎根在经典文化书籍的灌溉中,把时间与精力真正花在对自己工作的研究和思考上,是班级管理者成长为名师的重要途径。
五、 结束语
教书育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师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环境,制定丰富多彩的班级管理计划,积极发挥家长作用、实行家校共育等全方位的进行班级管理,有效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进行融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薄杨毅.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0).
[2]陈丽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J].教师教育,2015(7).
作者简介:
杨春女,浙江省諸暨市,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