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9-12-02 09:47常龙
读天下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语文教学有效性

摘 要: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低下,影响了其优势的发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概述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意义,运用新的教法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希望能对语文实践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的班级教学结构,它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交流的机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促使学习的进步都有极大的作用。

一、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意义

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冷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

(一) 语文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自然融入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围绕本节课的所授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小组学习成果交流展示,如诗歌朗诵比赛、小组辩论比赛、讲故事竞赛、成语接龙赛等,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 语文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学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后教学活动,如:小组成员间的生字词互相听写、经典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教师平时安排的书面作业等。把课后语文小组活动建立完善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高成绩,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

二、 运用新的教法学法

(一) 讲读听结合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文章,边依照老师提出的问题,边参与小组讨论;同时教师应根据重难点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总结。语文知识的学习与阅读息息相关,正确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弱化自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享受阅读的乐趣。“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应该养成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兼听”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二) 指学结合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师者风范,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循循善诱,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调控局面,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展开。

(三) 问疑结合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改变传统的问答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小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从被动转变成主动。

三、 问题设计精细有效

合作探究的載体就是“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之前,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而问题的设计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把具有创新性、发散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实用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这些引导学习思考和合作的问题,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大”问题,也可以是知识前后贯通的难问题,并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目标指向。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一定不能很容易地在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能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它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去探索,因而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这样会把学生带入一种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初中语文学科中较为简单的内容就不适合用作合作探究的选题。例如每一课课后的“读一读 写一写”,本身通过学生自学就能完成的内容,如果再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势,必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同的道理,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简单思考就能完成的内容,就不适合用作合作探究。而对于那些我们在课堂中不得不提,而提出来之后就“冷场”了的问题则有了探究的必要。

四、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自学预习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评价激励学生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断优化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能,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逐渐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获得有效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吴俊华.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祖国(教育版),2017(3):251.

[2]吴清华.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5(20):373.

[3]么伟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6(44).

作者简介:

常龙,陕西省榆林市,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语文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