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2019-11-28 08:55刘淋淋
决策与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中国共产党

刘淋淋

[摘    要] 党内教育是增强党的理论武装,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方式。执政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发掘教学人才、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式以强化党内学习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全党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水平,巩固了党的队伍,且初步构建起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制度基础,为新时代推进党内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参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党性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政治理论学习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11-0016-12

重视党内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色,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党内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消除党内不良风气的基本方式,更是增强组织凝聚力、改进党的工作方法及提升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 62活动,以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水平,坚定党性修养。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身份的转变,党员及党组织的生存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党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通过党内教育活动来寻求解决之道,因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2] 8,而“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3] 190,组织路线的关键又在于培养“解放思想,打破框框”的人才。为提升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强化党内教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不二选择。本文试图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教育活动的实际运转过程,总结党内教育在措施、内容、成效等方面的经验,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提供有益借鉴。

一、开展党内教育活动的缘起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面临内外严峻的局势中诞生了,刚刚全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恢复、发展、稳定国家政权的重大政治任务,而且面临着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侵扰及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蓄意破坏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强化党的教育工作,提升党的领导力,增强党的凝聚力以应对这些威胁。具体来看,当时党和人民主要面临着如下考验:

(一)无产阶级理想信念时有动摇

无产阶级的理想信念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来党在革命斗争历程中的动力源泉。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党员理想信念的培养,但是由于“胜利来得太快太大,新党员新干部太多太杂,新任务太多太紧,某些政策方面的前进太快太远,来不及准备,来不及学习”[4] 1,加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人数的猛增——据统计,1949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内,新党员即增加了140多万人,党中央“还没有来得及给以有计划的教育训练”[5] 249——故而党内教育活动有所懈怠,党员的理想信念时有动摇。许多“搭便车”及企图分享革命胜利果实而混入党组织的投机分子,更是加剧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蔓延。与此同时,新政权建立以后,随着由乡村到都市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党内外条件的改善,部分党员开始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思想逐渐松懈下来,享乐主义、“功臣”思想悄然产生。一些党员在工作中更是“把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部门看作个人的资本和独立王国”[6] 119,这些状况引起群众极大的不满。党员理想信念的不坚定,不仅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更是阻碍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一中心任务的推进效率。为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党内教育工作置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普遍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二)党政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较低

恢复和发展生产,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工作重心,刚刚全面接管城市的党和政府面临着快速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重任。由于党一直在农村开展局部生产和建设活动,缺乏全面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尤其是城市建设的经验,故而不少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尽管进入城市后,中国共产党想尽一切办法稳定市场,发展生产,但是“到1950年1月19日止,全国物价平均上涨30%。1950年2月,各大城市25种主要商品价格指数比上年12月上涨103%,3月比12月上涨126%”[7] 78。在文化素质方面,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亦不容乐观。从当时党员队伍的状况来看,文盲和半文盲的党员占了绝大多数。根据相关统计,到1949年底,全国448.8万党员中,309.6万人为文盲,文盲比例高达69%之多[5] 243。另据当时在宣传部门工作的夏衍同志回忆,既便是全国范围内文化水平较高的上海,其宣传、文化系统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平也着实让人担忧。据他回忆,1952年单位组织知识测验,部分宣传干部对于“‘五四运动发生于哪一年这样的问题,答对的也寥寥无几,在常识问题上闹笑话的就不必讲了”[8] 454。为迅速解决能力低下、知识欠缺的问题,也为让领导干部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升其科学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中共中央决心加强党内教育活动。

