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凌源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凌源 122500)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关节,也是维持人体行走功能的重要部分,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剧烈弹跳运动人群的膝关节更易受到损伤,所以说在膝关节受到损伤后不仅会承受较为剧烈的疼痛,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困扰[1]。针对于较为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患者来说,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以此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但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所伴随的还有术后较为强烈疼痛感,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治疗痛苦[2]。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了分组治疗的方式,对其中的35例患者采用了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镇痛,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次的患者资料选择范围是在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0例患者,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62.53.0)岁;观察组35例,年龄在51-76岁之间,平均(63.53.1)岁。2组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下肢神经功能出现损伤的患者;排除存在麻醉过敏情况的患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存在精神和认知障碍的患者。以上全部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别,P>0.05,可以进行研究比对。
2 治疗方法:(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患者保持仰卧位,腹股沟进行消毒铺巾工作,然后将高频探头置入患者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点的上方,然后进行扫描。此时超声会显示2个暗区,呈圆形形状,外侧会有较为明显的搏动,此为股动脉。髂腰肌的表明会呈现出一条曲线,并且与肌肉和动脉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股动脉偏向外侧的一面,会看到一个三角结构,此为股神经。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内技术,取20ml的浓度为0.3%的罗哌卡因在股神经周围注射,至此完成股神经阻滞。(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收肌管阻滞。患者保持平卧位,患侧的大腿处进行消毒铺巾工作,然后利用高频探头在大腿内侧的髂前上棘和髌骨之间进行扫描。将探头的外侧作为穿刺点利用平面内技术在股动脉和隐神经的侧面注入20ml浓度在0.3%的罗哌卡因,在注射的过程中针尖要呈半球的性状进行扩散式注射。
3 观察指标:(1)VAS疼痛评分。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感,患者可以忍受疼;4-6分为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感,并且会影响睡眠;7分以上为患者存在剧烈的疼痛感,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而且疼痛难以忍受。(2)术后各观察点膝关节活动度情况。包括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膝关节活动情况。
4 统计学方法:本次的统计学数据研究资料均以SPSS 20.0软件处理后的结果为标准,±标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验证计算,结果以P<0.05表示此次研究可以进行比对。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780.81)分,对照组为(6.591.00)分,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组VAS疼痛评分对比分)
5.2 2组患者的术后各观察点膝关节活动度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膝关节活动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2组术后各观察点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该手术方法可以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等症的治疗当中,其目的在于帮助患者缓解膝关节的疼痛感,纠正膝关节畸形,从而进一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是终末期膝关节病的最主要治疗办法[3]。虽然全膝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治疗方式的手术创伤较大,截骨面积较多,患者会在术后存在程度较重的疼痛感,不仅影响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还在无形中增加了血栓栓塞、心肌缺血、肺功能受损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治疗负担,所以说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的疼痛感也是治疗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4]。
连续收肌管阻滞是治疗术后疼痛的一种有效方式,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较小,所以在近年来也受到了医学界的持续关注。收肌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处在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再加之收肌管通过的结构前方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所以镇痛的效果要更加的显著[5]。
综合上述的统计学数据研究对比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780.81)分,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2.66°9.00°、100.42°8.00°、114.22°4.50°,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别,P<0.05,由此可以说明,在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联合连续收肌管阻滞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因此,应该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优先应用与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