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Kyle Muntz 胡冰涛 译 萧 映 审校
2018年秋季,我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教授英文诗歌写作课。这是广外第一次开办这样的课程,参与这门课程的学生是广外国际贸易创新班的大一新生。他们是大学里最具天赋的学生,但是并没有太多的文学知识背景。他们直接从严格的高考中选拔出来——事实上,我的课程是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门课!这门课是令人惊喜的,有着丰富多样的体验。但当然,这门课程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这些学生会对诗歌感兴趣吗?诗歌中的确有有价值的东西教给他们吗?也许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些中国学生有能力用英文创作诗歌吗?
幸运的是,我坚信这门课会大获成功,而这将成为我教中国学生写英文诗歌的一个好的开始。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学习环境、阅读材料以及主要任务。接着我将分析这门课程中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我希望不仅能展示出学生诗歌作品的文学价值,还能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培养的实践能力。在格外强调思想和表达的清晰度时,诗歌迫使他们去寻找可以表达复杂抽象情感和思想的恰当词汇——这是一个挑战,不仅能帮助那些有志成为作家的学生,而且所有学生都能切实地从中获益。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一些充满趣味、意味深长的文字,同时也引导着他们更深刻地思考这个世界和他们自己。
一个学生在期末的一篇文章中,十分清楚地表述了参与这门课所遇到的挑战。挑战暗示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还与他们的学习背景、自信心不足有关。在文章的开头,她写道,这门课的学习目标,特别是要求创作诗歌,听起来“非常荒谬和不可思议,因为在我们过去的学习生涯中,一直接受的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更别提写作的方法了。在我看来,诗歌是一种如此自由的文学形式,我不太确定我有能力创作出来”(黄凯晴,《诗歌写作反思》,写于2018年12月17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诗歌的学习与她过去多年所接受到的知识相违背。这位学生充满疑虑,也许其实是害怕诗歌“自由”的特性,害怕这种建立在表达和个人感受基础上的写作。她还觉得这是“荒谬和不可思议”的。不仅因为她从未用这种方法学习过写作,也从没有想象过这种写作的可能性与价值。还因为在高考的世界里,一切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习诗歌写作又有什么用呢?
不只这一个学生有这样的困惑。到中国以来,我十分幸运地在中国三所大学教授过创意写作。虽然我之前所教的课程集中在小说创作,而非诗歌创作,但我相信这二者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疑虑。尽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这门课的开设还是处处受到质疑。不仅是学生,还有其他教师质疑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这门课存在的价值。不断有人跟我说,学生不可能写出“真正”的故事,小说创作是一项不可能的挑战,我应该避免为他们树立作为读者和作者的严肃目标。但是在这种观点之下,藏着一种深深地,认为这门课并不实际的感觉。如果创意写作对考雅思和托福无用,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它?如果只有极少的学生想要成为作家,或者大部分学生只是想培养一点文学方面的兴趣,学生难道不应该上一些语法、语言学或者商务类的课程吗?这些观点固然有道理,也反映出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担忧。但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他们似乎被误导了,至少对高阶学生而言是这样。
将这些疑虑一一记下之后,我为这门课设定了如下几个主要目标。第一,我希望学生能对他们的能力充满自信。在中国,即便是很有天赋的学生也常常缺乏自信。第二,我打算教他们欣赏诗歌——不是教文学专业的系统性知识,而是将之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映照自我生命的方式,来对诗歌价值进行个人感受的生发。第三,最重要的是,我想保证他们能在英语写作技巧上获得明显的进步。这些技巧包括:描写、阐述、词汇选择;明喻、暗喻以及其他更细微的对比方法;语言要简洁、清晰、有力;具备基调、言念,甚至个人风格的发展。就像美国橄榄球运动员学习芭蕾来提高他们的速度与敏捷性一样。我相信学会了这些基本技能,即便学生未来继续在商务、翻译、广告等领域发展也十分实用。然而,我之前的小说写作教学经验全都是针对有较好文学知识背景的学生,所以我在设计课程时,除了将课程设计得更易于接受外,没有过多涉及文学运动和审美理论的探讨。