二、党内教育的主要举措和施教内容

(一)恢复建立和初步完善党校教育体系

专门化的教学机构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党校是完成针对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教学机构。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党校经历了创建、停办、恢复、再组建的艰辛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提升全党的理论水平,保证党内学习不因由农村到城市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由革命斗争到国家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的转移而松懈,中国共产党努力提升全体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深化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初步构建了高、中、初三级党校体系,推动了党校教育的专业化、体系化、正规化发展。高级党校源于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于1948年在河北平山县复办,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北京,成为培养地委正副书记、专员和相当于这一层次及以上高级干部的重要机构。中级党校由中央党政直屬机关及原华北地区共同筹建,地委委员、县委正副书记、县长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领导干部是其主要学员。初级党校负责轮训县委委员、区委正副书记、区长及相当于这一级别及以上的党政干部。1954年8月党中央在全国党校工作汇报会上强调要促使高、中、初三级党校组成党校教育培训网,并初步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党校教育体系,为执政条件下迅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提供有利的条件。除此之外,干部培训学校也逐步发展起来。到1956年,全国省市以上各类干部培训学校已经达到347所[9] 79,这些学校与党校一起,奠定了新中国党内教育工作的初级基础,为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抽调、指定、培养教学人才

教学人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保障。作为一个意识形态的政党,无论革命年代还是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十分重视党内师资队伍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师资短缺一度成为开展党内教育活动的主要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抽调、指定和培养教学人才,不断充实和壮大教学队伍。到1955年的时候,全国已有专职理论教员1300多人,同时还有大量的兼职理论教员[10] 9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一直的优势所在,建党28年的探索与实践也使得这些教学活动早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加之革命生涯锤炼出来的党内理论工作者一般都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觉悟,故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理论教员很大一部分是从原理论工作者中间抽调甚至指定来的。1951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要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必须迅速指定一批优秀的党员担任本级党组织所需要的兼职的和专职的理论教员”[6] 115。山东沂南县委一些干部就曾被抽调为兼职教员,下乡给区干部上课,该地区结合自身实际,还逐渐创立了县委讲课制度,有力地提升了本地区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此外,为缓解师资短缺的困境,党中央还积极培养新的理论师资。根据党中央的部署,1951年起,省委及省委以上宣传机关的高级负责人开始指导一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不仅持续加强其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及党的政策方针的学习,而且以“带徒弟”的方式训练其理论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快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理论教员和理论工作者。

(三)丰富教学内容

1. 党性教育。党性修养是实现党坚强有力领导的根本保证,党性修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滋养,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在党性培养中的价值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内出现了刘青山、张子善的贪腐案件及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组织的阴谋活动,党中央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党性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虽然国家建设面临着繁重的任务,但党中央仍坚持在全党开展以群众路线教育和党内团结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活动。第一,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更是认清“我是谁”,铭记“为了谁”,明白“依靠谁”的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想的工作原则。1951年毛泽东对人民来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部门摒弃官僚主义的态度,重视人民来信,妥善处理人民信件,并强调“如果人民来信很多,本人处理困难,应设立适当人数的专门机关或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信件”[6] 265。这一举措不仅使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群众路线的教育,更是密切了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激发了群众投身生产、建设及学习的热情,同时对于克服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党内团结教育。在粉碎高岗、饶漱石破坏党内团结的阴谋后,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增强党内团结的教育活动,并指出“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的所在。经常注意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是每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11] 319。此外,中共中央还结合整党整风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党的团结教育。在整党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工作方法,清除了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除上述两种方法,中国共产党还从制度层面构建了维护党内团结的基本制度。七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指出“党的团结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嚴格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12] 129。经过党性教育,党员的觉悟水平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个坚强团结的党,一个为党所确定的正确目标而一致行动、努力奋斗的党”[13] 309,为新中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2.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党员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将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并要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为尽快推动工农产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学习经济常识和现代大生产知识的教育活动。1950年中共沈阳市委就曾在全市广泛开办补习学校,先后组织近6万名党员和群众,系统学习生产知识和科学技能。除系统教育培训之外,党中央还要求“领导干部要放下身段向各行业有经验的人请教学习,哪怕是留用人员,只要其在生产、金融、银行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知识,都要积极请教和学习”[5] 266。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强调要多借鉴苏联建设经验,重点学习其有关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知识,加速了苏联先进生产经验向中国的转移。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在全国尤其是党政干部中间开展了影响深远的扫盲运动,卓有成效地提升了全党的文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开展有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关于经济专业知识的学习活动对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有着重要影响。

