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临床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2019-12-02 11:26彭广灿邵之良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伤椎椎弓经皮

彭广灿 邵之良

( 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脊柱外科 , 山东 聊城 252000 )

脊柱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近几年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与现代交通业,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造成的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而发生的脊柱骨折的发病率有直接的关系[1]。脊柱骨折中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率较高,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造成截瘫。传统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但是由于手术的创伤大且需要对组织进行深入的剥离对患者的后期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影响[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治疗成为可能,逐渐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固定效果好,利于患者恢复等优势[3]。本文主要观察分析脊柱骨折临床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手术治疗效果,研究时间筛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筛选脊柱骨折病例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筛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筛选脊柱骨折病例72例,患者均为胸腰椎T11到L2段骨折,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开放组患者38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3岁,中位(56.92±4.28)岁;男性占20例,女性占18例。微创组34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中位(57.04±4.55)岁;男性占18例,女性占16例。收集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为脊柱骨折;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患者脊柱骨折伴有多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患者有手术治疗禁忌证;患者病历资料不完整,中途丢失。

2 方法:开放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脊柱骨折的位置等经CT以及X线进行全面诊断,确定手术伤椎的位置;患者采用全麻的方式,取俯卧位,经椎弓根做手术的入路,在患者的伤椎的中心后正中做纵向的手术切口,切口长度根据患者情况一般为10-15cm左右,将患者的伤椎以及上下相邻一节的椎体充分的暴露,观察的患者实际受伤情况后采用半环形,椎管次环形或者全环形进行减压处理,将骨折的碎骨取出,在伤椎的相邻上下健康的椎体以及伤椎的左右两侧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椎体连接棒,撑开椎体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然后采用床边C臂X线透视,对复位情况进行观察,满意后将螺钉锁紧,充分冲洗后置入引流管并进行缝合。微创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手术治疗前对患者的脊柱骨折的位置等经CT以及X线进行全面诊断,确定手术伤椎的位置并做好标记,采用全麻的方式,采用经皮椎弓根针做钉点,做1.5cm左右的切口,将定位导针置入;C型臂X线X线确定定位良好后进行扩孔在X射线监测下使用专用穿刺针穿透椎体,建立工作通道,置入专用的穿刺套管针,向受伤最为严重的部分以持续稳定的压力下注入5ml的由合适比例的固定液硫酸钙粉溶液注入上下椎体之中,使受伤的脊柱保持合理的高度待混合液彻底凝固后用骨蜡封好,将专用的穿刺针拔出体外,使用螺钉延长杆安装螺钉和连接棒,再次使用C型臂X线检查复位良好后固定螺钉,置入引流管并进行缝合。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3 观察范围:2组围术期临床各项指标比较(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脊柱形态(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Cobb角)变化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4 指标判定:本次疼痛评分采用VAS视觉模拟法进行比较,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4]。

6 结果

6.1 2组围术期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微创组临床指标中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较开放组比较均不同程度下降或缩短,2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6.2 2组治疗前后脊柱各项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脊柱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Cobb角比较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脊柱临床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比较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脊柱各项指标比较

6.3 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后同时间段与开放组比较疼痛评分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讨 论

脊柱骨折的发生是由于外力造成脊柱损伤,其中多以胸腰椎段骨折常见,如治疗不及时则造成截瘫等严重后果[5]。传统的开放内固定具有对伤椎骨折进行矫正和固定的作用,但是开放手术的创伤大,对伤椎进行充分的暴露,且剥离面积较大,术中出血量大,在后期的预后中一方面患者的预后时间长,同时由于手术剥离操作容易形成术后肌纤维水肿或瘢痕,影响肌肉的功能[6-7]。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通过经皮椎弓根钉治疗成为可能,通过经皮微创的方式置入内固定,对患者伤椎位置的确定,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患者的肌肉深层,并采用椎体成形术,提高内固定的效果,且手术的创伤小,利于患者的预后,大大缓解患者术后疼痛[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脊柱临床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间比较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同时间段与开放组比较疼痛评分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脊柱骨折临床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脊柱各项指标恢复较好,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势利于患者预后,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伤椎椎弓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