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思维导图的含义,随后重点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一、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由英国教育学家发明创造的一种教育工具,其能够通过树状图或概念图的形式表达发散性思维,在我国已经逐渐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在各个学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通过一个关键词,以辐射线的形式连接所有相关的词汇、想法和任务,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化的理解方式来记忆和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学生在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等方面综合发展,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形成学习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并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小学语文知识,促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获得提升。以阅读教学为例,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搭建文章架构,并梳理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紧密贴近文章核心主题,围绕着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主次关系,从而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实现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思维导图具有表达方式清晰、直观的特点,受到了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实现思维发散的目的,使学习过程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都过于单一化、片面化,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思维能力的提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大脑,解决了学生的担心思维关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发散性,以便更加生动、形象、深入的记忆所学知识,有效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思维导图可以将大段大段的枯燥文字說明转变为具有较强结构性和可记忆性的图形结构,并通过色彩的运用,活跃学生的大脑皮层,唤醒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并能够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对于彰显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具有重要作用。
(二)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和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并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视野。然而,当下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兴趣、没有系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过于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等,由于测试只能测试出语文基础,无法了解学生对与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这些问题都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带来了阻碍。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并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思维导图的出现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点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理清逻辑,从而将问题的结构和层次罗列出来逐一解决,从而有效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通过搜集文章中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判断和分层,以建立具有层次化和条理化的思维导图,将文章内容以关键词连接或图形的形式进行梳理和压缩,组中形成了富有色彩性和组织性的树状图或逻辑图,该图只显示了关键信息,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高效、系统的理解内容,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并实现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是指应用逻辑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并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当下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经验式教学为主要方式,并将应试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感情,甚至无话可写,写作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需要学生将各种零散的信息总结、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并形成一套知识系统,以供作文写作。作文也是通过关键词、关键图来体现中心思想,思维导图同样是采取关键词或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关键词联想思维导图,并建立作文的层级关系,充分阐述作文的论点和论据,以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
(四)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记忆效率
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每个关键词之间都存在一定联系,次主题又能够充当另一个中心主题,并发散其他层级的主题,最终串联成一个系统性的记忆图形,从而将语文知识体系清晰、直接的展现出来。思维导图可以将冗长枯燥的信息转变为色彩丰富、易于记忆、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符合人们大脑思维出来事物的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大脑的运作效率。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只要学生想起一个关键点,就能够通过联想记起其他关键点,从而梳理整篇文字的重点内容,将无关内容剔除,实现了内容的压缩,能够有效减轻小学生的记忆负担,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教学工具,还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大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和研究,能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兴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学周刊,2018(31):61-62.
[2]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3]王永红.初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44.
作者简介:
陆志国,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官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