3. 反腐倡廉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永葆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提高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能力的有效路径。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党内各种腐朽思想的潜滋暗长和执政初期的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在全党开展了整风整党、“三反”运动及怎么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党员抵御被腐蚀的风险。在廉政教育中,党中央主要着力于整顿党内作风和清退不合格党员。在作风整顿中,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阅读中央文件,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帮助广大党员不断强化思想武装,校准偏差,力戒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现象。在肯定和总结整风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整党、“三反”运动和怎么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活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作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向全体党员提出了必须和应当具备的八项条件,增强了党员的主体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全体党员防腐拒变的自觉性。在整风整党过程中,先后“共有32.8万人离开了党的组织。其中,属于混入党内的各种坏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的23.8万人被清除出党,9万余人不够党员条件自愿或被劝告退党”;“三反”运动中,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无期徒刑的67人,死刑立即执行的42人,死刑缓期执行的9人”[14] 172。以整风整党和“三反”运动为主要方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端正了党的作风,锤炼了党的品格,坚定了党的信仰,净化了党内生态,使党组织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四)灵活多样的培养和教育形式

1. 党校、夜校、夜大、干部业余理论学校等多样化的理论学习形式。党校、夜校、夜大及干部业余理论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升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奠定了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党内教学体系多元化的基础。党校是培养党的理论干部和领导干部最为重要和直接的部门,是“比较有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机关”[15] 55,更是开展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央到地方教育培训网的逐步建成,党校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轮训和培训干部的工作,仅中央一级的马列学院在1948-1952年就招收了757名学员[16] 124。夜校和夜大是在借鉴苏联理论教学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业余学校,有较为正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制度,在提升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夜校和夜大,到1953年已培养领导干部1640多人[17] 167。干部业余理论学校主要是为参加初级组和中级组理论学习的干部设立的,于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后由各地兴办。到1953年全国已有干部业余理论学校842所,先后培训党政干部达43万余人[18] 36,有力地提升了党政干部理论学习的效率和深度。这些培训机构亦成为高等学校、机关单位等提升本部门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主战场。除此之外,各种形式的讨论会、研究会等进一步丰富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理论教育体系,为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增强政治定力,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榜样示范引领。榜样在实现良好教育效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先进的人物和事例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有益的参照,培育健康优秀的组织文化,故而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发挥榜样在党内教育和培养共产党员优秀政治品格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一面积极推进系统的思想教育活动;另一面则不失时机地通过宣扬榜样事例对全党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立足组织与个人两个方面,在全党积极宣扬优秀典范。组织层面,党中央公开表扬了中央机关率先垂范,带头坚持节省朴素、廉洁为政的事迹,为各地方党政机关树立了榜样。为进一步规范中央机关与各地方机关的关系,1951年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制止动员群众向中央写致敬信、发贺电和送礼的指示》,指出动员群众给毛泽东及中央机关送锦旗、送礼品的行为是错误的做法,各级党委必须认真纠正这一做法,并指出“今后任何党、政机关及群众团体均不许动员群众写信发电……机关团体一概不许送礼。非有隆重大事,不得送锦旗。过节不许送食品”[6] 548。个人层面,党中央将作为党的领导核心的毛泽东以身作则、大公无私的形象广泛宣扬,要求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并以实际行动教育推动党组织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给毛泽东写信,希望前去北京工作。毛泽东接到信件后,并没有因其与自己的特殊关系而给予特殊照顾。他立即写信给湖南省委副书记王首道,明确表示湖南省委领导无需格外照顾杨开智,应按照正规章程和杨开智的实际能力给其安排工作。在给杨开智的回信中,他更是明确讲到“不要来京,湖南省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事”[19] 50。此外,党内劳动模范的评选,公开党建中评选的优秀党员都彰显了党通过模范事例和先进人物,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这对于新时代强化党内教育,培育優秀的党内政治文化,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3. 在重大节日庆祝中强化思想教育。借助重大节日在党员中间思想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活动的独创。在节日的庆祝活动和氛围中,被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无意识中会受到感染和规训。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近30年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值得纪念的大事件,形成了诸多值得纪念的节日,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思想教育的丰富资源。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国庆节。新中国成立后,国庆节庆祝活动成为各级各类机关关注的重点,亦成为对党员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机。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新疆迪化市(1954年改名为乌鲁木齐市)在欢庆国庆时,举办了国庆节宣传运动周、生产展览会、干部晚会与火炬游行等活动。干部晚会上,党员干部就思想政治的学习心得进行了深入交流。北疆伊宁市则举办了政治教育学习周,通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共同纲领》等中央文件,欢度国庆。这些教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更是激发各民族干部的爱国情怀,坚定了其进行经济建设的信心。此外,在建军节、建党节的庆祝活动及党员的入党仪式中,中国共产党亦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水平。这些举措对于新时代推进思想建党,增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 丰富书籍种类。教材是开展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推动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有规划、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及毛泽东著作出版的工作。1953年在中共中央主持下,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成立,构成了翻译马恩列斯经典著作的组织基础。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等中文版相继出版,其中《斯大林全集》更是出版了13卷之多,为满足党员和全体人民的学习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成立了《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公开出版《毛泽东选集》。由此,党中央开始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向社会公开传播。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到1960年《毛泽东选集》四卷全部出版完成。各教育单位尤其是各级党校纷纷将这些著作列为培训党政干部的教材。马恩列斯及毛泽东相关著作的出版,也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党员学习经典的热情,推动全党学习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大国奠定了基础。

