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2019-11-29 10:18李梦瑶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投资决策规制政策

李梦瑶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一、引言

中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在此背景下绿色发展的思想应运而生,企业作为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企业环保投资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我国的环保投资中,政府仍然发挥主要作用,企业更加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缺乏环保投资方面的认识,随着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推进,探究其对企业环保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已有学术研究中,普遍从制度的形式出发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环保决策的影响因素,而本文将基于制度可信度理论,从管理者与环境会计两方面出发,在制度功能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地探讨。

二、理论基础

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涵盖了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环境信息披露以及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等领域。环境会计可以在具体实践活动当中确定环保投资项目的成本,在是否实施环保决策的过程中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进而帮助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决策。而环境会计报告的目标则是企业在经营环境资源时保障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制作为我国社会规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企业相关政策的推行对公众环保行为进行调节约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的加重,以排污权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环境规制政策先后出台,旨在通过激励企业以更加生态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发展。庇古税理论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对企业的排污行为征收税款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当中,进而激发企业的环保行为。而环境资源具有公共资源属性,其产权的界定较为模糊。对于公共空间的管理问题,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均认为在没有合法所有权时,人们更倾向于“搭便车”的方式利用公共资源,进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Olson认为国家实施公共资源的监督会减少人们“搭便车”式资源的利用,Coase认为私有化是避免“公地悲剧”的有效手段,而“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理论则认为传统的小规模自我组织形成的自我管理形式对公共资源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理论都是从制度的形式出发对公共资源进行探讨,而制度可信度理论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是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可以从制度的功能出发,探究行为者对内生制度作为公共政策安排的集体感知。本文则将以制度可信度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崭新的视角。

三、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治理以及内部控制两个方面。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也有学者认为环境规制增大了企业成本导致企业环境治理积极性降低。首先在外部因素方面,杨海燕等认为外部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希望能够参与到公司治理活动当中,并且更愿意监督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祝敏等从机构投资者的一致性出发,认为环境规制会促进压力抵制型投资者增加环保投资。趋于稳健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制定企业决策时倾向于改善企业治理状况,进而提升会计的稳健性,非国有企业对环境规制更为敏感,外界的监督能够发挥环境规制的作用。在内部影响因素方面,包括环境的产权性质、管理层级的特性等在内的特征都会对企业环保投资决策带来影响。通过将尚未清晰产权的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经济效益当中,可以鼓励企业环保创新。环境规制被政府以强制力推行,企业环保投资决策是大势所趋,经营者需要权衡环境规制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及污染物过多排放导致处罚甚至企业关停的现实问题。经营者的权衡过程即是对政策功能的认知过程,因此政策会对执行人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大小则取决于对政策的认可度。制度可信度理论认为,制度存在或其在持续期内会承担某种特殊的功能,那么此时的制度是可信的,否则制度会被弃用或者转为其他类型。因此,我们认为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可以从环境规制政策的功能出发,政策执行人对制度功能的认可度高,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对政策功能的认可度低,那么政策可信度较低,政策实施效果较差。一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被认为可信的制度在另一个时间和地点很可能就是不可信的或者是“空制度”。

(一)股东及管理层的政策认知

我国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两权分离,部分企业股东与管理层对环保政策存在认知以及决策差异,股东认为环保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形成差异化的发展优势,对公司长远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管理层则更加注重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普遍会选择满足企业经营发展业绩的基本需求,然后再去关注社会效益这种高层次需求,具体投资项目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能够带来的绩效,他们普遍认为环保投资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倘若企业最终决策人员对环境规制政策功能认可度不高,更为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那么环境规制政策可信度较低对企业决策影响程度小,这种认知差异必然导致企业更倾向于获取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采用环保投资决策。此外仍然存在股东与管理层“合谋”的现象旨在减少环保投资,这意味着环境规制并未有效地实施,此时政策表现为不可信的制度或者是空制度。

(二)会计人员对政策的认知

在环境会计角度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环境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会计信息、环境问题相关的会计政策、环境政策披露等内容,普遍认为有效的环境信息披露将会促进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决策,也有研究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没有提升企业价值,反而加重企业披露成本负担而引起公司股价下降。政府作为环境资源的经营者有责任经营好现有的资源以实现社会的绿色发展,企业作为资源的使用者,有义务使得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作为企业有效的环保性信息披露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进行正确的决策,而会计人员将在这一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或相关机构规范的制度以及文件的指导下,环境会计可以用以解决污染企业负外部性带来的环境问题。会计人员对环境规制政策功能的认可程度将也是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也是对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监督者和信息的披露者。目前,部分对环境政策认可度低的企业普遍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企业价值。而会计人员对政策的高度认可将会促使企业进行信息披露,企业更倾向于环保型投资决策,因此我们认为可信度越高环境规制对企业环保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越大,越能够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制度可信度理论,认为环境规制会对企业环保投资政策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可程度,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功能认可程度越高,则更倾向于选择更为环保的投资决策。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首先,政府应建立企业更加认同的政策制度以提高政策可信度,并鼓励企业进行相关会计信息披露。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环境决策的依据,企业环保投资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形成政府以及公众对企业进行环保监督的有效格局。其次,政府严格规范自身的约束能力,加大对各个企业的监督力度,可以根据各个地方情况的差异,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政策的发展评价体系,以提升环境规制在企业中执行的效果。最后,企业人员应完善内部环保监督责任制度,调动他们环境信息披露的能动性,发挥会计、审计人员监督决策作用。企业会计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环保投资专用基金的方式,明确地反映出资金的使用用途,做到专款专用杜绝任何资金侵占滥用行为。

猜你喜欢
投资决策规制政策
政策
政策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助企政策
政策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探究
当前形势下光伏发电行业投资决策方法探讨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内容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