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执牛儿者,文学巨匠海明威对美国本土文学的影响力超出了美国国界,在世界文学历史上都留下了属于他自己的光辉灿烂的一笔。海明威一生佳作连连妙语连珠,而其中可以说沧海遗珠般最光彩夺目的非以海洋与渔民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莫属,这部作品也为其先后赢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立下了汗马功劳。有鉴于此,从批判“圣地亚哥”式精神胜利法入手,阐释作家如何对自然和生命极尽赞美,并表达作家希望实现天人和谐的愿景。通过在现代主义视角下解读《老人与海》的生态意识能够督促我们重新思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重要性,也对当今世界如何处理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人与海》;现代主义;生态意识;“圣地亚哥”式精神胜利法;人与自然
现代主义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启蒙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人类的新思潮,人们所滋生的自我认可和对科技的盲目自信使得“人类中心主义”咄咄逼人。众所周知,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精彩纷呈硕果累累,而其中现代主义文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往文学形式用作品去再现生活不同,现代文学是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来突出人们在社会现实重压之下扭曲心理状态。如果说现代主义是生态意识产生的源泉,那么生态意识则是在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时代产物。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作品《老人与海》正是通过描写圣地亚哥悲剧性的出海捕鱼的整个活动而将老人心理的万千苦难与心理挣扎,把人与自然这一突出矛盾体刻画到极致的一篇佳作,并由此呼吁人们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并判定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的正确与否。
一、批判“圣地亚哥”式精神胜利法
《老人与海》正是一篇拥抱海洋、依托海洋、赞美海洋的世界经典名著,主人公圣地亚哥就是海明威根据自己生活经历升华出来的人物形象,折射出作家以及那代人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和奋力抗争的姿态,因此学界传统上将圣地亚哥解读为海明威式英雄的典型代表。他在面对生活压力和周遭人的冷漠怀疑时能够满怀希望地和大海博斗;在捕获大马林鱼时为自己的胜利果实欢呼雀跃;在面对马林鱼肉被鲨鱼群攻击殆尽时能以特有的方式安慰自己。这一面对任何困难和失败都愿意倔强地给自己注入“必胜”信念的精神安慰法,可以说就是“圣地亚哥式”精神胜利法。
圣地亚哥凭借着自己作为渔民天生的职业敏感性和后天获得的宝贵捕鱼经验,终于在苦苦等待的第85天捕获了一条远超自己渔船负载量的大马林鱼。当圣地亚哥经过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杀死了大马林鱼时,“大鱼,”他说,我喜欢你,也很尊敬你。但是今天不管怎样我要杀死你[1]。”由此可见,老人的心态非常矛盾:他不只是把大马林鱼当作敌人(“今天不管怎样我要杀死你”),还把它当作可以敬佩的对手和骑士(“我喜欢你,也很尊敬你”),他们之间的较量纯粹属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较量。
他开始自我怀疑,并对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进而产生了“人设崩坍”般心理体验。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累得趴在床上,此时的圣地亚哥是安详的,也是释然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精神胜利法得到了一次升华,老人通过否定自己的精神胜利法获得了人生更大格局的胜利。
“人可以被摧毁,但就是不可以被打败”,这一海明威再三旗帜鲜明渲染的“硬汉”品质是主人公圣地亚哥所具有的英雄特质,也是其精神胜利法的内在源动力,不仅在这部小说里,在《太阳照样升起》和《在非洲的青山上》中也有多次体现。黄佳岩曾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那个坚强自信的圣地亚哥老人,象征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能够战胜命运的意志与力量[2]。” 葛丽萍则通过比较圣地亚哥与海明威前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发现《老人与海》蕴含对人的生命的无限关切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桑提亚哥是一个尘俗中普通却具有非凡勇气的人[3]。
二、赞美自然、赞美生命
在描写老人和鲨鱼博斗场面时,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大海的那片深蓝与远天衔接,“云在东边的天空中逐渐聚集,逐渐淹没了他熟悉的群星。风已经停止,他仿佛驶进了一个云组成的大峡谷。”如果不是出于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海明威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刻画出大海的波澜壮阔和浩瀚无垠,更不会不吝文字邀请读者一起极尽对大海的赞美之词。
