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6S药事管理研究

2019-12-02 11:08钟李青丁少波何瑞荣吴雪婷梁淑贞
中国药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药事药师药学

钟李青,丁少波,何瑞荣,吴雪婷,梁淑贞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东莞 523000)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药事管理的方式和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和质量。《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以下简称“三甲”标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评审标准为根本,以体现医院整体管理理念为原则,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宗旨,兼顾实用性和操作性,促进医院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并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行业监管提供了依据[1]。6S 管理源于日本,通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提升职工素养(shitsuke)及安全(safeiy)6 个部分的活动,实现现代企业有效的管理,其作用在于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2]。为规范全院药品的安全管理与改善临床合理用药指标,我院采用“三甲”标准和6S模式对药事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方法与步骤

由药师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具体工作,对6S的原模式进行改动,即改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规范(standardize)、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的步骤,对照“三甲”标准,运用于日常药事管理工作。

1.1 整理(seiri)

1)按照“防治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原则,以广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目录为基础,结合医院的诊疗科目、用药特点,优选国家和省基本药物目录及医保药品目录,整理我院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2)参考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2008年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发布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2012版)和《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版)》,整理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高危药品目录。3)根据患者需要而又不能及时从药房领取使用,如夜间新入院使用或患者急用的情况,整理各临床科室的急救或备用药品目录。4)参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 年版)》《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 年版)》,整理我院在用特殊管理药品目录。5)根据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整理易混淆药品目录。另外,按类别整理西药、中药饮片、中成药、易燃易爆危险品、消毒剂目录;按用药途径整理注射剂、口服药、外用药品目录;按贮存条件整理常温、阴凉、冷藏药品目录等。

1.2 整顿(seiton)

1.2.1 建立药品管理系统

由药学部主导设计、信息科协助建立以下系统。

药品物流管理系统:根据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日均消耗量、库存量,在医院信息系统(HIS)设置不同的药品采购模板和计划生成公式,实现全流程追溯数量化、信息化管理[3]。

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处方权、分级管理、联合用药,特殊级抗菌药物电子会诊、越级使用,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抗菌药物品种、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进行有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各项指标持续改善。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医师开具处方(医嘱)时,提供权威性的药学数据库供医师查询,同时按照医学、药学的专业审查原理,以医学、药学专业知识为标准对处方(医嘱)进行审查,包括药物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毒副作用、注射剂体外配伍等审查。

1.2.2 合理分区调整布局

根据分类目录,中药房贮存中成药、中药饮片,西药房贮存西药,酒精库贮存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卫生材料间贮存消毒剂。验收区设置有黄色待验区、红色退药区、绿色合格区。常温(10~30℃)药品存放于常温库,阴凉(10~20℃)药品存放于阴凉库,冷藏(2~10℃)药品存放于冷藏库。药品存放区域远离污染区,温湿度和照明亮度符合规定。

1.2.3 药品定位完善标识

药库设置有“毒、麻、精”药品专用柜,配有安全监控及自动报警设施;药房和各病区、手术室等有专用保险柜;放射性药品按规定存放;高危药品贮存各环节设置有统一警示标志;看似、听似易混淆药品分开放置,并作明确标示。

1.2.4 先进先用,近期先用

在掌上电脑(PDA)设置半年有效期提醒功能,把好验收入库的第一道关。在库药品按效期先后顺序放置,同时设置警示牌;将近效期药品用完后再放入远效期药品;对过期、不适用药品进行及时妥善处理。

1.2.5 统一管理规范用表

各临床科室的备用急救药品统一摆放位置、统一清单格式,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药学部规范了麻、精药品管理,备用和急救药品管理及合理用药等相关考核用表。

1.2.6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药学部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库房、科室的特殊管理药品、备用急救药品、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措施,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

1.3 清扫(seiso)

定期灭鼠、灭虫,做好环境绿化工作;办公生活区与药品储存作业区保持一定距离,每日清扫;物品及药品排放整齐,设备运行及养护良好;库房、科室、墙壁、药架定期强扫;拆零药品、中药饮片分装和质量养护检查用等工具即用即清。区域温度、湿度,每日登记;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检查,详细记录。

1.4 规范(standardize)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结合医院的药事管理要求,制订与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在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上,实现药事管理标准化、检查常态化。

1.5 素养(shitsuke)

职业素养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保证。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惯性难以纠正,需要结合外在制度的约束和内在自身素质的提高。制订如下措施:1)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参加学术研讨会。学习新知识,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的培训,加强药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作风培训。2)开展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品管圈(QCC)、6S等活动和参与省、市药学会举办的比赛。学习管理工具的运用,提升团队精神,获得自信心,增加成就感,实现自己理想。3)建立激励性的绩效机制,适当向重要岗位和骨干力量倾斜,充分调动最大潜能,激发其他人员争先创优,带动全体人员开拓创新的热情,提高药事管理的效益。

1.6 安全(safeiy)

1)消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设施安全、药品安全、员工的人身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4]。制订《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大规模调集应急药品保障方案》《酒精泄漏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药师学习,定期做应急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门诊药房自安装自动发药机后,我院药房发药准确率提高,降低了患者的取药时间,减少了我院门诊药房的人员配置,降低了药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服务满意度[5]。住院药房自安装全自动单剂量口服药品摆药机后,实现了口服药品摆药的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摆药机的自动纠错系统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明显降低摆药差错率,且药品包在密封的药袋内,保证了药品质量与卫生[6]。

3)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事前协助医师正确地筛选药物和确定处方(医嘱),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提醒和警示,以减少用药错误。事后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普通处方、抗菌药物、血液制品、糖皮质激素等专项点评,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反馈。同时,对医院合理用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如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以下简称“药占比”)、门诊静脉输液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的统计。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为医院药事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4)开展药学服务工作,对确保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临床药师通过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可为患者的安全用药保驾护航[7]。医院6名专职临床药师分别负责呼吸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内科的专科日常查房工作,负责全院临床科室的用药指导。临床药师采用多种形式参与临床用药管理,即床旁宣教、参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药学监护、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等。

5)临床药师开展门诊药学服务,参与神经内科、糖尿病临床专家-药师联合门诊等,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安全用药水平、降低非有效药物费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8]。

6)开展院、科两级合理用药培训工作,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为临床提供快捷、全面、准确的用药信息,编写《红楼药讯》、用药宣传小册子等。

7)开展社区安全用药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宣传册、简报、板报等形式,使患者获得更多安全合理的用药知识,防范用药错误,减少、避免用药不良反应。

8)开展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工作[9]。个体化精准用药成为新的医疗模式,基因检测技术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患者基因型差异探讨个体化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真正实现科学、合理用药的目标[10]。

2 结果与分析

管理后,药品发出差错率、药品验收不合格例数、药品过期品种数、药品报损品种数、药占比、门诊静脉输液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详见表1。

表1 “三甲”标准结合6S模式管理实施前后指标对比

3 讨论

将“三甲”标准和6S管理模式有机相结合,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从根本上完善了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规范了药品采购、库房与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贮存、使用管理,优化了调剂、处方点评等工作流程、提高了药师素养。结果表明,管理后的药品管理指标与临床合理用药指标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改善。可见,运用“三甲”标准结合6S模式的管理方法不仅可提高药品管理的质量,改善临床合理用药指标,而且对药师的工作效率也有极大提高,达到了持续改进的效果,调动了药师的积极性。因此,6S药事管理在药事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事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依托案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药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