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体化课程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2019-12-02 02:34孙丽华王天斌
科技视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微课程传感器

孙丽华 王天斌

【摘 要】本文针对技工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一体化课程,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和组内讨论法、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完成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修正完善和权重分配,构建科学有效并适合课程特点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技工院校深入推进微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程;评价指标;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 TP212-4;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10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05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逐步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程的研究热情。微课程资源建设虽然层现迭出,但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微课程合理化评价指标,导致微课程的优势很难在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作为技工院校的一线教师,面临着如何制定适合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微课程标准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基于研究现状分析,结合文獻研究法和组内讨论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分别完成评价维度和指标的完善和权重检验,形成科学有效适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技工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建设。

1 研究现状分析

1.1 微课程评价

微课程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悍,形象生动,使用灵便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全面展开。根据文献研究,目前对微课程的评价研究相对于微课程的开发、制作和应用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研究数量上相对较少。(2)微课程评价标准多以比赛为导向,并未充分凸显师生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微课程建设。(3)部分学校所制定出的微课程评价标准存在评价维度单一,创新缺乏等不足。(4)各门学科特点和内容不同,但微课程评价对象界定较为宽泛,评价指标的普适性无法全面、具体地评价某一具体学科的微课作品。(5)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传感器微课评价”,未搜索到相关的研究文献。

1.2 课程教学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目标不明确,学习效率不高,视觉停留时间较短,缺乏学习主动性。《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具有专业知识内容深而广,技能操作性强等特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测量电路等都存有差异,课堂资源及教学时空的限制,学生无法反复理解并掌握重难点及技能点。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结合微课程的优点,前课题已对本课程进行了五个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施SPOC混合教学模式时,应用了微课程进行辅助教学及评价,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所设计的微课程评价标准存在以下不足:(1)评价标准只是经过文献调查和师生教学实践总结而出,并未通过专家、教师和学生对各项指标进行合理分析、权重分配和一致性验证,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2)评价标准没有体现多级指标性。(3)评价标准并未充分体现技工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特点。

所以,结合微课程评价和教学研究现状,作为技工院校一线教师,有必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出较为科学有效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以规范技工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建设,开发制作出更高质量、合理有效的系列微课,发挥出微课程优势,以进一步加强师生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设计研究过程

黎家厚教授曾提出:“微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应该是并行的,不能够分离”。为了保证微课程评价指标的科学有效,建构指标之前必须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特点和微课程内容做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基于前课题所研制的微课程教学内容,对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做进一步构建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修正完善和权重分配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组内讨论法,后两阶段分别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

2.1 微课程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

2.1.1 文献研究法获取评价维度和指标

结合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应用微课程对技工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辅助教学的特点以及微课程开发设计课题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微课程及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筛选、提炼、总结,调整原有单一的微课程评价标准,获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评价维度和指标如下:一级指标包括选题设计A1、内容设计A2、教学设计A3、交互设计A4、技术设计A5、艺术设计A6、效果设计A7共7个维度,以及33个二级指标。

2.1.2 组内讨论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

所获取的微课程评价指标经过组内讨论后做了进一步的修改,为了突显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兴趣,将一级指标中的选题设计与教学设计的二级指标教学目标合并为动机设计,内容设计放在教学设计中,并将二级指标中归类不当、内涵重复或表述不清的进行重新调整,突出技能点,初步拟定动机设计A1、教学设计A2、交互设计A3、技术设计A4、艺术设计A5、效果设计A6共6个维度的一级指标,以及31个二级指标。

动机设计是激发学习者兴趣,顺利开展微课程教学的基础;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内容的策划,微课程教学的核心;交互设计体现师生或生生间不受时空限制深度交流互动、反馈评价的过程;技术设计体现微课程运行状态和效果;艺术设计则反映微课程界面、媒体等的设计效果;效果设计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成效反馈。

2.2 微课程评价指标的修正完善

2.2.1 组建德尔菲专家小组

为了保证专家成员的专业性和代表性,通过E-MAIL、QQ和电话邀请到8位对微课程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国内高校或中职院校学者专家、以及14位具有微课程开发应用和信息化一体化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作为德尔菲专家小组的成员。

2.2.2 第一轮德尔菲问卷征询

第一轮德尔菲问卷征询目的是征求专家小組对初步拟定的微课程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合理度(Line~5分制)进行评价,若不合理则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专家评价意见的集中程度通过平均值M反映,离散程度通过标准差Std反映,协调程度通过变异系数CV反映。

第一轮德尔菲问卷通过E-MAIL和QQ的形式发放22份,回收率95%,将回收的21份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满足删除或调整条件的指标,组内做进一步的讨论确定,指标大调整如下:动机设计A1把选题小而精B1和类型明确B2合并为选题精确,删除目标相关B5,合并重难点突出B6、技能点突出B7。教学设计A2删除练习巩固B13,教师语言B14。将一级指标的技术设计A4、艺术设计A5合为规范设计,并将规范设计和效果设计中的14个二级指标增减调整为9个。

最终生成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相比于初稿,新指标体系解决了指标内涵交叉、不当或描述模糊的问题,结构更合理,维度较均匀,更符合SPOC微课程教学特点。

2.2.3 第二轮德尔菲问卷征询

第二轮德尔菲问卷通过E-MAIL和QQ的形式发放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回收率100%。将回收的数据计算显示,各指标的平均值M>4、标准差Std<1、变异系数CV<0.3,各专家集中和协调程度相对一致,但对部分指标的名称、内涵表述方面还有修改完善意见。所以,根据第二轮专家意见对各指标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2.2.4 第三轮德尔菲问卷征询

通过E-MAIL和QQ形式发放第三轮德尔菲问卷22份,回收22份,回收率100%。将回收的数据计算显示,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数值更优于第二轮征询结果,而且没有调整意见,说明各专家评价意见已经趋于一致,可结束德尔菲问卷征询。

2.3 微课程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权重直接体现了各指标重要性,权重合理性也关系着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yaahp10.5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具体如下:

(1)对修正完善好的微课程评价指标进行层次结构建模。目标层A设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评价指标,准则层为一级指标的5个维度,方案层为21个二级指标。

(2)生成AHP专家调查表,并邀请参与三轮德尔菲问卷征询的8位专家进行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比较结果导入软件后,利用yaahp10.5的群决策功能自动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8位专家的平均权重计算。

(3)对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的自动调整修复,所有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从而生成最终完整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结论

本文基于微课程评价指标和技工院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组内讨论法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理实一体化课程初步拟定微课程评价指标,其次应用三轮德尔菲问卷法修正完善微课程评价维度和指标,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配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科学有效且适用于本课程教学特点的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技工院校深入规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泽颖,赵启斯.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07):65-67.

[2]王雅婷.小学语文微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3]童小素,贾小军,宣军英.基于德尔菲法的微课程评价指标的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4):40-45+50.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微课程传感器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