由于课程的关注点、特性,以及能在每个文本上所花的时间有限,这门课的结构设计比较特别。我没有泛泛讲授英文诗歌概论,而是将精力全部集中在两部相对小众的作品上,这两部作品都与翻译有关。第一个是盖·达文伯特(Guy Davenport)翻译的阿尔齐洛科斯(Archilochus)《希腊七诗人》(7 Greeks)英文译本①Davenport,Guy.7 Greeks.New York:New Directions,1995.Print.。阿尔齐洛科斯是古希腊抒情诗人,他的作品只有许多小的片段留存下来。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体家,达文伯特没有选择忠于原文的翻译,而是选择用非常简单、直接、现代的方式来翻译阿尔齐洛科斯的诗,强调诗歌的清晰与节奏,而不用复杂的词汇来表达。每一首“诗”都不超过八行,有的碎片甚至短得只有一两个词。我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发了一份长15页的阿尔齐洛科斯诗歌摘录。我们用将近半学期的时间,结合诗歌风格对这些诗歌进行讨论,有时甚至花一天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希腊历史。这些讨论的内容着重于让学生通过准备演讲话题参与解读,深度剖析诗歌,并不断向他们强调诗歌的节奏、词汇使用、意象、风格,尤其关注诗歌整体所累积的意义。诗歌整体所累积的意义复杂而又细微,是一幅能生动展现诗人生活与个性的肖像画。在课程中我们强调诗歌本质上是作者的自我表达,这个强调对学生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学生能够很快掌握,并可以在期中进行尝试;坏的是,期中他们要用相似的风格写出长达4页的诗歌。我发现这些学生作品不仅非常出色,且颇具启发性,但遗憾的是,我没办法再获取这些诗歌的原始版本。所以在本文中,将着重选用他们在期末所写的、更长的诗歌作品来进行展示。
课程的另一部分则是关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选用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的《爱与岁月的更迭:百首中国古诗选》①Rexroth,Kenneth.Love and the Turning Year:100 More Poems from the Chinese.New York:New Directions,1970.Print.。雷克斯罗斯同达文伯特一样,不是一位忠于原文的翻译者。的确,书中的诗歌更大程度上是他作为文体家的独立创作,但是它们同样是出色的英文诗歌范例。他的译文惊人的朴素、清晰、优美,绝对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英文译文。诗歌的清晰性和简明性,以及这些学生熟悉的主题,使这些英文诗歌成为中国学生用以模仿的完美范例。雷克斯罗斯在词汇的选用上一直是俭省且平易近人的,因此学生即便在诗歌理解上费力,也不会在语言上觉得费力。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诗歌既精致成熟,又极具风格。相较于那些疏离的、极度抽象的当代英文诗歌,这类诗歌更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当然,说到底,我最享受的莫过于一种层层交错的复杂感:通过集中学习中国诗歌的英文翻译,来达到教中国学生写英文诗歌的目的。
我们对这些诗人的讨论,能更大范围地让学生触及到文学问题,又能常常围绕着实际的语言技巧展开。我希望学生能够紧扣文本,而不是用一般性的、模糊的语言来讨论诗歌作品,每一次评论都需要在文本中找到明确的词语作为例证。在课堂上我常常要他们解释一些明喻与暗喻的含义——这是他们在课程初始最挣扎的部分,到后来则驾轻就熟。持续强调的是“主动语态”句,句子的主语直接执行动作,而不是被动的,这赋予语言更强烈的运动感和即时性。关于诗歌,我们常常强调的是,这是关于寻找恰当词语的艺术。这一理念在课程末期,用一种更常见的方法进行了实践。在数周的英语诗歌学习之后,学生用翻译当代中国诗歌的方式展示了她们所学到的技巧,即着重于英文表达的品质,而不要求完全忠于原文。最后将他们的作品在班级中展示。
这门课中一个最陌生的要素在于它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的依赖。课程强调,诗歌是个人反思和寻找自己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创作诗歌没有正确的答案,没有唯一的方法。我不断要求学生解释他们自己对于诗歌含义的想法,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诗歌联系起来。相似的,我还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生活,以此来寻找生活中的灵感,发现他们自己看世界的独特方式。说实话,相比推动学生用言语表达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深刻思考未来,我对精准理解诗歌作品的兴趣不大。这也给学生们带来挑战,但这个挑战,我相信会使作为表达者和思想者的他们受益良多。
