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12-02 09:52李杨文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摘 要:全文介绍了现在的小学数学游戏教育模式的应用对现如今的小學生的帮助,对比于传统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其传统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当代小学生了解到数学科目的知识性,而现如今的游戏化教学模式的重点则在于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与能力,小学数学科目复杂且枯燥,然而游戏则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基于此,笔者就暂从现如今的游戏教学模式浅析在课堂实践运用中对小学生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运用

一、 前言

数学学科是一门乏味枯燥的理性学科,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大部分家长与老师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各种运算原则,完全忘记了小学生作为个体对学习的本质内容的理解,教学质量并不是很理想。小学生的集体年龄偏小,其集中注意力十分有限,多多数时间喜欢游戏娱乐,在此种情况背景下,游戏教学模式出现在了现在的小学课堂上,让学生们在游戏娱乐中感悟学习的快乐,体验数学的魅力,在寓教于乐中从而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二、 游戏主体进驻数学课堂

(一) 课堂引入游戏激发学习探究兴趣

将游戏导入进课堂是现如今游戏教育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现在的小学生因为大都活泼好动,注意力并不会很集中,单一的知识很难呈现于他们的面前,而数学对于他们来讲是抽象的。每次在上课的时候,小学生的精神状态大部分都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虽然人已经进入了课堂,但大都还是想着玩,如果此时的辅导老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以游戏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们,在游戏中给学生传授知识,不但可以减少孩子们的抵触情绪,更加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老师这个引入者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 深入游戏提升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一名教师用什么方法只要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那么这位教师则成功了一半,小学生作为孩子,是心理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讲,对于理性学科的抽象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辅导老师也可以根据小孩子们的贪玩活泼好动的天性来设置游戏,让游戏可以拥有竞争性,采用比赛教学模式,这样,更可以激发孩子们竞争名次的性格,可以增强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变成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去学习,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去了教学中来从而掌握了知识,因此,游戏教学还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究欲和积极性。而且,辅导老师也会被同学们所喜欢,会被同学爱戴,成为人人都喜欢的好老师。

(三) 团体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表明,绝大多数的游戏都需要孩子们团体合作协调,一起协同的去探究问题,一起掌握知识,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把枯燥的理性科目变成丰富多彩的团体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与乐之间就可以掌握知识,增长智慧,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可以让孩子们互相帮助,收获友谊,这种游戏模式也可以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增加更高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孩子的意义是重大的。

(四) 增加游戏的练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了知识,也得到了快乐,但是孩子们的天性还是孩子,总是将游戏放在第一位,有了新的游戏便会忘记曾经的游戏,所以,辅导老师应该在课堂上不时的唤醒孩子们的知识,如果把练习也融入进游戏里面去,从而对孩子们在此进行夸奖,这样可以使加字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激起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如果时长进行练习的化,不仅仅巩固了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 将游戏融入课堂的注重原则

(一) 课堂内容游戏要相关统一符合

做一件事情有好的一面,那么就肯定有坏的一面,作为教师,在运用寓教模式的时候,要保证游戏的内容要与课堂的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如果辅导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所使用的游戏严重不符的话,那么游戏教育模式就真的成为了一场游戏,其结果无非就是给孩子们带来一阵欢笑而已,例如,一位教师在交给孩子们乘除法的时候,却用给孩子们身高排序的游戏,这种游戏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丝毫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游戏方式毫无意义,真可谓是完全丧失了价值。

(二) 游戏要有游戏的乐趣性

在游戏娱乐教育模式中,虽然可以让孩子们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使其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使用老套死板的单一游戏模式,也会让孩子们感觉到厌烦,因此辅导教师选择的游戏要有创造性,要有欣赏性,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乐趣,只有这种方式才可以更好的发挥游戏教育模式的作用,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可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主动性。

(三) 游戏的规则要简单明了

小学生作为身心不全的未成年人,年纪都是偏小,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对于太复杂的规则肯定是掌控不了的,如果规则太过烦琐复杂的话,会让学生们产生抵触情绪更加导致孩子们对理性学科的厌倦,所以对于给孩子们的游戏应该是简单明了的,这样可以保证游戏能过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达到教学娱乐的效果,规则需要可操作性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游戏还要符合规范,否则会降低公平性,从而使孩子们失去兴趣。

(四) 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游戏手段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受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理解的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差距,作为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能有所提高,对于掌握知识较为缓慢的学生可以先适应另外一种游戏,待完全掌握以后可以在进行更高深层次的知识。游戏的规则就是通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来设定的,让学生理解的去学习,去掌握知识,从而解决对于像数学这种理性学科的学习能力。

四、 结论

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学习能力,更是培养了孩子们的图案度合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于是不慌张,认真分析,从而让问题得到解决,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也应适当区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游戏为辅,教学为主。总而言之,小学的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再教学中应用是什么实用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小坚.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55-56.

[2]李慧影.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43-144.

[3]杨桂红.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83-84.

作者简介:

李杨文,湖北省荆州市,湖北省监利县三洲镇何堡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