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辉
摘 要: 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需要对髙职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精准资助。本文研究高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认定体系、资助成效等方面提出对策,强化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资助与育人结合,强化资助育人效果,实现资助育人目标,以期有助于构建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贫困学生 认定资助
时代在发展,国家在进步,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特别是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国务院等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投入,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由此“奖、贷、助、补、减”的助学资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1]-[3]。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应按照国家提出的人才强国和“四个尊重”方针,确保优先发展教育和教育公平。虽然国家在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但有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困难学生还是存在的,与我国提倡的不让一位学生因经济情况而辍学相违背。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是贫困生资助的最基本要求。国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逐步完善学生资助制度,把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稳定社会大局[4]-[6]。
一、认定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如何准确识别贫困家庭学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最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中贫困生资格认定每学年按照国家文件的要求按时按质地开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施,各具特色,但贫困生到底如何认定,伪贫困生为何层出不穷,依然是学生、家庭、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之一。在学校制定的贫困学生认定文件中,主要是依据学生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开局的贫困生证明和由申请学生自己填写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确定贫困家庭学生,有些学生为了申请成功,在家中利用各种关系盖到了证明部门的公章,将这样的文字证明带到学校,拿到了相应的政府补助,出现了不公平现象,教育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受到了影响[7]。
(二)认定方法主观性较强
因为是人为评定,不可避免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认定标准不统一,班级在评选贫困学生时,还是根据班主任和评选小组成员平时对申请学生的了解,大家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评选出人员,使班级人缘好的非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较多的票数,资助申请成功,实际情况是真正的贫困生可能由于自尊心、爱面子或者个人性格等问题,连班级集体活动都不愿意参加,这样的评选有可能得不到相关的资助。这种不公平现象会使贫困生心理受到不良的影响,也会对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和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助学资金不能用到困难学生身上,更有可能助长部分学生的不道德做法。
(三)学生本身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受到的影响非常多,部分困难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困难学生认为资助是国家给的,存在“等待、依赖甚至索要”的心态,也有部分困难学生不知道诚信和感恩,缺乏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在受到受助后,行为上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比如说在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方面,出现毕业后不按时偿还贷款等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品质的行为,毕业后金融机构及高校联系不到本人,正是因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导致诚信受损。
(四)外在文化影响
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变化日新月异,存在贫富差异,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学校,一些负面现象不可避免地进入大学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对家庭困难学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经济困难学生的朴素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冲击,又因为经济压力产生精神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8]-[10]。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家庭贫困生认定机制
第一,精确评定贫困生要多方面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及经济收入情况,此环节可能会有审核不严谨、材料不全等问题。部分学生为了获得相应的资助,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时不能如实填写,有可能出现贫困生认定偏差的错误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贫困生认定管理不严谨,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征信系统不完善,如税收记录等相关信息,这些能反映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的资料,特别对农村家庭有查询不便的状况。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要对资助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此项资助工作对于真正的贫困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帮扶作用,还要让学生对困难学生的实际想法和偏见产生改变,如实反映自己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避免在心理上出现爱面子、自卑等错误的想法。第三,在对家庭背景和经济收入状况进行审查时,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填写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要有专人和部门进行细致核查,关注这些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消费水平,做出正确的认定[7]。
(二)执行监督制度化
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因每学期贫困学生的情况是变化的,要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院(系)要定时查询复核,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信息保存好,数据及时入库,并与国家和省市的信息对接好,提高学院资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更有效地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监督,注重资助实效的考核[11]-[12]。
(三)加大教育引导,提升资助教育的育人功能
1.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们活动基本的行为准则,国家要求在每年的五月份在学校内进行助学贷款诚信月活动,教育学生应承担社会责任和诚信,可采用主题班会、诚信讲座、签名活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并知晓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微信、QQ、告知学生的一封信等各种形式让学生踏入社会后树立诚信意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银行建立诚信档案,将未按时还款的学生列入黑名单,给予相应的处理,缺乏诚信付出的代價和成本会让这些学生快速成长起来。
2.抓好感恩教育
和谐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并大力提倡的,社会需要感恩,学生也要感恩并迅速成长起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每年都在稳步提高,政府、社会包括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一直在帮助家庭困难学生,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完成相应的高等教育,一些学生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不了解付出劳动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虽然享受了资助政策,但没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刻苦努力学习,上学初衷产生偏移,可能不利于贫困学生以后发展。对于贫困学子的感恩教育不能松懈,还需加强[13]。
3.加强心理教育
学生健康心理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点。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持续增大的今天,大学生需要全面发展,贫困学生更要主动适应新的社会,部分贫困学生易产生自卑、排斥他人、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贫困生的身心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捐助活动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选择,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重点和精确帮扶,让贫困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职院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从资助政策的逐步完善到如今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发展迅速,同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到来。应国家政策的要求,同时对社会公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及受助学生的增加,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要求,而且体现了社会公平及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研究和分析高校的资助政策的实施效果,提高资助效率,加强贫困生信息管理,逐步完善工作程序,让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实现资助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洪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政策体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4):23-24.
[2]郭娜.高等师范院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张润华,常玉光.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探析[J].高教论坛,2018(7):90-93.
[4]冯程程.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5]靳京阳.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6]吉雯,李敏,韓娜娜.高校“精准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1):88-89.
[7]梁策.大连市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8]裴立志.公平视野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3):85-86.
[9]秦玉桥.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7.
[10]陆孙琦.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1]秦月,秦基,任宗仪.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科教导刊,2018(6):175-176.
[12]李尧.长春市高校贫困生精准救助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7.
[13]沈卫.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资助项目(2018ZX02),安徽省高等学校2018年省级质量工程资助项目(2018jxtd162),安徽省高等学校2017年省级质量工程资助项目(2017jxtd15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