三、党内教育活动的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教育活动对于提升全党的科学知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提升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创造性开展教育活动

确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使全体党员通过教育培训坚定信仰,凝聚共识,并将获取的新知识与新技能转化为国家建设的新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教育的又一重要创举。基于党员干部的理论、领导水平较低,城市工作经验有限的具体实际,执政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对党员干部的学习目的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1951年2月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系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党内文件、中央报告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党内一部分干部对于党的政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产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事务主义倾向以至功臣思想、蜕化思想”的危险,就是为了“彻底纠正任何忽略理论的经验主义的危险倾向”[6] 112。为保证学习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还确立了考试制,以考促学,通过考试,检查党员干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为推动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党中央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上课要注重启发式授课,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和研究,更是聘请一些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党员干部中间开讲座、办讲演等,比如知名学者艾思奇就曾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共产党员作“社会发展史”的讲座。这些措施对于现阶段加强干部教育、育材造士,增强党的创造力、战斗力,保持党在深化改革中的中流砥柱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党内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工作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灵活的方式、丰富的内容,不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为执政条件下加强党自身建设探索出新路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教育的具体史实,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壮大党的干部队伍,培养优秀党政领导人才,培育党内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8]夏衍.懒寻旧梦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0]周竞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以1949年-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5]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

199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16]李跃新.1949-1956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

[17]中国近现代的干部培训制度脉络[EB/OL].文档库,http://www.we

ndangku.net/doc/307db7319b664

8d7c0c74606-2.html.

[18]刘辉.中国干部培训新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9]薛锋.毛泽东拒绝安排大舅哥进京工作[J].中国人大,2012,(5).

[20]马齐彬,陈文斌,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汪智力]

Historical Study on Inner-Party Educ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Liu Linlin

Abstract: In-par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theoretical armed forces and build a learning-oriented political party. In the early days of ruling, the CPC strengthened in-party learning activities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eaching facilities, exploring teaching talents,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ng teaching form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which not only improved the party's ideological, politic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evel, but also consolidated the partys team,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basic theoretical and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carry out in-party edu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full governance, and provided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party educational work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party Education; Party Spirit Education;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Political Theory Study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提高党校党性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党员一生必修哪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