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9-11-28 00:55四川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业问卷爱情

王 敏 (四川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 大学生对于恋爱的态度

针对当前大学生婚恋的现状,需要从心理、观念、行为、道德等几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心理需求以及其变化。为获取准确信息,课题负责相关人员在学生的帮助下,于2018年9月到11月在网上进行开放式在线问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为316 份,其中88%为四川省内读书的学生,近12%为省外大学生。本次研究侧重研究学生心理,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进行。从价值观、行为状态问题方面的分析研究,侧重于价值、道德心理取向,单向式的研究分析,研究目前大学生对于婚恋观的态度和现状。就问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做以下分析:

从心理上讲,问卷中更多的反映女性学生对恋爱观的关注。本次发放问卷数据中接受调查的75.95%为女生,男生只占24%,足见女生对于问卷的关注性比较高。从参与的学生年龄和进入大学学习时间比例上讲,大三的学生占了46.84%。可以说经过了两年多大学的学习,对大学生活有了基本的了解,到了大三的年龄段和学习境况,很多学生会考虑自己的爱情问题了,对于能不能有个校园爱情产生了好奇之心。同时,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大学生都对谈恋爱表示出了支持(占到了46.52%)或者默许的态度(52.53%),尤其是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类型,62.66%学生选择会主动追求。这是女性更加主动追求爱情的表现。因为校园谈恋爱已经变得非常普遍,校园爱情并不为大家所忌讳。

从恋爱观念上讲,大学生虽然普遍对恋爱产生了好奇之心,但是也普遍存在着对爱情的担忧和矛盾的心理。这表现在当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时,87.97%的学生会选择学业。说明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比较大,认为首先是自立,将自己的前途发展视为头等大事,当然有的学生坚持恋爱和学业两不误。当认为大学生校园恋爱成功率大还是小,有51.27%的学生认为可以成功。当然因为每个人的背景、阅历和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不同,有48.73%的学生认为不能成功。赞同在学校的谈婚论嫁的是因为在恋爱中,93.99%的学生可以选择性格合适的,90.19%的选择情感共鸣(凭感觉),其次是道德品质(80.7%),再者是外貌体型(63.61%)、学习才干(55.06%),最后才是经济条件(38.61%)、家庭地位(20.57%)和其他因素。反对者因为学生的考虑层面比较浅显,实际在生活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经济条件、性格问题以及处理事情的态度、表现都显得比较重要。不管怎样认为成功率的学生比失败率的学生多,证明大学期间的学生思维考虑更多的是缘分、感情,对于金钱、地位追逐并不明显。

从行为、道德上讲,大学生表现比较复杂。有真心想找个异性朋友的(其中真诚相爱占65.82%;就是喜欢的占64.56%);有从众心理,为了顾及自己和在他人心中的影响占到了近10%(其中别人都有对象,我没有,我也要有占3.67%和证明自己的魅力价值占6.33%);有被动被追求而同意的(12.03%);还有一些满足生理需求(4.75%),打发孤独、寂寞的时间(7.59%),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13.92%)等原因。从传统道德上讲,大学生恋爱观中更多的是对“对同居或婚前性行为方面”,持默许态度的人比较多(53.48%),反对的占20.89%,支持的占25.63%。这反映了受网络文化尤其是西方“性自由”思想的影响,我地区青年人性观念日益开放。

二 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1 随意性增强

对爱情的正常定位应该是永恒的、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是现实中大学生恋爱观中随意性增强,分分合合很普遍。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谈恋爱是随缘性的增强。在受网络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游戏人生、实用主义、新潮流主义等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就像调查问卷中关于认为“恋爱更关注过程还是结果时”,有75.32%选择关注过程。在这种选择心理影响下成为造成了大学生恋爱次数比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问卷中选择有过两次以上恋爱经历的占到了37%之多,其中3 次以上的占到了11.71%。

同时,目前大学生对恋爱中的大学生同居或婚前性行为看得也比较开放,有25.63%的学生支持,有53.48%的学生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反对的占20.89%。可见,处女情结的封建束缚在今天的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淡化,学生之间的恋爱比较大胆、开放,同时也表明恋爱中行为随意性更加增强。

