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课程管理研究

2019-11-29 01:50许家豪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核心素养

许家豪

【摘要】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课程管理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也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为目标,但由于缺乏课程化管理,收效甚微。本课题研究从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入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终极目标,配合课堂教学任务,从阅读目标、阅读主题、文本挑选等方面形成课外阅读内容体系建设并初步构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程管理模式,以期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核心素养;阅读体系;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是在长期、系统、有针对性的语文阅读活动中不断发展培养所得,因此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课程化管理极为重要。现今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普遍存在随意性的特点,导致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以及阅读管理上缺乏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稳定性,这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课外阅读活动不能有效落地,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一、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内容的课程管理

(一)立足新课标选择课外经典阅读内容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的表述为:“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设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共安排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其中与阅读有直接关系的任务群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等十个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因此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内容,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同时配合各学段教学任务和高考需要,我们从主题确定、文本挑选等方面确定了阅读目标和内容,并纳入课程管理,形成较为合理的课外阅读内容体系。

各年级每学期有年级统一安排的阅读书目。高一上学期我们选择了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行者无疆》,龙应台《目送》《亲爱的安德烈》,杨沫《青春之歌》,刘义庆《世说新语》;高一下学期我们选择了《论语》、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龙应台《野火集》;高二上学期选择《论语》、熊培云《自由在高处》、卢梭《社会契约论》;高二下学期选择刘瑜《民主的细节》、费孝通《乡土中国》和二十四史部分内容;高三根据高考需要以二十四史部分内容以及《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和人民网、新华网的一些时政、时评阅读材料为主,学生也可根据需要自选书目。

为各年级选择不同的书目除了遵循新课标“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要求,还考虑了各个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备考的需要。高一侧重以文辞优美且富有思想内涵、动人情感的散文给予学生语言表达及情感陶冶,同时以浅易有趣的文言读本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文言文阅读的兴趣。高二以中外经典杂文、随笔、文化科学论著培养学生论说语言、思辨思维、独立个性和科学见解,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贯穿始终。高三侧重按照高考要求,以二十四史、时政、时评阅读为主,培养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的经验以及对宏大话题的叙述和论证能力。书目涵盖了文学、人文、科幻等经典作品,有散文、小说、语录、杂文、论著等,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选择的经典作品由于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建构上经过了时代检验,被公众认定为优秀作品,因此对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上能够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也符合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由于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所选书目更侧重在人文方面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经典著作并不是从表层教授学生知识与思想,而是深深根植于学生内心,提升了学生的视野境界,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承了经典文化并影响学生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上成為更加优秀、丰富、明亮的人。

(二)立足新课标选择课外流行阅读内容

出生于二十一世纪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高中生,他们面对的图书市场浩繁复杂,优劣难辨。那些时鲜的流行文化、流行书籍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受到了不少学生的偏爱与热捧,从某种角度说,流行书籍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如何在他们感兴趣的流行书籍、网络作品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质量好、价值高、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帮助的作品也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有些教师对网络作品“谈虎色变”,其实不然,信息化时代,也有一些优秀的流行作品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前瞻了未来人类世界的发展趋势,正视了未来世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打开了阅读者的思维和视野,提升了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一些优秀的新进作家更是采用新颖的语言风格以及创作手法给了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对学生创新、创作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基于此,我们也给学生推选了《三体》《流浪地球》《北京折叠》等流行书籍。以《三体》为例,刘慈欣超乎常人的想象力给了学生一场超级享受的脑洞盛宴,可以说是无数奇异点子堆在一起的狂欢;而它所构造的人类文明的未来世界和宇宙的空间设定,也给学生留下无数创作和想象的空间;它所带来的科技时代的特征,对我们也有巨大的遐想和启示空间。阅读这样的书籍,既顺应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为学生选择的书目数量不多,重在阅读落实和交流分享。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摘抄、交流、展示,大大拓宽了阅读知识面,提升了语言能力以及思维、审美能力。

二、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形式的课程管理

“课外阅读”,顾名思义,它的活动形式应该以课外自主阅读为主。许多教师也因其是“课外阅读”,更喜欢放手,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独立阅读,但经过观察发现,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课外自由阅读,虽然教师們再三强调阅读任务并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但因为缺乏必要的课程管理,学生的阅读常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现象。阅读缺乏稳定,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外阅读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应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出发,充分挖掘阅读经验、阅读资源,针对每个学期确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制定清晰的阅读方案和达成阅读效果的实施机制、策略。从师生以及时间保证几个方面努力去构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比较科学、可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形式和课程管理模式。教师方面:教师参与每学期的书目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兴趣选择其中一部作品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拓展作品开设每月一次的文学讲座,如余秋雨散文阅读讲座、现代诗歌讲座、魏晋南北朝文化讲座、《论语》讲座、王开岭作品讲座等,在给予学生知识见解的同时也对本书、本专题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同时教师精选相关专题阅读材料,特别是一些相关书评或拓展作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内容,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品位。学生方面:学生针对每学期阅读指定书目进行摘抄,每周撰写读后感、心得,选取书目内容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编印班报、制作展牌进行专题读书成果交流,班级电子屏每日一条经典作品名句,加上学生一学期一次经典作品表演等,把阅读成果以任务或活动的方式稳固下来。时间方面:除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我们还做到课外阅读“课内读”,每周课程表上排出一节专门的阅读课,供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或者供教师指导点评。

有任务、有方案、有跟踪、有成果并及时评价反馈的课外阅读,能不断优化提升课外阅读活动管理水平,把课外阅读整合成课程,实现课外阅读活动管理课程化,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发展,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若要得到有效开展就不能盲目且流于形式,而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根据学生阅读的特点和需求,在时间、地点、师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实现稳定、有序、系统的课程管理,只有这样,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出阅读活动的价值,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实现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秦金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语文教育整体改革——广东省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8(7).

[2]蔡文强,崔秀兰.PISA阅读测评对发展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附    注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人选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课程管理研究”(课题编号:135XK01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核心素养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基于PDCA循环理论江苏开放大学课程管理模式构建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文本分析的学校课程管理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以京、川、浙三地58所学校为例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