回到上文那位学生的引述,令我觉得幸运的是,她认为自己的情感在这门课程中得到升华。之后她写道:“不断挣扎着思考,寻找恰当的事物在诗中进行描述,无疑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你不仅能挖掘到最不平凡的经历,你对生命中的体验也更加深切,无论曾经是起是伏……当我试着去创作一首诗,并且能生动地表达我的情感时,我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这是关于通过诗人视角来发展人的情感与思维。”(黄凯晴,《诗歌写作反思》,写于2018年12月17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的这种个人成就感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任何形式的写作都与个体参与有关。写作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作品中反映出他们的生命与这个世界;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而不是仅仅完成学校的一项作业。最后,带着这一目标,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在这一学期所创作的作品。
关于学生的期末作业,我要求他们创作三篇超过12行的完整诗歌。这项作业与这门课的文体教学目标相关(清晰、准确、具体的词语使用,多样的情感),但同样鼓励学生追求他们在课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性。最终他们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情感充沛。事实上,这些诗歌是如此令人耳目一新。而我还曾担心,只关注两位作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导致他们只能模仿出非常相似的作品。幸运的是,经我小小的点拨,许多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法。大部分作品都明显受到了洛科斯罗斯中诗译文的影响,精确而没有流于琐碎的表达和平庸的仿拟。下文将展示部分学生诗歌作品,以及对这些诗歌的分析,由此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诸多技巧,同时为了解学生的情感生活打开一扇魅力之窗。
回到雷克斯罗斯的《爱与岁月的更迭》,学生们的诗歌常常集中在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渴望等主题。不出所料,这使他们在创作较长作品时,总与他们的家乡和过去的学校有关。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很容易将过去的学校生活想象为一个不同的、失落的世界——一段过去了的、被遗弃了的人生。下面这首诗,很好地抓住了这种感受的细微之处,作者在无可奈何、渴望、乐观等情绪之间摇摆:
当春天的微风吹过
干枯的枝干,
生命苏醒了。
草的颜色无法被看见
却是明澈的。我回到过去的学校
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
这里已全然变了。
重刷的墙,新建的楼
更新过的设备。
孩子们的笑声回荡
在我耳中。他们在校园里奔跑
四处跳跃。鸟儿愉悦地吟唱
为他们欢呼。我和我儿时的伙伴
过去也曾像他们一样
现在长大、分离。
随之疏远,不说一句话。
陈旧的桌椅也许还在那儿,
但是过去,那些人却不再回来。
我抬头看着天空,阳光洒在脸上,
叹息,继续前行。
(朱栩琳《期末无题诗》,写于2018年12月10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这首诗也许最好最典型地体现了这门课的目标,这首诗展现了对所选细节的强调——这些细节都是表现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到了作者的情感生活,情感在诗中自然“展现”,而没有试图去解释情感。“重刷的墙,新建的楼/更新过的设备”,暗示了一种悲伤的转变——一个失落世界的慢慢消逝。但这崭新的,不断褪色的世界仍然充满着生机。孩子们“四处跳跃。鸟儿愉悦地吟唱/为他们欢呼”,整个世界都在为当下的丰富完满而庆祝。让诗人想起了她也曾如这群孩子一样,只是她现在“长大、分离”了,巧妙抓住了当下那种处于渴望过去与接受现实之间的情感,她内心一部分想要回到过去,或者,至少是在过去的记忆中徘徊,而另一面知道再不可能回到过去了。这种情感在最后的几句诗行中体现得最明显,因为诗歌最后落脚到一种接受现实的情绪。与诗歌前面处处展现的简明、强烈的渴望相违背的是,诗歌最后却以继续前行收尾,她写道:“我抬头看着天空,阳光洒在脸上/叹息,继续前行。”这几句非常简单,甚至是平凡。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平静的结尾中承载的强烈感情和意味深长的微妙情感。
