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圣境

2019-11-28 03:52尼山
商业文化 2019年7期
关键词:修学游学孔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国昌平陬邑大夫叔梁纥与颜征在“祷于尼丘得孔子”。传说有一次,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祈祷后回家的途中临产,于山洞内生下孔子,这个山洞被后人称为“夫子洞”,“夫子洞”所在的尼丘山即是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从曲阜市区往东南方向行驶25公里,便可见尼山隐于郁郁万木之中。这里五峰并峙,五水汇流,源泉不断,楷树成阴,古柏参天。山环水抱之中,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孔子母亲的家乡颜母村,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中国文化特有的圣山、圣水、圣地的圣境景观和圣父、圣母、圣人的圣境格局,故名尼山圣境。

孕育千古圣人的圣地尼山,是儒家文化的肇始,被称为“儒家摇篮”,一直是中华民族思想与文化渊源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们朝圣的文化圣地,与蓝毗尼、耶路撒冷、麦加、雅典比肩齐声。在孔子之后2560多年后的21世纪,中国在经历了几百年积贫积弱的历史创痛和自新图强的探索之后,进入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责任共同体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国使命,重新找回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以此唤醒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成为这一新时代的最强音,尼山因此再度成为中国文化的聚焦点。

作为一项负有时代使命的创造性历史文化工程,尼山圣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仅仅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在于用全球语境讲中国故事,让中国思想智慧参与人类文明进程。基于此,尼山圣境从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石的儒家文化中挖掘内核,于“明礼”承继中凝聚历史传承、展现人文风景、阐发中国精神,定“明礼生活方式”为核心文化主题;立足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传承文化,创造经典,创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站在尼山这座光耀古今的中国文化高原上,构筑起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地与信仰圣域,树立起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名片,镌绘“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增益世界,引领未来。孔子,不只属于尼山,更属于中国,不只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不只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

明礼生活方式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日:“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日:“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日:“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75处记载孔子論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创立的孔子学说以及后来逐步形成的儒家思想,对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前,我们整个国家都在倡导建立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当前我们也要顺应这样的时代要求,把沉睡在历史典籍当中的文化财富创造性的展现给世人。尼山圣境自觉地肩负起这项使命和任务。让观览者在感受到景观、建筑、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我们的先贤、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0项目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展示景区主题:

一、通过景区规划布局、建筑形式与风格、艺术品展陈、导视系统等方面,巧妙融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静态营造浓厚的儒文化氛围。

二、通过充分利用景区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合理设置空间场所功能,以大型文艺演出、课程开发与体验、公众参与互动等活动,动态展示儒家文化深邃的思想与理念。

三、通过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儒家文化修养的服务团队、制定成体系的游客观览行为规范等方式,动态呈现儒家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项目整体规划分三期实施,一期为核心景区,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景观包括孔子像、大学堂、耕读书院群落、配套服务区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区。二期项目包括贤林书院、仁山书院、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环湖生态休憩带等。三期项目主要包括尼山创意产业园、尼山国际艺术中心等。

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前期建成并对外营业的尼山书院酒店坐落在尼山之畔,根植于鲁西南深厚的耕读文化土壤,取意于一个幽藏于山谷的恬静村落。建筑设计基于鲁西南特色民居,丰富的建筑细节中蕴含了大量人文信息,传统且优良的生活习惯,在设计中被珍惜、保存并加以继承。建筑采用当地原石与土坯材料,保持本土特有的矮门低院格制,二合院建制、轻巧的瓦顶、精致的照壁、通透的玻璃以及与阳光相交融的木质隔栅,这些元素构成的活态场所在带给人舒适享受的同时,更传递出浓郁的文化情结。

这里清涧流泉、鸟鸣花落,村外层层梯田,村里点点书香。“村落”中溪流合川,叠石浅潭,在感受水泉灵动和花木气息的同时,路转溪头每有别样景致。“村尾”沿着山谷溪流上溯,推开柴门,跨进有着低矮土墙的小院,一口古泉藏于幽林深处。“圣母泉”三个字赫然刻在共亭之上,叙述着圣人之母的一段久远故事。泉边的两间草庐,漫溢出茶意书香,闲适慵懒的午后,听泉水叮咚,品一壶春秋。

酒店以体悟“耕读明礼”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强调地域环境的本土化与特色文化的体验感,构建一方翩然世外的礼乐村落,试图让历史重塑其鲜活的形象,并在努力维护这片土地鲜明的价值烙印、生态系统以及文化环境的同时,契合时代发展和理想度假方式的当代需求。

通过活化的方式,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出发,以当代人关心关注的价值观为方向,精美的呈献给游客,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传统文化,认同民族文化。

