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企业培训发展趋势

2019-11-30 00:46孙珺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3期
关键词:企业培训职能转变

摘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行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习力和培训的竞争。企业培训需要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培训部门应该拓展自己的培训内容和范围,转变培训职能,运用多种模式和方法提高企业培训效果,并不断创新培训,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凝聚力、战斗力。

关键词:企业培训;职能转变;内容拓展;手段科技化

一、 培训理念更新

(一)从重视“学习内容”到注重“学习速度”

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学到一门知识或技术就有了立身之本。因此,旧式的企业和培训更看重学习内容。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变化速度逐渐超过我们的学习速度,如何提升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培训工作不仅重视学习内容,更注重提高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传统培训是以工作为导向的,培训过程就像机械化的产品生产一样。这种培训存在一定的缺点:缺乏激励性、能动性、灵活性,很难开发人的潜能。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更重视员工的潜能开发和个人价值的提升。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和提高人才的竞争力,不断在开发人才自身潜力上狠下功夫。因此,培训不仅要满足工作的需要,也要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三)从注重“精打细算”到注重“投资发展”

1960年,自美国经济学家舒尔兹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学说以来,企业逐渐将培训的消费观念转变为投资的理念。研究表明,对培训的投资与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许多国外企业将其工资总额的3%~5%投资于培训。在过去50年间,国外企业的培训费用一直在稳步增加。美国企业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约300亿美元,约占雇员平均工资收入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企业包括麦当劳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则建有自己的大学。这些对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培训范例。因此,现代培训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把“利器”。

二、 培训部门地位与职能变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转入知识型工人队伍,这就需要受到更多、更复杂的培训,从而培训工作任务愈加繁重。而且,随着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变化与挑战,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手段必须不断进行战略性调整。由于企业经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需求、培训类型以及培训所需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培训职能也必然会受到强烈影响,这就决定着企业培训部门的战略地位将有所提高。

还有就是培训角色的拓展。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培训部门的角色和作用也在拓展。比如,在环境变化缓慢的时期,企业能够预测员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部门的角色主要是企业学习和训练,向员工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当面对环境快速變化和竞争挑战时,培训部门则要预测由此而产生的培训需求变化,并将培训工作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这时,它更多地扮演着观察者、预测者和连接者的角色。

三、 培训内容不断拓展

首先,培训热点变化频繁。从行业发展需求上,有关对从事某行业的资格要求不断提高,适应各种职业和职业资格要求的培训不断出现。从专业发展上,专业分工细化的趋势,导致培训内容不断变化。其次,培训范围扩展。企业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员工的培训,更要对高层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作为管理人员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环境,要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充电。最后,培训层次更加深入。根据学习理论,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知识学习——技能培训——态度养成——潜能开发。其中,潜能开发是人才开发中最深层次的内容,指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开发,涉及一系列的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潜意识的调整与开发。

四、 培养技术体系逐渐完善

(一)培训基础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培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理论的指导。其理论体系也必然呈现出综合的特点。改革开放40年来,大量的培训实践促进了培训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培训理论的形成对我国企业的培训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二)培训技术体系日趋完善

理论没有技术的支持,就不能应用,就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我国的培训在汲取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培训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需要的培训运作技术系统。

(三)培训者队伍逐步专业化

随着我国人才培训的规模不断扩大,培训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系统的逐步完善,培训管理逐步专业化,专业人员队伍也逐渐形成。

(四)培训模式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生存需要,如:培训工作和公司发展战略不适应、培训管理体系不科学化、重员工个体技能提高、忽视企业组织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和创新有效的培训模式或方法。第一,培训模式专业化,主要通过培训部门的专门化、培训目标的层级化、培训内容的特殊性、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培训管理的规范性来实现的;第二,培训模式多样化,随着培训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单一的培训模式显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就必须打破单一化、刻板化的局面,多元化、多样化取而代之;第三,培训模式开放化,随着“互联网+培训”的广泛运用,员工的培训模式不再是封闭式的模式,而应是一个开放式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种培训资源的效益,做到资源共享。

时刻分析多变的市场经济下的培训发展趋势,创新适应企业发展的培训模式,建立符合企业经营的培训体系,使员工成为学习型员工,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将给企业带来更强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树立终身教育理念[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孙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企业培训职能转变
知识管理下的企业培训模式改革研究
对事业背景转换下企业办公室职能转变的一些思考
加强培训供给侧改革,提高有效培训供给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德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
谈谈企业培训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探析
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培训的技巧研究
校企合作中企业培训的行为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