要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需要对语言的节奏和清晰度有很强的把握——课程中的众多诗歌范例都展现了这些品质。尽管他们的英文很出众,但没有一首诗的语法是完美的。但是,通过深度关注诗歌内容,忽略写作者所表达的言语,语法就不再是我们最担忧的部分了。对节奏和语言清晰性的强调,提高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这些优点是我很少在学生写作中看到的。这同样在下一首诗中有所体现,我们可以在诗中看到另一位孤独的叙述者,更多地向我们展示了她生活中悲伤的一面:
冷风。昏暗的光线。模糊的脸。
我所有的灵感都已穷尽
在这黑暗的寒夜。
天空再无星光点点,那儿
月亮也藏起了自己的光。
回到稀薄,灰暗的云层之后,
夜幕下,树木无法
抑制树叶沙沙作响。
朋友,丈夫或妻子,父母或孩子,
相聚于此,只因
今夜是他们的庆典。
他们从我身边走过;
他们在小路上大笑;
他们在彼此的前额亲吻,
他们手拉着手。
即便是那个,同我一样孤身前来的女孩,
也在同别人电话交谈。
我本该带上我的外套的。
看,操场上,月光下,
每个人都有人相伴。
而我只有孤单相随。
(何雨姿《期末无题诗》,写于2018年12月10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相似的是,这个诗人也小心地运用细节,创造了一个幽闭的情感世界。看到那些家庭和情侣们“手拉着手……(亲吻)彼此的额头”,作者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孤单。与此同时,诗歌又表现出一种荒凉的美感。诗歌的语句清晰而精炼,却交织着一种微妙、锐利的语言表达,如月亮“藏起自己的光”,“树木无法抑制树叶沙沙作响”。诗歌表达的熟稔巧妙与清晰简明远超我所见过的学生作品。也许是诗歌形式短小,不同于写文章,这迫使学生更小心地使用语言。在诗句紧凑简明的格式要求之下,学生用一种从未用过的方法来塑造他们的英语表达。
不管学生之前学到过什么,即便用不寻常的语法来创作诗歌,同样可以写得迷人而有趣。相对传统语言,诗歌更自由,标点也不同于寻常,词汇组合新颖而陌生,句子可以相互折断扭曲。接下来的一首诗,以非传统的英文表达,利用诗歌断行,制造出一种惊异的语言效果,展示出诗歌的表达(不同于传统语法所要求的文章形式)如何从学生不寻常的语法中获益:
雨
最令我着迷。
它冲刷着
一切。
路上的泥土。
风中的芬芳。
叶上的污渍。
云中的波浪。
若雨同样能,净化
脸上的泪水。
嘴里的哭喊。
空中的烟雾。
平原上的血液。
地球上的战争。
雨会下,时而
永远,阳光
战争会有,时而
永远,和平。
(黄凯晴《期末无题诗》,写于2018年12月10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这首诗违背了现实明晰的风格,进入到一种具有侵略性的、几乎是主观的世界。它通过运用重复的方法,结合一组不断演变的影像,来冲击读者的感官。诗歌的开头几乎是田园式的,但是渐渐带有侵略性的色彩,也许甚至是暴力的色彩,从“风中的芬芳”到“脸上的泪水。/嘴里的哭喊。/空中的烟雾”,诗歌的措辞是不断推进且强劲的,几乎如同军队在诗行间行军。诗歌结尾选择了一串精彩的词语,用母语者不常用的方式写道:“雨会下,时而/永远,阳光/战争会有,时而/永远,和平。”这几句诗的语法是非常规的,特别是写阳光“战争会有”,但是这样的组合既扣人心弦又不可思议。如此,这首诗不仅证明用另一语言可以创作出相当好的作品,而且这出人意料的词语组合会使母语者感到新奇。
其他学生,也继续着远离现实主义的步伐,运用更具挑战性的语言和内容来创作诗歌。这一改变标志着,学生创作主题从与自身相关的日常生活,转变到宏大概念性的对人类生活、社会本质以及道德的关注。尽管我在课程中一直强调诗歌的哲学维度,并给予了学生一些在诗歌中践行这一点的建议,但学生诗歌中的哲学意味仍令我惊叹。诚然,如接下来的作品所表现的那样,诗歌代表一种完全独立的、个人风格的发展——展现出诗歌这一“自由”媒介的优势。
地上滚动着的管道,
吞食着生命,排放着废物。
时间逝去,再无归路。
生命本身就是值得珍惜的财富。
没有比大地更宽广的房屋,
没有比风更快的汽车。
自然本身就是值得探寻的宝藏。
这浮游于宇宙的渺小,
身躯将在数十年后归于尘土。
但人类的思想,
比海更深,比太阳更绚烂,
将在黑暗处闪耀,直至世界尽头。
(唐煊赫《期末无题诗》,写于2018年12月10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在这首诗中,意象在世界中的状态发生了剧烈的扭曲。城市被一种发自内心的、抽象的语言描述为:“地上滚动着的管道,吞食着生命,排放着废物。”这首诗似乎将社会视作一个巨大的破坏机器,它同自然相比相形见绌,尽管它并不承认自己是“这浮游于宇宙的渺小/身躯将在数十年后归于尘土”。诗歌展现了机器化的人类世界仍挣扎存活于一个陌生的,带有敌意,却又无比美丽的宇宙中。城市丑陋却仍存在着;它毁灭了它所创造的,社会充斥着“身躯将在数十年后归于尘土”的人类。但是诗歌中接近启示录般的语气,却在不经意间不断流露出乐观,特别是它断言人类的思想将会一直“在黑暗处闪耀,直至世界尽头”。这首诗可以有很多开放性的解读,我的解读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我想要关注创作这一类作品所必须的语言技巧。一个没有较好词汇基础和清晰表达的学生创作出这样的诗歌,你能想象吗?
