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庭宇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实践活动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依据和新课题,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自我革新”来回应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点等新变化,在教育内容上应以时代主题教育、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在价值导向上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为目标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11-0113-09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判断和定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呈现的新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了思路和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契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转变的新判断,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从人的需要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的需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也必将带来更多社会矛盾和难题。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表明我国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导向和思想观念关切着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必须正确解读、有效处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处理经济社会领域问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矛盾决定着世界上所有事物向前发展与变化的方向,其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整个社会系统向前发展最核心的动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孙其昂认为“社会系统中客观存在的思想领域,需要开展思想的协调,也在客观上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1]。换句话说,社会系统是社会主要矛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系统中以传导功能的角色存在,而社会主要矛盾对社会系统起决定作用,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促进或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遵循的“三大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要求。认识规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不断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否正确认识规律”的任务就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人们所遇见的发展困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注入生机活力。
第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人民幸福的当前任务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精神层面,体现了我们党将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更加持续地、全面地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预防和应对新领域产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途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意味着人们固有的利益在更多领域中发生重构,并且加剧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范围广泛化与问题解决复杂化。过去主要矛盾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巨大区别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解决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在环境改善、公平推进、安全维护、全民健康等民生领域,并且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无疑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如此复杂的新领域和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提升对各领域社会主要矛盾的预判,提前做好疏导调解工作,做好人文关怀,防止各个领域的群体矛盾激化。
第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加人们对需要观认识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变化”并不能否定“两个没有变”,即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变化,同时还要坚持几个“不能变”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地位。为此,全党要毫不动摇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期不变的基本国情,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毫不动摇地从这个最大实际出发。作为宣传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变化,使人们更加全面地、系统地认识产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内容和历史原因,带领人民群众共享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一起共同见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感受到党和国家破釜沉舟的勇气、力挽狂澜的奋进。与此同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人们进行引导宣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需要观:实现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要有机统一、幸福生活与贡献社会有机统一、远大抱负的需要与脚踏实地的劳动有机统一。进一步说,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人民群众的需要跟自身发展、社会贡献、我国国情相结合,特别是要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相结合,保证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學性、持续性与合理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结论而作出的。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正确理解这一重大判断,立足我国实际,科学研判问题,全面分析形势,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这一客体的把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正确认识到矛盾的新变化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如何协调主客体关系、诉求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对基本观点、基础理论、教育方式等内容作出相应的改变,更多地从以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为导向转变为以人的全面需求为导向,情感上需要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方法上需要向滴灌式教育进行转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除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者积极施教与受教育者主动受教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主体意识逐渐增强,需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由自上而下的“单主体”向双向互动、协同育人的“双主体”或者“主体间性”转变的同时,理解和尊重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焦点发生转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主体全面理解到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人的发展优先的时代发展趋势,具体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素养提高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正确认识到矛盾的新变化必然引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需求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化建设,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们从基本的温饱需求正在转向对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新的期许。人们需求状况发生的转变,需要我们进一步随着历史方位改变而重新认识主体需求与客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需要者与实现者关系的描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3]我们党作为实现者需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4]。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来讲,被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这一伟大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一旦主客体需求呈现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也会随之产生新变化。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正确认识到矛盾的新变化必然引起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题内容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处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阶段是历史的必然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历史发展阶段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行为规范的作用,使新时代人们的历史使命是解决领域、区域、群体等方面的不平衡,解决社会的发展程度、发展态势、发展总量等方面的不充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也随着发生改变。譬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需要重点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培育人们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意识。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任务则是牢固平衡发展意识、树立充分发展意识。这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思路,而且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应有的思想意识,也将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正确认识到矛盾的新变化必然引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从对物质层面的特别强调演变成对精神层面的重点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人民群众的更加多元的精神需求,需要更加充分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在经济生产力较低的状态下,人们首要考虑的是物质层面的满足,物质匮乏阶段的精神生活需要往往处在初级阶段。相反,高度發达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物质生活资料往往较为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开始在精神层面拥有更多需求,利用更多的闲暇时光在精神生活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更多机遇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其中,对非主流价值观而言,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的引领、规范和改造。为了着力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建设,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需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统领协调,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发扬民主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更加丰富以满足人民需要的多样化
新的时代发展呼唤新的思想理论,新的思想理论指引新的时代发展。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这一历史判断,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新理论成果,指引着人们在新时代中延续新辉煌、展现新作为,人们需要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基础,融合了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为依据时代变化和人们需求调整提供了重要条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融合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加强时代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虽然分别回答了“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但是共同揭示与回答的时代主题则是“坚持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通过宣传引导人们学习新思想,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牢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在“四个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新境界。
第二,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一直将理想信念比喻成精神之钙、信仰之基,鲜明地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信念旗帜,抓住了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实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目标、个人价值准则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魂聚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将优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转化成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产品,让人人都充分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不断拓宽转化创新路径,积极探索转化创新方式,尽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教育。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分“两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内容,为人们指明了实现伟大梦想的步骤规划和阶段目标。要始终将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统一、民族复兴与个人抱负有机统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培育更多的共建者。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加体现人民性以适应人民更高层次的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人民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对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整体性凝练,它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这一新的奋斗目标和新的价值标准,只有当价值标准与人民群众利益保持一致时,才具备科学性。为此,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功效性、实用性。
第一,以人民的获得感为目标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2013年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5]。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都是参与到社会治理、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所获得的精神文化享受、精神层面的认可。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因实实在在地收获体验而产生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感受”[6]。进一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现在:为人民群众追求物质获得提供精神动力,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产品的享受。人民群众通过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化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三个层面的要求。这些内容集中回答了人民获得感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怎么教育”“教育是为了谁”等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体现了方向性的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解决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紧贴人民群众实际,如现阶段人民的获得感最直接体现在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上。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设计教育内容、调整教育方式上,体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
第二,以人民的满意感为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性。以人民的满意感来判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是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体验的肯定。“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7],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从精神层面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充實了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了精神层面的归宿感与安全感。为人民群众构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教育,要坚持共同理想与最终理想的有机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民群众的价值准则,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群众的人文情怀与奋进动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吸纳世界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从而将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衡起来,增进人民群众的满意感,进而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性。
第三,以人民的幸福感为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人民的幸福感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个人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喜悦心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与否的重要指标。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效果必然以人民的幸福感为衡量标准。“对于个人而言,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和个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发展”[8]。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所要发挥的作用是调动人们主观能动性,培育人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提升个人全面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人民群众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充分释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从而实现更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充分地体现了时代主题。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提出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加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主题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内容的价值观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教育等,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科学化、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增进更多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參考文献]
[1]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冷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N].人民日报,2017-11
-2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
07-28.
[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 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
[6]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6).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郑永廷,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李利林]
New Mission and New Achie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u Tingyu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e new changes in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our society and provided new basis and new topic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y purpose of solving social problems. This means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to actively “self-innovate” to respond to new changes in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the society. To this end, the su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new changes in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needs of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hem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key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hould focus on the theme education of the times, the education related 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ore value education, and aim at the people's sense of acquisition,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in value orientation,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New Era;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