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
【摘要】 目的 分析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160眼患眼)翼状胬肉患者, 均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 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160眼患眼160病眼共治愈156眼, 复发4眼, 治愈率为97.5%。结论 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 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31
翼状胬肉属于眼科常见疾病, 一般发生于睑裂斑, 指的是翼状的纤维血管发生了组织增生病变, 并且入侵到角膜表面, 严重影响角膜功能。翼状胬肉是沿海地区常见眼科疾病, 由于紫外线照射导致发病率较高, 不仅影响美观, 而且严重影响角膜的正常功能。翼状胬肉继续发展可导致屈光异常, 若覆盖瞳孔则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翼状胬肉的治疗通常选择手术切除以及移植术治疗, 传统手术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高达30%~45%[1], 传统的移植术为羊膜移植术等, 能够改善球结膜的血管增生病变, 但是可能破坏角膜边缘, 复发率较高。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具有较低的复发率, 结合带有干细胞的角膜缘, 具有取材方便、手术效果好的特点。为此, 本研究分析翼状胬肉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后均确诊具有手术指征。其中男80例, 女70例;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57.1±2.9)岁;单眼130例, 双眼15例, 患眼共计160眼;静止型翼状胬肉59例, 进展型翼状胬肉101例;翼状胬肉入侵角膜深度4~7 mm;平均术前视力(0.7±0.1)。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患者知情同意。
1. 2 方法 患者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前检查患者眼部功能, 排除结膜炎及泪囊炎, 利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局部麻醉, 利多卡因注射于翼状胬肉颈部。在翼状胬肉颈部剪开球结膜, 将球结膜与结膜下纤维结缔组织与巩膜充分分离, 距离泪阜区1 mm将胬肉体部减除, 适当清除周边结膜下筋膜组织, 于巩膜表面出血点处进行烧灼止血。用15号刀片距离胬肉头部0.5 mm处将浅层角膜划开后剥离胬肉及下层角膜组织, 彻底分离头部及颈部, 将胬肉剪下, 将巩膜缘处纤维结缔组织清理干净后, 展平周围球结膜边缘, 测量被切除的球结膜面积与角膜缘。利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局部麻醉, 嘱患者眼球上转, 在下方角膜缘处做放射状切口, 将球结膜与筋膜钝性分离后翻转结膜瓣, 剪下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片, 转移到待移植区后, 将上皮面朝上将结膜移植片四角缝合于浅表巩膜面上, 并间断缝合结膜移植片。术毕, 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冲洗结膜囊, 安置角膜绷带镜, 加替沙星眼用凝胶适量涂术眼, 眼垫遮盖。术后及时换药, 遵医嘱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术眼, 4次/d;加替沙星眼用凝胶适量点术眼, 3次/d。适当联合人工泪液药物, 持续用药1个月以上, 期间定期复诊, 监测眼压变化。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角膜创面透明, 表面光滑、无增生, 角膜未出现胬肉复发;复发:角膜边缘有翼状胬肉侵入。
2 结果
手术后, 160眼患眼共治愈156眼, 复发4眼, 治愈率为97.5%。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 发病时球结膜发生了退行性的病变, 导致纤维血管的增生物入侵角膜, 明显可见角膜部位出现赘生组织。病情继续发展会导致赘生组织体积继续增大, 影响到瞳孔部位, 患者眼部感觉明显不适, 不仅影响外观, 而且会出现视力障碍或散光症状, 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翼状胬肉的发生与环境影响密切关系, 长期受到紫外线辐射增加了翼状胬肉的发生率[2]。另外和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 也无可靠治愈的临床方法。
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方法均为手术切除, 能够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是手术后容易发生复发。翼状胬肉复发原因包括手术创伤、未彻底切除胬肉以及炎症感染等, 因此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是当前治疗翼状胬肉的难题。
现阶段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方法包括羊膜移植、自体结膜瓣移植以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膜移植术3种手术方式具有各自的适应证以及优缺点。羊膜移植术是最早开始的手术方式, 能够显著抑制新生血管, 具有弱抗原性, 取材较为广泛, 所以应用较为普遍, 特别适用于角膜取材难、创面大的治疗, 但是由于是异体移植, 所以排斥现象较为严重, 另外取材过程较为复杂, 增加了术后感染梅毒和乙型肝炎的几率[3]。
围术期减轻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炎症反应、抑制瘢痕的形成过程能夠有效降低胬肉复发率, 减少胬肉的残留也是降低复发率的手术关键。除此之外, 有研究显示, 翼状胬肉与角膜缘干细胞的病变存在密切联系, 有效改善角膜缘干细胞的受损症状, 增加角膜皮自我修复能力, 降低翼状胬肉的角膜入侵率, 可以阻止结膜上皮与血管入侵角膜, 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肌肉的残留以及巩膜表面的新生血管均是导致翼状胬肉复发的原因, 干细胞移植抑制了变性组织的生长, 避免新生血管增殖, 结膜瓣能够较快愈合, 角膜缘干细胞可以迅速形成栅栏, 阻止新生血管向角膜内生长。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 当角膜受到损伤后, 利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能够加快上皮的愈合[4], 角膜缘发生细胞增生, 因此利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角膜上皮再生, 同时能够加快上皮的愈合, 起到角膜和结膜的屏障作用, 对于提高眼表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以往手术中采取羊膜移植的方法也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但是取材过程较为困难, 并且有较高的术后排斥发生率[5-7]。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膜移植术会损伤颞侧角膜缘, 所以青光眼为手术禁忌证。根据作者临床经验总结手术的体会:①结膜瓣取自体组织, 厚度要适当, 一般≤0.3 mm;②结膜瓣的边缘要光滑, 具有较好的弹性;③在对结膜进行缝合时要确定瓣面, 切记不能将反面固定在浅层巩膜处;④注意保护带蒂结膜瓣的血液循环, 否则将影响结膜瓣的生长;⑤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动作轻柔, 防止对眼部组织造成损伤。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减轻了手术后的排斥反应, 但是手术费用较高, 初发病例不适用,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 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 是改善临床疗效的有效方法, 推荐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红和, 严宗辉.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Meta分析. 眼科新进展, 2015, 30(4):361-364.
[2] 朱婷婷, 孙松.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眼科新进展, 2016, 31(3):293-296.
[3] 宋伟涛, 夏晓波, 邝国平, 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 眼科新进展, 2015, 30(5):376-378.
[4] 肖兴爽, 张艳玲, 于志涛.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4(9):1305-1306.
[5] 伍美容, 雷帅臣, 杨淑娟, 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自体游离球结膜及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 华夏医学, 2018, 31(4):112-114.
[6] 李健, 邢茜, 陆炯, 等. 翼状胬肉手术两种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的比较.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 40(4):289-291.
[7] 林伦清, 陈翀. 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分析. 医药前沿, 2017, 7(20):184-185.
[收稿日期: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