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微”路径探析

2019-11-28 15:18樊继芳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微文化

【摘 要】本文分析“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载体多样化、教育传播便捷化与教育形式自由化等表现特征,认为应辩证看待“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正向功能和异化效应,提出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路径上,应强化“微理念”,掌控“微权威”,巧用“微平台”,构建“微场域”。

【关键词】“微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微理念  微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039-03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微影视等诸多“微”事物不断涌现,并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衍生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即“微文化”。“微文化”对传统思维与生活模式带来了极大影响,对年轻大学生尤为激烈。“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什么样的显著特征?如何辩证看待其功能效应?又如何巧借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微”路径?本文试对此作相应探讨。

一、“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现特征

“微文化”是以大数据的信息化及相关技术为基础,以个性化和自由化为显著特点的亚文化现象。主要以微博、微信、QQ等为发端和主要传播平台。“微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亚文化,处处彰显着自身特有的时代特性。观照至本文主题,“微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体现着如下特性。

(一)教育载体的多样化。教育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丰富多样。具体而言,“微文化”提供的载体主要有虚拟社交载体,如微信、微博等;有新兴网络支付载体,如微支付等;有自媒体形式的网络影视载体,如微影视等;有利用网络载体开展新型模式的营销,如微营销等。此外,随着虚拟网络与现代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不断渗透,还会产生诸多交叉性、综合性、虚拟性的载体,如微阅读、微公益、微商业等。“微文化”载体的多样化,带来了高校教育形式颠覆性的变革,也为大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样式选择,这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

(二)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适应的东西才具有持久性。“微文化”之所以得到青年人的喜爱与接受,最为重要的是“微文化”为他们提供了轻松愉悦、随心随性的内容表达。大学生在繁重学业压力下,“微文化”以其特有的生活化、情感化、娱乐化内容供给,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生活需要。“微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如在网络媒体中“晾晒”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经历;在手机上浏览各式各样自己感兴趣的段子或微视频。这些既是青年人刷“存在感”的个人体验,也是表达他们心理活动的重要方式。这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彰显了青年大学生显著个性特征,也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参考。

(三)教育传播的便捷化。应该看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如何提升大学生教育获得感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微文化”之所以能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其便捷化、高效率、易获性应是重要的原因。这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相比,“微文化”通过相关载体的运用,其信息传播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直接、便捷、即时的交流互动,如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设备,青年大学生可非常便利地发布、传递、获取全球信息。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社会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主持人,人人都是直播人,他们可以随时进行广泛、深入、延伸阅读,也可以与他人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互动。这些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机遇。

(四)教育形式的自由化。“微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这一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虚拟化与匿名化,而且几乎是“零门槛”式的。这就带来了一种自由化倾向,即在“微文化”交流活动中,没有阶级、种族、民族、贫富、性别、等级之分,每个人都是使用者、参与者,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交流、交往、交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偏好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自我需要的内容与信息,自由地选取各种微媒介,也可以针对某些社会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在传播平台中进行创造、评论、转发等,还可以自由组织小组讨论、群内商议等,进而实现虚拟世界中零距离、零差距的自由交流与自由互动。

二、“微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思辨

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群体的主体,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主要使用者,是“微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微文化”是适应时代发展,也是不可逆转的文化潮流。我们应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辩证看待“微文化”的影响。

(一)“微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正向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拓宽了教育渠道。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拼搏劲头足,对“微文化”的各种形式都较为喜爱。当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仍沿用传统讲授模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微文化”则极大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求,拓宽了教育渠道。如大学生可以用各种微网络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宣传、自我教育活动,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外教育的空白。

其二,延伸了教育空间。“微文化”可以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发布各类信息,这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延伸了新的空间。微媒体可利用其超空间优势,把教育从课堂上延伸至场外区域,构建出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让大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约束,随时随意地接受教育。

其三,丰富了教育手段。“微文化”形式表达的多样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手段。當网络、手机、电脑成为师生生活学习的“身体器官”时,这也带来了教育模式的全新革命。教育者既可通过“面对面”“键对键”形式开展教育,也可利用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形式,加强和改革教育手段,还可发挥新媒体的灵活功能,创设微课堂、微故事、微话题等微型教育场域,使大学生能全方位、立体式地受到教育,增强实效。

