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设计

2019-11-30 03:42史一凡张凯浩梁雯琪张昕瑞王晨晨邓成世
图书馆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馆员服务平台互联网+

史一凡 张凯浩 梁雯琪 张昕瑞 王晨晨 邓成世 姜 峰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1],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对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面对大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要以“双一流”建设的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型发展,建立有针对性的精准学科服务。对于高等教育学校来说,学科的成长和发展需以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为依托,只有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制度和平台才能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基础和支撑。

近些年,我国各高校纷纷建立学科服务平台,“互联网+”环境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提供了转型的条件。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了坚实基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工具为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效的数据挖掘、整理与利用的方法保障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互联网+”环境也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首先,互联网用户的激增和不断完善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得人们在遇到问题时越来越将网络查询作为首选,用户对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认识不够全面,图书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急需将新技术、新工具及时运用于学科服务建设,但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仍缺乏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无法真正构建人性化的“智慧图书馆”,这也是用户不断流失的原因之一。而如何在繁杂的数据资源中及时准确定位目标信息一直是图书馆学科服务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学科服务工作平台现状与问题

1.1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双一流”高校提供学科服务的平台类型多样,秦顺等调查了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和11所湖南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结果显示主要的三大类平台占比76.2%[2],即商业、第三方和自建。商业类平台中Lib Guides和维度信息共享空间系统为主要趋势,还有LDSP系统搭建学科服务平台等。有部分高校使用第三方免费搭建学科服务平台,第三方平台主要是指新浪博客平台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链接到CALIS或中科院的学科网络资源。自建平台是指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搭建部分学科的学科服务平台,已形成特色。“双一流”高校中,还有以静态网页方式、开源软件自建方式、混合的方式搭建平台[3],也存在未搭建学科服务平台的图书馆。

部分“双一流”高校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并开设了学科服务专栏,提供了学科资讯、阅读推荐、近期讲座、获取无馆藏资源、资源获取tips、学科服务团队联系方式和新动态,内容丰富多样[4]。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设计的基于Hadoop2.0+Html5技术的学科服务平台,分为数据层、管理层和应用层,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20多种基础服务[5]。

秦顺等调查了53所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中的三大基础服务:即学科资源服务、学科咨询服务、学科知识服务,其中有33.3%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学科资源服务,69.0%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学科咨询服务,76.2%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学科知识服务[2]。董同强等调查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概况发现,34所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大致相似,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限于网站链接服务、资源推荐、咨询服务等内容[6]。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够精准,缺乏内容存储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学科服务平台不够精准,且缺乏存储,原因有三。第一,内容缺乏深度。“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繁杂,用户无法迅速找到有效信息。而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仅限于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基础服务,无法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已有的学科服务平台可以实时查询现有资源或与馆员进行交流,但无法利用平台将内容存储为个人数据库,会出现相同工作反复做而浪费资源的现象。第二,内容精准性不够。平台的学科服务形式多样,且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具体学科的服务平台,将信息进行罗列、堆积,尚未进行整理、归类,致使平台的信息资源针对性较弱。第三,馆员的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执行者和建设者,是推进学科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目前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各异,专兼职并存,学科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足,多种原因导致馆员的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在平台呈现的学科服务质量有明显差异。

1.2.2 各高校平台缺乏交流合作,服务模式单一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需求大、变化快,而学科服务的模式发展缓慢,造成了服务模式逐渐落后于用户需求变化的局面,带来模式单一的用户体验。交流合作是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而当前各高校馆员之间缺乏交流,各平台之间缺乏合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科服务的发展,使得平台的服务模式越来越落后于时代发展。

1.2.3 平台的使用率较低,缺乏关注度

学科服务平台使用率低的原因有3个方面:第一,平台的宣传力度弱。图书馆界虽然一直在不断为学科服务贡献力量,但宣传力度不足,影响力小,其他人群对学科服务的了解甚少,就导致了使用率降低。第二,学科馆员的服务意识较弱。学科馆员服务意识体现在馆员的职业素养、信息素养、道德素养和行为修养等,“互联网+”时代,职业素养又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在数据分析、大数据意识、需求分析[7]、文献检索、数据挖掘、信息组织等方面,而目前的学科服务,缺乏了专业的图书馆人来做专业的图书馆事[8],就呈现出服务意识较弱的现象。第三,平台轻视维护,资源更新速度慢。在实际使用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时,存在信息停滞在几年前或资源链接失效的现象,信息资源更新速度缓慢,形成了平台发展赶不上信息数据变化的频率,加剧了平台使用率低的现象。

2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设计

为解决当前我国学科服务平台面临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以学科馆员为主导,创建基于学科服务的工作平台,构建学科电子档案,为科研团队选择学科馆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促进科研合作,推动学科发展。

2.1 平台架构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架构包括三部分:管理员用户、学科馆员用户、浏览访问用户。浏览访问用户和学科馆员用户在前端操作,管理员用户在后台操作,如图1所示。

一是浏览访问用户,即普通用户没有注册要求,添加个人基本信息后就可以进入平台,可以查看学科馆员的个人基本信息、馆员标签、馆员的学科服务科研课题目录、浏览学科前沿与学科热点。

