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不动产估价》教学研究与实践 探索

2019-11-30 12:58龚健高静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18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研究

龚健 高静

摘   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的出台和《资产评估法》的实施,对不动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改革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多模块立体层级”教学体系,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专业、高效人才,为高校转型发展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不动产估价  教学研究  项目教学法  自然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6(c)-0215-02

2016年12月,原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的通知,这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1]。不动产登记与管理作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内容,成为一项重要环节。同年12月《资产评估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代表着不动产估价行业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时代[2]。

不动产估价是一门涵盖了土地经济学、资源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其对理论、技能和实践要求较高,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5]。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和行业学生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探索适合新时代背景、教学环境质量和行业认知需求的不动产估价教学模式,本文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新形势下,拟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应用型人才”输出为理念,以项目教学为抓手,探讨《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校转型发展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1  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1.1 多模块立体层级教学体系设计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学习需要与基础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不动产估价课程体系。因此,结合估价课程性质与新时代背景下对不动产评估人才的需求,建立起“课堂理论学习-课外实地讲解-项目估价实践-教学实践讲评与交流”的多层级立体教学体系,同时在各个层级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多个教学模块充实授课内容,丰富教学实践环节(见表1)。

1.1.1 多层次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1)课堂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知识储备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动产经济学、不动产估价的理论基础,熟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假设开发法等各类估价方法的含义、评估原则、影响因素和适用条件。

(2)案例教学。

在课堂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老师需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向学生进一步介绍各种评估方法的估价步骤,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根据现场交流情况,补充部分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项目实践打好基础。

(3)项目估价实践。

项目估价实践接待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不动产估价流程对估价课程任务进行分解,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各自实际情况確定估价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市场调研收集整理资料;依据给定估价时点,拟定估价原则,选择两种以上估价方法开展不动产估价模拟实习,并按照土地估价规程和房地产估价规程撰写估价工作报告与技术报告。通过按照估价公司真实的流程,仿真模拟估价过程,既能提升评估理论的理解深度,又能锻炼应用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

(4)教学实践讲评与交流。

根据项目估价实践阶段的评估任务完成情况,各小组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与评价,同时采取PPT等形式向班级同学与老师进行报告。本阶段教师需注重学生的反馈,与学生相互交流促进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对教学项目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和任务。

1.1.2 多模块教学环节

(1)学生学习模块。

掌握不动产估价理论知识、数据处理、工程制图、计算机等专业技能是进行实践项目评估的基本要求,也是练就专业技能、提升实践经验的基础。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基础,熟悉市场比较法等各种估价方法的使用原则和条件,并了解估价报告的撰写内容。

(2)政策解读模块。

不动产价格不仅受区位因素的影响,还与国家政策与制度、市场经济息息相关,时效性较强,但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政策解读环节过于薄弱。因此,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注重搜集与土地、房地产、金融等相关的新政策,通过自身的专业解读和点评,使学生既能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又能强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阶段汇报与师生互动交流模块。

除上课交流外,可以小组和班级为单位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在任务开始阶段监督学生准备工作,对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与记录,提高课程任务的有效性。

(4)课程考核模块。

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较传统课堂模式有所创新,因此课程教学考核标准也应该由单一的考试考核向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转变。过程性评价表现为四个层级体系中每一阶段的打分,包括校内课堂表现、实践课堂表现、小组成果展示、估价报告成果完成四个方面;而结果性评价则为课程考试。

2  结语

根据不动产估价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在不动产统一登记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多模块立体层级”教学体系。“多模块立体层级”教学模式通过导入实践评估项目,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教学授课,帮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增加了实践机会,锻炼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为执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等估价人才奠定了坚实理论与实践基础,也将更加丰富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等专业的综合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行海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导刊,2018(5):18-19.

[2] 王晓燕,柳雅君.《资产评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21(3): 27-30.

[3] 郭鹏.对不动产估价课程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0):165-166.

[4] 卢新海,黄善林,冯广京.不动产估价师培养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06(3):55-60.

[5] 侯湖平,丁忠义,公云龙,等.翻转课堂模式在不动产估价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7(7):22-24.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