2 学业问题受其影响比较大

正常的恋爱需要包容、谅解,并需要处理好学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能够很好地处理好恋爱和学业两者关系并不是很容易。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的理念,有的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有的开始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陪朋友去玩,甚至出现逃课现象等,学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本次调查中有12.03%的同学认为当恋爱和学业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爱情至上。

最为严重的是一旦爱情发生问题、矛盾,精神压力会加大,出现一些女同学多愁善感、单纯、内心脆弱的表现,也有的处于如痴如醉、想入非非,沉浸在无精打采之中,将学业抛在一边,极端地受到感情的冲击理智也被抛在了一边。最终在升学、招聘考试中频频失利,人生发展堪忧。

3 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不成熟

目前,家庭对于子女恋爱观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他们的成长过程更多地受到了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文化的影响,并过早地成了网络红人、影视明星的粉丝。这些网络红人、影视明星中间很多都是劈腿、多次离婚及绯闻多的现实存在的人物,他们和那些为了迎合观众、吸引眼球、常常充斥着突破常规的亲爱画面或情节的影视剧一起早早地影响了青年人的心灵。

在现实中,许多的孩子不爱听父母及老师的话。有的当面说得很好,行动又是一回事情,存在遮遮掩掩的“地下工作”。在本次问卷的调查中也是存在同样的情况,例如当问及到“自己是否处于谈恋爱中”有65.51%的同学回答没有,34.49%的承认;当问及到“你谈过几次恋爱?”时,回答没有的同学只占36.71%,当然这个数据中不包括已经分手的。

如果我们认同数据是真实的,就是说有近29%的大学生曾经谈过恋爱或已经分手。这说明现实中存在一些大学生频繁更换男女朋友的现象。这样其实容易产生矛盾,养成难以对爱情认真、负责的态度,经历过多次失恋的学生又敏感和多疑。从一定角度上说大学生处于对未来工作、生活都不是很稳定的状态下,难以承担起爱和家庭的责任,也难免有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和义务”。[1]

三 大学生恋爱中的自我矫正建议

恋爱既然从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视为隐私的事情,“解铃还须系铃人”,自我对于恋爱观的看法和意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从本次的调研问卷中反映出来的现象而言,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尤为关注:

1 端正恋爱动机

大学生校园恋爱现象的出现与家长、同学和学校的默许有关。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里,恋爱被视为“大学的必修课”,在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的影响下,想谈谈恋爱,消磨时间的人大有人在。而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真诚付出、有共同的生活理想,并且为了生活的方向努力奋斗的,其中包括了责任、义务和担当,彼此心灵的共鸣才是持久的根基。

因此,大学生谈恋爱需要多了解彼此,看看彼此是不是基于相互的爱慕和彼此的共同生活理念构建起来的。同时,正确的恋爱动机才是收获友谊、爱情的基础。人际交往中缺乏真诚的付出,很难收获爱情的果实。国外很多大学生谈恋爱首先就是要家长看一看,父母虽然不能左右孩子的恋爱权利,但是总能在有没有真诚、诚意上给子女一些建议。可以说爱情是容不得说谎的,因为一开始的不认真,就能在语言、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如果不细心观察,最终只能换来交往不当的苦果。

2 提高自控能力

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控能力是关键。自控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表现出来的积极地恋爱观。表现为:做事情需要“三思而后行”;把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理念;秉承对家人“负责”、对社会“有责任感”的负责任的态度。如果可以认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对于各种事件“有好奇心、也有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我所做的事情需要有一个相对合理或者自己能够接受的一个“度”。如对于同居的接受程度、对于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安排以及对自己将来的规划等都需要一个自我的理念认可空间。能不能从这些影响自我需要的关键要素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真正理想、价值所在,才能处理好自控能力,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3 提高自爱能力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恋爱自主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我的自爱能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对于社会生活缺乏经验,对于是非判断不够明确,加之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如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性解放、性自由等侵蚀,对自爱能力的把控越来越缺乏。随着恋爱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爱听从父母、老师对恋爱问题的说教,自我处理恋爱问题有时又无能为力。

自己给“恋爱留下了一定空间”成为提高自爱能力的一种表现。就现实来讲“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可能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也不是所有的学生观点。从学习、生活中寻找自我的成长乐趣,也不是没有实现的途径。主要是在维持恋爱关系中如何把握自爱的尺度,将自己的理念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学业问卷爱情
艰苦的学业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问卷大调查
35
问卷你做主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