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19-11-29 11:24李长亮张青青曹志斌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李长亮 张青青 曹志斌

摘 要:从第二课堂角度出发,深度挖掘“红船精神”核心内涵,研究完善其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保障措施,并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创新“红船精神”融入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红船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船精神;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随着人们对“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视,继研究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之后又提出了“红船精神”这一概念。围绕“红船精神”的表述,曾在不同层面组织、展开过几次讨论,进行了一定概括和诠释。2005年6月21日,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发表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第一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概念,并将其内涵进行精准提炼和科学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开创者革命实践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产物。

一、“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内涵

(一)追求卓越的“首创精神”,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

将培养大学生的首创精神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目标,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能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理论基础。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支柱力量,高校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摆在关键位置。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比赛为载体,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开展各类科学研究等活动。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市场调研、开展民宿设计大赛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二)扬发奋的“奋斗精神”,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

以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为抓手,制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素养,营造良好的技能文化氛围。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全校或二级分院举办各类技能节,以这种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各类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例如,旅游类专业院校可开展导游服务技能比赛、中西餐摆台技能比赛、民宿设计大赛、调酒技能比赛等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发扬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苦练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

(三)发扬服务的“奉献精神”,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职业素质,在校园内营造学习“红船精神”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情操,并将个人发展与奉献国家和服务社会相结合。让大学生懂得在校期间养成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扎根基层的良好职业道德,从而使每一个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推进者、奉献者。只有具有优良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质,才能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成为新时代的劳动典范。

二、完善“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搭建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平台,营造思政教育氛围

成立学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工作组,专门负责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工作,建立由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各二级学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建立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将“红船精神”与课程教学、实训环节、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挖掘“红船精神”在第二课堂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大力支持学生相关“红船文化”活动项目,班级开展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二级学院“红船文化节”,校级“红船文化月”等活动平台。每学年或每学期召开“红船文化”活动表彰大会,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平台、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进行展示宣传各类活动风采、获奖个人和集体,形成浓郁的“红船精神”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氛围。

(二)保障第二课堂活动经费,强化奖励机制

设立“红船精神”学生活动、实践调研、科研资助、论文发表等专项经费,充分保障“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强化考核奖励机制,重点鼓励国家级、省部级等相关“红船精神”项目。扩大奖励面,对获奖项目指导老师从教学业绩考核、科研统计、职称评审、奖金等各方面加强引导,对获奖学生,在评奖评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形成全校良好的氛围;将“红船精神”融入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工作列入各教学部门年终考核内容。

(三)弘扬“红船精神”,丰富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内涵

重视“红船精神”,发挥第二课堂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培养大学生新时代“红船精神”。以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以技能节、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社团活动为平台,大力宣传“红船精神”,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红船精神”,并引导他们积极学习“红船精神”,认真践行“红船精神”,弘扬“红船精神”。

三、“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不替代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传承“红船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圣地等处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调研,在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方面的意识形态教育,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践行“红船精神”。以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去适应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

(二)“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是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将“红船精神”融入到高校第二课堂中来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把这种“红色文化”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将“红船精神”与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例如,可以通过开展校园特色文化节目,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中融入“红船精神”元素,使革命精神通过歌曲、小品相声、舞蹈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大学生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了解和学习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再如,高校可以开展红色文化大讲堂,使大学生可以系统了解红色文化和“红船精神”,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社团活动

社团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多彩生活的助力剂,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社团同时也承担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功能性联系,成为其纽带,在特定的范围内,有效联系学校和学生。红船精神为高校大学生社团提供了首创、奋斗、奉献精神上的指导,社团需将其化为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实践过程中,将“红船精神”融入社团活动中。高校应在社团类型中设置“红色社团”类型,新时代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对革命精神和革命先烈了解不够,“红色社团”的设立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更加深入认知革命传统文化,有利于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实践

加强“红船精神”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就要注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者需要具备开天劈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例如,学校可以在新生始业教育中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回母校开展讲座;还可以“引进”成功企业家,请到大学校园,走进第二课堂为大学生作创业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励学生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10).

[2] 肖明朗,邹建良.以“红船精神”引领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4):13.

[3] 朱建博,徐芳洁,葛建伟.红船精神对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的指导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以“紅船精神”引领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校本模式探究”(编号:Y201840817)。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