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寄宿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探讨

2019-11-29 04:25:47陈祚东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寄宿制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陈祚东

(贵州省瓮安中学,瓮安 550400)

一 、 通过多媒体影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期形势下,教师通过多媒体影像开展立体、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寄宿制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设施播放《雷锋的故事》影像故事,从而对学生展开立体、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寄宿制留守儿童及班级其他学生都能懂得“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哲理。而他们通过生动立体的多媒体影像播放形式,了解了雷锋的一些优秀事迹,被雷锋精神深深的感动着,纷纷觉得雷锋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最该具有并欠缺的宝贵精神,每个人都要学做有爱心的人,乐于帮助、给予他人的人,帮助给予别人是快乐的事!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影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激发了寄宿制留守儿童及其他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更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康人格培养实效,保障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的形成,实现良好教学实效。

二 、宽容教导促进保障寄宿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育

宽容不但是一种美德素养,更是一剂教育良方。教师是寄宿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最前沿的重要力量,教师的宽容教导可以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寄宿制留守儿童的个体素质和领悟力不同,当他们在学习上出现错误时,教师因材施教、耐心宽容地与其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并指导留守儿童进行错误修正,这样就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同时也会提高学习积极性。还有,教师要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发展个人特长爱好。并支持留守儿童参加学校的文体娱乐活动,培养其良好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引导寄宿制留守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不仅在课堂内良好开展素质教育教学,还要在课堂外和家长、生活老师紧密沟通,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情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实现教育实效。

例如,教师通过和家长、生活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寄宿制留守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素质教育实效。如自己洗一件衣服、整理、打扫宿舍,同时在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通过这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对学生进行深刻有意义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老师或监护人带领学生参加家庭聚会或社会活动时,学生能够主动的尊老爱幼,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刻注意保持公共意识,为老人幼儿让座,不随意乱扔纸屑、垃圾等。教师通过与家长、生活老师密切交流,在学生实际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良好素质教育实效。

四、重视家校互动,建立良好师生感情

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信任的教师、大家长,要主动关注爱护留守儿童;同时重视家校互动交流,做到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了然在胸。不仅有利于走进留守儿童内心世界,更能够加强师生间亲密关系,促进寄宿制留守儿童心神健康发展。

例如,在班级范围内成立班级事务解决小组,成员由几名优秀班干部和班主任共同组成。当留守儿童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到小组内班干部沟通交流、寻求解决方案。若问题程度严重,班干部会和班主任进行沟通。班主任就会主动和其家长沟通,说明事件问题过程、详细了解留守儿童近期家庭生活情绪表现等,再和家长积极商议,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走进留守儿童内心世界,以促进保障寄宿制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积极借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寄宿制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发育

健康清净的社会环境是学生身心快乐成长的基础保障。由于寄宿制留守儿童家庭特殊性,所以他们存在情感关怀缺失,同时因年龄因素也不具备足够的辨别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所以容易受周围不良人士及游戏厅、网吧等影响。希望社会相关部门积极整顿学校周边文化环境。

六、家人的爱可以感化一切

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首先,对于生活在离异单亲家庭的寄宿制留守儿童,家长们为了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双方要摒弃一切不满、困难,创造父母和孩子共同度过的亲子日,告诉孩子,不论什么时候,父母对他们的爱都不会减少,只会随着岁月行进越来越多。再有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烦恼,要及时和父母沟通,家长一定会协助他们更好解决。其次,经济条件富足的家长,要多加关注孩子的学习、人格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日常生活整洁、舒适就好,不要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惯,帮助孩子热爱并享受学习的快乐。最后,针对由老人照顾的孩子们,家长尽量能有一方可以陪伴孩子生活,能够及时的辅导孩子学习。通过这些方法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家人浓烈的关爱,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育成长,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实现良好素质教育实效。

七、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不但要具有优秀职业素养,更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规范,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及日常习惯,传递正能量。始终如一的实际践行,远比单纯的语言教育更具备教育感染力。学生耳濡目染就会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规范,实现良好的养成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寄宿制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8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24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8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