这种抽象的意趣在另一首诗歌作品中也有呈现,它将不同的文体风格如丝线般交织统一于这篇课程作业中。这个期末作品使用了大学的背景设定,但是却结合了一种更激烈的、接近于前一首诗的意象风格。在诗歌长短句的交替更迭之间,它展现了一种对节律和词汇选用的强烈关注,这值得我们在阅读时留意:
我漫步
于操场四周
一圈又一圈
一只玫瑰在草丛中盛放
像恶魔的手
黑暗而鲜血淋漓
征服了我的意志
我继续走着
一朵昙花从不显眼的枝叶斜出
洁白而冷峻
它越来越大
慢慢开放如同天使舒展她温暖的胸膛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
直到我的肺无法吸进更多
清新的风吹着,驱赶着云层,搅动着绿草
明亮的光闪烁着,渗透黑暗,照亮了世界
结束我的呼吸
风停了
光芒褪去
只留一支枯萎发黄的花
我再深深呼吸又随即终止
一切都没有了
只剩自己在这空荡的世界
(陈昊扬《期末无题诗》,写于2018年12月10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对我而言,这首诗的风格与结构比意义更重要,它采用了一种几乎超然的情绪。玫瑰历来都是美丽的象征,却成为“像恶魔的手”,带着一丝说不出的神秘和可怕,“天使舒展她温暖的胸膛……明亮的光闪烁着,渗透黑暗,照亮了世界”。这些词汇使用的瞬间,无论是措词和表达效果,都惊人地充满力量——虽然在诗歌末尾,诗人只剩一支“枯萎发黄的花”,诗人转而回到孤独这一熟悉的主题,随着他的独自留下,“只剩自己在这空荡的世界”。这样,诗人将自己的孤独与更宏大的形而上学的关注统一起来,给了我们一篇精彩的作品,其神秘的气质远非我所能在此尽述的。
这里的许多作品都有某种相似之处。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节奏和用词的精准把握,而仅靠课堂上的少量讨论就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令我惊异。我相信这样的成果,既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也是通过仔细阅读优美有趣的作品而获得的。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给他们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尽管在文章开头曾提到一些疑虑,我希望这些诗歌作品可以说明中国学生的实际能力。虽然这些作品若要发表仍需进行细微的修改,但这些学生已经能创作出有价值且有趣的作品,具备吸引读者注意的出众能力。当然,为了达到本文写作的目的,我只选取了部分优秀案例。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创作出这样水平的诗歌,但是每一个学生的文学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说明中国大学生的确可以从创作真正的诗歌中获益。
一位学生在期末另一篇文章中写道:“当我知道我们要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诗歌时,我感到吃惊。因为这意味着我终于可以写我所写。”(谢柏儒《期末无题文章》,写于2018年12月10日,中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是一个自由写作、享受写作的机会,也许会成为诗歌发展的强大力量之一。它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也让他们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且他们的语言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显著提高。虽然有时这些学习成果很难量化,但诗歌迫使学生切实运用他们学了多年的语言技巧,在一个比小说更小、更易于操作的形式中实践。因此,我对能有机会教授这门课程而感到高兴。希望随着在中国相关教学的继续,我可以进一步加深研究;我同样希望,在将来,更多的中国学生能有类似的机会去进行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