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着一个哲学问题:从哪里来,将要走向哪里?每个人也在人生的历程里思索着自己的答案,书写着自己的答卷。但人的一生如何在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格局面前活出意义和价值,活出人格尊严,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时代楷模给我们树立了很多的人生标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看到了坐标和方向,更看到了力量和希望。
关键词:人生;意义;价值;时代楷模;标杆;使命
人生在世,譬如朝露,转瞬即逝。相对于宇宙的宏阔和时间的无涯,人的一生,真是俯仰一世,须臾而渺小。但在这短暂而不可逆的一生里,人将如何度过?如何度过人生,才能使造物主那种运用天地万物精华所孕育的生命馈赠不曾辜负?如何度过才能使人的一生尽可能地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欣慰?针对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平凡一生中,书写着各自不同的答卷。参阅众多答卷,发现有那么一批人,在试卷的答题栏中写出了这样的答案: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执着、坚守,奉献、牺牲!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是时代的航向坐标,他们是时代的真心英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楷模!
郝井文,王传喜,王逸平,其美多吉,八步沙六老汉,杨雪峰,品建江,张玉滚,曲建武,南仁东,等等,这一串串卑微,但却熠熠生辉的名字,如银河系中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光芒璀璨!他们用青春,热血,隐忍,坚守,乃至生命,向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诠释着何谓家国情怀,何谓负重前行,何谓民族脊梁,何谓大爱无疆,何谓坚韧不拔,何谓孤独伟岸。他们胸怀坚定理想,执着信念,他们笃定地在人生之路上行稳致远。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温暖社会,照亮他人,引领众多。他们是火种,是社会前进的催化剂、助推器。他们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却在伟大处彰显着谦卑。他们是我人生迷茫之时的明灯,是我浮躁懒惰之时的皮鞭,是我心神摇曳、左右踯躅之时的定力神针。他们让我懂得了如何立身,如何立德,如何立业,如何行走这茫茫人生路。
我们感动于这些时代楷模的光辉故事时,灵魂也受到了深深地触动。我们经常自觉不自觉的会对照,会反思,会叩问自己。如果角色调换,自己能否做得如此漂亮,如此令人钦佩。结果永远在未知中沉默。我常常内省,相对于同职同岁的张玉滚老师,我能否成为照亮孩子们成长历程上的那轮明月?我能否使我的学生感到在他们的人生成长过程中因为有我的参与和陪伴而倍感荣幸?我能否用一条扁担担出大山深处的希望,担出伟人般的担当和奉献?我能否在苦寒与贫乏中耐得住外界的诱惑和喧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和角色?我能否在丧子之痛和老母独卧病榻之时,不顾“小我”的伤悲而把他人视作“大我”毅然决然的勇往直前?我能否有“不谋其利只正其义”的大爱无私的品格和信守承诺的勇气?我能否不顾一切地真正的爱着我的学生,真正的尊重着我的学生?我能否把“爱是教育的基石”这句格言永不止息的践行于我的日常之中?我能否真正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我能否在苍茫的岁月中始终如一的坚守初心。
当风中传来沉默之时,心底深处却有一种力量,在悄悄生长。
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最使人类震撼和敬畏的东西。一种是头上璀璨的星空,一种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人之为人,就因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拥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时代楷模身上体现出的爱、奉献、利他、责任感等精神特质,恰如我们头顶的璀璨的星空,需要我们恒久的仰望,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生活中去践行。
在时代楷模的光照之下,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更加坚定地伫立在这三尺讲台之上,人生的脚步我会迈得更加坚定,手中的粉笔我将握得更加有力。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耐心;教育是激发潜能的艺术;教育是建构和丰盈美好灵魂的潜移默化。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仅“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过程需要全神贯注的投入,需要“庄周梦蝶”的忘我;这个过程需要众力众智,群策群力;这个过程还需要勇敢果决,敢于执行,挽起袖子干起来,而不是踮起脚尖观望徘徊。这个过程更需要我们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进行极致的追求。我们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要有“课堂即人品”的信念。在教学中,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纯粹透明,少一些浮躁功利。虽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极致的境界,但我们在追寻极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已吹响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就在我们脚下。面对着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新时代,面对着这个中国制造、中国智慧、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一次次绚烂绽放的新时代,面对着综合国力前所未有的强大,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显耀,民族自信民族底气空前满满的新时代,面对“丝瓜藤与肉须豆”已纠缠不清、“无跨界不潮流”的新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在陶醉、震撼于祖国发展成就的同时,更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我们不要忘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警训,不要忘记“温水煮青蛙”的警示。我们不应让安逸的锋芒直抵胸膛,被时代抛弃了,连说声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立足时代的潮头,建树前瞻性思维,居安思变,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我要明白:在发展前行的道路上,既要有滚烫的热情,更要有先进的理念,明确的方向。踏着时代的节拍,立足高远,脚踏实地,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坚守教师这方寸之地三尺讲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点灯者,拨火者,喝彩者,分享者。
纪晓岚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如果我们倾一生的时光与精力,倾一生的能力与智慧,倾一生的执着与追求,不气馁,不放弃地对待教师这份事业,我相信时代不会亏欠每一个在梦想路上执着奋斗的人。我坚信,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趁岁月静好,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曾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时代楷模,烛照人生!时代楷模,与你我同行!同志们,趁时光正好,你我未老,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献:
[1]岳清松.做学生的灵魂指引者——学习时代楷模曲建武事迹心得[J].教育现代化,2018,5(26):342-343.
[2]佚名.学习时代楷模,努力实现学院“三个五”奋斗目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7).
作者简介:
娄士华,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省平顶山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