同时我们还研发了相应的文化体验活动,在不同方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具体参与活动有:

1、正衣冠:游客进入七十二贤廊时,书僮/先生行相见礼,提醒先正衣冠再步入廊中。

2、闻贤:游客操作电子讲解器,选择聆听贤士们的故事;或者聆听尼山书僮1先生为大家讲述贤士的尊师故事。

3、寻师拜师: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位或多位贤士进行拜师;游客在尼山书僮/先生的示范和指导下,体验简单并具仪式感的拜师礼,并向心仪的贤士们鞠躬。

4、六礼束修:拜师礼结束后,游客可以自主选择奉上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孔子十七岁时曾说过一句话:“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立下了用行走的方式传播思想学说、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他几乎一生行走在路上,把足迹留在巍巍泰山的川谷石径、荡荡中原的乡野田间、浩浩黄河的烟波林岸,终其一生创立的儒家思想,辉映着中华文明的赫烁长河。

孔子及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无数人追随在这精神之光下,孜孜以求。

尼山圣境希望今后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我们中国人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自信,让游览者在静态的儒家文化氛围中感受,在动态的儒家思想与理念的演绎中体验,在活态的儒家文化精神与内涵的展现中感悟尼山圣境所蕴含和倡导的明礼生活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将“尼山圣境”打造成彰显齐鲁文化魅力的山水胜境、传承和弘扬先贤文化的人文圣境、面向非汉语世界的东方文化游学胜地和面向全球华人的修身养性胜地,建设成未来全球最有孔子文化魅力、最有杏坛体验价值、最有书院游学特色、最受世界学子欢迎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

修学游学课程

“修学旅游”一词源于日本,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鼓励修学旅行,它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国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每年则要在世界范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谓之“修学旅行”。

所谓游学,一般是指由学校或校外机构组织的修学旅行活动,通过游走、游玩、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由体验和自由学习。

在古代,孔子以周游列国著称,他曾率领学生在艰难困顿中遍踏山川都邑,广求知识,丰富阅历,考察政风民情,宣传礼乐文化长达14年之久,堪称世界修学旅游的先师和典范。

在现代,学生有组织和有计划的修学旅游,成为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国内修学旅游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正在逐渐兴起和推广。

顺应当下教育所需,尼山圣境书院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修学游学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一、尼山圣境修学游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架构的核心内涵:一境,二典,三修,四课,五礼,六艺。

一境,境界是尼山圣境课程的终极追求。

二典,所有课程围绕《论语》《礼记》两部经典展开。三修,修贤,修身,修为。

四课,倾力打造四门尼山经典课程《论语通译》、《尼山研礼》、《礼仪知行》、《孔姓寻宗》。

五礼,以传统五礼(吉、凶、宾、军、嘉)为基,传习尼山现代五礼——尊师礼、成人礼、婚仪礼、常居礼、成就礼。

六艺,修习传统六艺,锻造现代尼山六艺——石艺、瓷艺、丝艺、茶艺、竹艺、斗拱。

本课程架构由两个版块,八个组团构成。

版块一:基本课程,由四个课程组团构成。

版块二:特设课程,由四个课程组团构成。

针对学习者内容特需,水平参差,国别差异,学时短长等因素,可将各组团课程重新拆分、编组。本课程架构设计原则为:重体验,避重叠,有交叉,能对接,相补充。

二、尼山圣境修学游学课程目标

设定修学游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应当将本地区区位优势和受众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并直接指向学生的培养目标,据此尼山圣境修学游学课程设定了以下几个课程目标:

(一)亲近自然,强健体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开拓心胸。

(二)伙伴合作,学会交往。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游学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组合、

自由活动、自由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方式,培养同伴友谊和团队协调能力。

(三)游览名胜,丰富知识。在游览名胜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国学底蕴。

(四)观察事物,提升审美。游学的过程,也是观察事物的过程,在适当的引导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感悟人生,锻造品格。注重学生在游学中的“体验”和“思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和价值观。

尼山大學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尼山圣境倾力打造尼山大学堂项目,作为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传统文化大讲堂,目的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国人心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干家万户的生活。

尼山大学堂讲授的课程内容涉猎文学、史学、哲学、医药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为保证课程质量和授课效果,特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相关专家、学者都在各自领域都具有超高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讲座拟定为每月一期,在线网上预约报名,每期由一位知名人士在其相关专业领域选材定题,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感悟,给予社会大众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力求为大众提供一个有思考、有疑问、有锋芒、有价值的思想碰撞平台。

猜你喜欢
修学游学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理性看待“海外游学热”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修学之旅愈行愈热(下)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寓教于游,从“新”出发
韩国的修学旅行是什么活动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