他礼赞大马林鱼,即使被自己打败也把当作伟大的骑士而非手下败将,所以他对大马哈鱼极尽赞美之词:“你要把我折磨死啊,大鱼,老人想。不过你确实有这个资格。我还从未见过你这么大、美丽、沉着或高贵的东西,兄弟。来,杀死我吧。我已经不在乎睡杀死谁了。”前期的海明威还没有在文学界竖起自己的旗帜,当他凭借着《太阳照样升起》和《丧钟为谁而鸣》终于获得认可和追捧时,莫大的优越感和突然而来的物质财富使其飘飘然忘乎于形,他开始追求新鲜事物,到非洲打猎,追求恣意扑杀猎物的快感。《老人与海》正是海明威在后期写作风格成熟和自己生活历练以及感悟加深下创作出来的。此时,海明威不再只是赞扬人类的优越感,更是赞美生命生而平等和宣扬大自然的博爱精神。 邰晓在评味《老人与海》生态思想时认为《老人与海 》表面上描写了人的命运悲剧, 而在其深层却隐含着自然和社会的伦理悲剧 。[4]
三、倡导天人和谐之美
海明威在作品中对自然万物的细致刻画,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敬畏无不透露出其对天人和谐之美的期盼。海鸟在老人桅杆上落下又飞起;成对的狮子在海滩上嬉戏打闹;太阳在海平面上升起又落下的壮美景观;老人拖着疲惫身躯安然休息时海风吹动树叶的恬静小镇,这一切无不为我们描绘着一副天人和谐之美的画卷。圣地亚哥之所以去更远的深海捕鱼,是因为其他渔民武器比他先进,在近海凭借他的工具已再难有所斩获。但人与自然博弈的结果不言而喻:当人的欲望到了无节制的境地,人类最后一定无鱼可捕,不得不面临再无生产物质的窘境。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悲剧结局!也印证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话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确实人类在第一步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总能达到预期效果,但第二、三、四------步自然就会给人类毁灭性报复。最终,圣地亚哥明白了这一道理,但更为庞大的人群还是不明觉厉。《老人与海》,起于硬汉形象终于生态意识觉醒,是生态批评家不可忽视的研究生态意识的文学文本。现代化的自然生态危机与现代性的精神危机总是存在相伴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辨证思维关系。最终自然生态危机的解放一定是要求人类首先解放自己的精神危机。
美国大思想家梭罗(1817-1862)在《瓦尔登湖》中就曾热切地表达过对简朴生活的崇尚,对大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由此可见,海明威对前辈思想是有一个传承的。当然,在此需要澄清的是海明威作品中所刻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与自然和谐观,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好恶都是基于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我欲望能否得到满足,物质生活能否得以大大改善,一切人类活动以满足一己之利为中心。戴桂玉学者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解读过《老人与海 》,并发出 “人类不是孤立于和优越于自然。人类和非人类都是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和睦共存。”的感悟[5]。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摒弃作品中作家所流露的人类中心思想,而要时刻遵循建立大自然万物生而平等这一颠扑不破的自然法则。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像圣地亚哥一样,无论怎么落魄依然有出海的雄心壮志,有对捕获大鱼的坚定信心,有对自己作为渔民的职业尊严的维护与珍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作品中所传达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万物生而平等的超前理念,这能够帮助我们从很少被大众触及的高度细细品味《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文学魅力,也对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具有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一部《老人与海》能教人如此深的生命感悟,笔者有理由深信这會激励更多的后来学者去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以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海明威·厄内斯特.老人与海[M]. 张姗,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6.
[2] 黄佳岩.“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海明威和他的《老人与海》[J].名作欣赏.2002(6):90.
[3] 葛丽萍.最后的英雄——评《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式”主角桑提亚哥[J].名作欣赏,2007(12):105.
[4]邰晓.解读《老人与海》的生态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8.
[5]戴桂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82.
作者简介:王颢瑾(1988.07- ),男, 河南商丘人,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