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林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习近平同志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无尚热情,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忱,对中华民族的无比热爱,全心全意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同志大爱无我,大爱无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崇高的个人追求,体现出伟大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人格精神,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关键词] 习近平;无我;我将无我;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11-0010-06
2019年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在会见即将结束时,菲科当着众媒体的面突然问到一个似乎与公务活动无关的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只见习近平莞尔一笑,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彬彬有礼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主席的回答在现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其实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就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他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一样的场合,一样的答案;不一样的节点,同样的信念;措辞有异,但中心思想趋同。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了治国理政的坚定初心、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心;也表露出大爱无我、大爱无疆的胸怀。同时,这也是一位大国领导人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新时代中国领导人对本国人民赤诚之心的流露、匪石之心的外溢、眷眷之心的表白。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蕴含着一个极具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在这么重要的外交场合,出自于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口,极具深意。“无我”的概念在古代中国道家和佛家的用典中较多。《庄子·逍遥游》说过:“至人无己”。“无己”就是“无我”,这是庄子心目中圣人的境界。这个“无我”的思想又被佛家发扬光大了,佛教讲求彻底“无我”,截断彻底轮回。后来清代学者王国维在谈到中国诗词的美学境界的时候,也用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又从美学的角度去分辨“有我”“无我”。庄子、佛家、王国维都用了“无我”的概念,出发点都是处理“物”和“我”的关系。而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我将无我”,是对“无我”一词的新解、新用,可以说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前一个利益可以说是“公”,而后一种“特殊的利益”就是“私”,是“我”,即本不是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说的就是“大公无私”,也就是“无我”。我们共产党人的“无我”就是忘我,随时准备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正如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共產党人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则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应该是习近平“我将无我”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强军、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作出了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面对新常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些成绩是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单边主义盛行,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阔步迈进。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对习近平同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信念的完美印证,笔者也从中洞悉出习近平主席是怎样呕心沥血、无负重托,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庄严承诺的。
—— 忘我的奋斗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滋事不断,我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习近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改初心、勇往直前,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各种风险,化解各种挑战,应对有力,处置得当,驾驭中国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从北疆大漠的军演阵地到西域雪山的戍边军旅,从贫困农家的炕沿灶台到东南沿海的开放窗口,都留下了习近平的坚定脚印;从事关民生的衣食住行到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从投资兴业的市场行情到生活居家的医疗教育,都听到了他的亲切声音。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中国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同与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响应和点赞。习近平主席马不停蹄、马不卸鞍,到处传播和平的种子,到处留下共赢的声音,为国振兴、为民执政、忘我奋斗、无我无私。正如他自己经常对青年人所讲述的那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习近平同志日理万机,不知疲倦,这种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感染和鼓舞着全党和全国人民。
—— 超我的信念追求。习近平在下乡插队当知青、在基层当干部的时候,就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更加坚定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这份真挚的情感伴随着他走过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世界各地。他曾经动情地说:“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我走遍了祖国最贫困的地区。”他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党最大的任务,号召全党敢啃硬骨头、攻城拔寨、横下一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近代中国备受欺凌,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民心,首先从反腐倡廉开始,清除了一大批害群之马,整肃了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到2021年即建党100周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梦想在前,成功在望。
—— 无我的奉献境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中国开始履行世界大国的责任和义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赞扬和欢迎。中国向非洲、亚洲、中美洲各国和南太平洋岛国提供了大量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援助,不间断地为世界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和粮食援助,帮助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渡过难关,并逐渐将“中国制造”“中国速度”引入到部分发达国家,彰显了我国的实力和影响。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宰割,积贫积弱,今天的中国自立自强,走向世界,奉献世界,为全人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是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中国自古就有着“合和天下”“和合与共”“以和为贵”的文化和传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给世界带来危险和威胁,也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发动战争,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传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是为世界人民作贡献。中国梦需要和平的环境,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美德,和平是中华民族最厚重的基因。中国人民曾深受外敌强加的苦难,绝不会把战争强加到其他国家和人民身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理念展现出超越自我、毫无私利、胸怀人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情怀,彰显出超越疆界、超越民族、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境界。习近平以忘我的奋斗精神、超我的追求信念、无我的奉献境界,为国为民勤勉工作,殚竭心力,一方面反映出高尚的道德情怀和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坚定信念基础上的纯洁初心、坚贞不渝的匪石之心、仁政爱民的眷眷之心。
—— 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孟子·离娄下》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老子《道德经》也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之心是纯洁无瑕、真诚无私的。习近平深受革命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和党的教育。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到:“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爸爸自少年就投身革命,几十年来勤勤恳恳,艰苦奋斗……”好的家风与好的家教,是习近平坚定初心的基础。在农村与农民同甘共苦的日子,培养了他对农民的天然情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以革命的理想信念激励自己。习近平曾强调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基础和前提。”[2]这表明,共产党员的初心需要经过革命信仰的培植,经过艰苦岁月的磨炼,经过革命理论的教育。
—— 坚贞不渝的匪石之心。《诗经·邶风·柏舟》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习近平自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之后,就一直没有动摇或放松过,从他工作开始,每到一处都表现出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事业为中心的风范。在陕北梁家河,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与农民一起摸爬滚打,战天斗地;在河北正定,他锐志奋发,精准发力,兑现改善农民生活、农村环境的承诺;在福建宁德,他求真务实,着力解决基层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得到群众的拥护。无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习近平都坚持“初心不变色、忠心永向党、爱心总为民”的情怀。
—— 仁政爱民的眷眷之心。《诗经·小雅·小明》有:“念彼共人,眷眷怀顾。”《汉书·文帝纪》里也这样说:“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眷眷,表示挚爱、热爱、依恋之心。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党的一切事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地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3]爱民之心溢于言表。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密切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重大问题,笃信“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矢志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爱民之心可见一斑。
习近平主席秉承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中国历史文化中“民本”“民贵”的治国传统。作为大国领袖,他以忘我勤勉的奋斗精神,天下大同的世界格局,无私奉献的人民情怀为国为民,其形象和品格为世界大家庭成员所瞩目和称颂。国内主流媒体曾公开报道,习近平的每一天都在繁忙的公务与工作中度过,遇上重要的国事活动,他的时间安排都是以分钟为单位,精准到位,甚至顾不上用餐。他要求干工作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他也曾欣慰地提到“我不是痛并快乐着,而是累并快乐着”。他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感染和鼓舞着全国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核心,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坚强带头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倡导者,习近平同志大爱无疆,大爱无我,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崇高的个人追求,体现出伟大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人格精神,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李斌.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光明日报,2012-11-30.
[2]周英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光明日报,2011-05-14.
[3]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新年贺词[N].光明日报,2018-01-01.
[责任编辑:邹立鸣]
Selfless and Boundless Love —— Learning Xi Jinping's Spirit of "Living u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