图1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架构设计

二是学科馆员用户。学科馆员用户注册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明和工作证明进行实名认证,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审核通过后,管理员会下发统一编码的馆员编号及初始登录密码。学科馆员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建设者,以自存缴的方式,编辑和修改个人基本信息(没有修改姓名及馆员编号的权限)。再添加馆员标签,标签来自于馆员本人所嵌入的科研项目的关键词。建立学科服务档案,以所服务的科研项目名称为目录,从研究思想萌芽,到立项申请书撰写、计划实施,直至结题与成果验收分级建立档案,统一管理以防资料丢失和以便资料提取,只有建立的该档案学科馆员有权限查看具体内容,极具保密性。学科馆员在该平台提供学科发现服务,包括学科前沿与学科热点、科技查新等。

三是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的工作职能包括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包括学科馆员的个人信息库、用户的需求分析库,并对新注册的学科馆员用户进行资格审查。系统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接口管理等。

2.2 系统构架设计

为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快速,本系统前台采用C/S(Client/Serve)服务器构架。用户访问Web服务器端的Sevelet程序,Sevelet程序接收、响应用户的服务请求,再调用JDBC相应方法进行后台数据库的操作,最后将结果保存更新,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系统构架设计

2.3 后台数据库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采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数据库,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为网页前端的数据进行后台的存储管理工作[2],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后台数据库设计

2.4 前端Web网页使用流程设计

学科馆员工作平台的前端Web网页使用流程如图4所示,使用者分为学科馆员用户和浏览访问用户。

学科馆员用户一进入平台可以创建个人信息以及建立本人为科研团队提供学科服务电子档案,并设置仅自己可见,该档案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分类,将每一项课题进行系统化、有序化管理,可以将每一项课题设置浏览密码,并可加密打包给对应的科研团队或经过该科研团队许可的其他用户。

浏览访问用户主要是需要学科馆员为其提供学科服务的科研团队,此类用户一进入该平台,根据自身需求将所研究的科研项目根据学科分类,得到系统推荐的学科馆员A、B、C等,每一位学科馆员的页面显示内容包括姓名、标签;点击姓名即可显示出该学科馆员的个人简介(包括专业方向、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所参与过的科研项目的目录;学科馆员的标签来源于所嵌入过的科研项目的关键词,点击关键词即可显示该项目的名称和研究方向;用户P可以根据系统选择合适的学科馆员加以联系,嵌入科研全程。

图4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前端Web网页使用流程

2.5 服务体系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的服务体系包括“一个平台、两种渠道和三大用户”,其服务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服务体系

一个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两种渠道是指线上和线下两种获取资源的渠道,三大用户是指学科馆员用户、浏览访问用户(研究机构、高校图书馆、科研团队和学生等)、管理员用户。该平台旨在为学科馆员的服务提供工作平台,创建学科馆员数据库,建立学科服务档案,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学科服务依据,创造良好的学科服务环境。

线上资源获取渠道是指浏览访问用户通过该平台选择学科馆员,两者建立起一种在线联系。学科馆员可以通过平台远程嵌入该用户的科研课题,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同时还在平台上建立该课题的档案,进而促进学科领域的发展。线下渠道是指学科馆员与浏览访问用户建立联系后,可以在线下嵌入研究机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活动中,以及时为用户提供帮助,提高用户的基本信息素养。

该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内容,用户之间也可以通过平台建立直接的联系,首次登录平台的用户需定位自己为浏览访问用户或学科馆员用户。浏览访问用户申请账号完善个人基本信息后,即可根据自身课题的学科分类查询符合条件的学科馆员的基本信息和课题目录,还可以与匹配到的学科馆员进行沟通。而学科馆员用户实名申请账号通过管理员审核后,即可建立个人信息和学科档案。管理员采用后台登录系统,可以设置内容权限和用户审核,创建相关信息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需求,及时向用户推送有效信息,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创建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的意义

3.1 保存和管理知识资产,规范学术管理

学科馆员作为该工作平台的构成用户,展示学科馆员的个人信息,汇集、保存、追踪学科馆员嵌入的科学研究以及合作过的科研团队的学科服务相关内容,将学术研究档案化、电子化、系统化,知识整理的速度加快,不仅将学术管理规范化,乃至对抑制学术不端都有着重要意义。

3.2 为科研团队选择学科馆员提供参考,促进学科知识共享

科研团队作为该工作平台的用户之一,通过该工作平台选择与自身需求相符的学科馆员,嵌入科研全程,学科馆员和科研团队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充分利用平台信息,为科研团队选择合适的学科馆员提供数据,既有利于科研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学科成果的高效产出,进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提升,也利于学术融合和资源共享。

3.3 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学术共享

学科服务来源于学科馆员,学科馆员是推进学科服务发展的生产力,该平台以学科馆员为主导,以科研课题为方向,建立学科服务电子档案,能够洞悉学术发展,增强学术交流,增加学术收益和实践效益,提升各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凝聚力,促进科研合作和成果分享,为构造一个新的学术生态创建平台。

4 结语

当前,“互联网+”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科服务工作想要取得更大的成果也必须在此背景下不断突破。本设计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采用C/S架构和MVC框架,基于Java、C++、php语言和Adobe Dreamweaver工具以及Mysql数据库,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服务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建立,既有利于学科知识的高效存储和学术资源的快速共享,又有利于科研团队迅速匹配到最符合需求的学科馆员进行学科服务。同时,工作平台通过用户权限设置方式,区分浏览访问用户和学科馆员用户的访问权限等级,同时满足了学科资源共享需求和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符合学科发展和学科规范的双重诉求。

猜你喜欢
馆员服务平台互联网+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速公路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