(二)“微文化”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异化效应。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具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异化效应。

其一,自我的异化。“微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使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出现了自我化倾向。他们在各类媒介平台与信息传播中,广泛接触各类信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鱼龙混杂的信息也掺杂其中。同时大学生思想正处于形塑阶段,其价值主体意识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误导和影响,容易削弱课堂主渠道的教育效果。因此现实生活中,个别大学生出现只关注自我、利己思想较重、社会责任感比较淡漠等现象。

其二,行为的异化。行为异化是大学生日常表现的失常、逾矩行为。纵观“微文化”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给个别大学生带来了极端现象。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校园、宿舍、教室,还是在街头、道路、地铁,都是“人手一机、机不离手”的现象,可以说“微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每一方面。“低头一族”“消沉网络”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大困境,新媒介、“微文化”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主要抢夺力量。

其三,思想的异化。新兴媒体尤其是微媒体中,大量不良信息甚至是历史虚无主义信息掺杂其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冲击,也带来了思想的异化,文化焦虑、认同排斥、精致利己、拜金主义等思想不断显现。同时以网络与微媒体为载体的碎片化的阅读,削弱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甚至发生思想“退化”。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微”路径

(一)强化“微理念”,树立平等互动师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意识到微时代、“微文化”、微形态的时代特性,并给我们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因而我们应积极强化与这一特性相适应的工作理念,树立好话语平等、良性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话语平等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可以进行对话、讨论或争辩。在知识储备、知识获取等方面,学生并不比教师弱,在思维方式、思想活跃度等方面,师生间可以进行有效互补,因此,这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时应放下身段,以平视、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主动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想法,以此促进教育活动开展。良性互动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者应以开放包容方式主动吸纳大学生思想观点,主动创设条件开展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微文化”平台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表达人,回到实践中,教师也应顺应这一要求,及时有效利用“微文化”手段,开展互动交流,掌握大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状态,及时做出正确引导,促进教育活动良好有序开展。

(二)掌控“微权威”,引导“微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我们应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这就需要我们要利用好“微文化”这一亚文化,把它引导成为积极传播主流价值、宣传党的声音的新兴阵地。因此,我们要掌握网络阵地领导权,创造主流价值主导的“微文化”环境。政府与高校应顺势而为,把“微文化”的形态、表达、载体转化为我们倡导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抓手。尤其应注意的是,还要对一些脱离管制、传播非主流价值的平台,要进行大力清除,从而创造出一个以主流价值观为主导的“微文化”环境。同时,还应增强主流媒体的引导力,积极影响与营造微环境。宣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责任,权威媒体重任在肩,理应对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情感需求、思想困惑等进行解答,及时解他们的思想之渴,答问题之困。

(三)巧用“微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微平台是我们做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这一抓手理应为我们巧用善用。一是应突出微媒体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教育者应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微电影等媒介,把我们需要灌输的知识寓托于此,使大学生能寓教于乐、寓乐于教,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教育。二是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情感教育。可以把一些经典诗句、名著片段等制作成为符合大学生口味的微视频、微电影、微文章,通过“微文化”平台及时传递给大学生,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感。三是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选择能力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提升他们的微媒介有效利用能力。我们可通过课程讲授、知识讲座、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分辨各种价值观和网络信息,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四)构建“微场域”,促进教育的互动交流。场域是教育的环境体现,良好的场域能极大增强教育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场域的选择与利用关系教育的最终成效。因此,我们可以构建课堂的微场域,把“微文化”的各种形态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新兴手段与媒介作为辅助工具,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可以构建校园微场域,借助微形态,积极开设网上党校、时事速递、困惑解答等栏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搭乘上文化育人的便车。可以构建校外微场域,把校内教育伸延到校外,拓展到社会基层一线,宣传推介社会实践案例,传播社会先进典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行动中。

【参考文献】

[1]刘名森,李航.“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

[2]牟文谦.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文化载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

[3]錢婷婷.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8(3)

【作者简介】樊继芳(1986— ),女,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外语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微文化
“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的新特征及教育路径
微时代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职学生微文化的创作和学生作文个性化语言指导的耦合研究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微电影的艺术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