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2019-11-27 22:11方玲李雯卢丽波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
关键词:相关性研究

方玲 李雯 卢丽波

【摘 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1日-2018年12月10日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患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缺血性卒中)、对照组100例(非缺血性卒中),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损斑块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0.05);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稳定斑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易导致缺血性卒中情况发生,对人们健康造成影响,值得研究。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1

近年来,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发生率不断增加,易对人体造成影响,部分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为缺血性卒中发展、发生的重要病理,按照斑块性质可分为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1]。因此,本次研究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1日-2019年2月10日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患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分为两組,观察组100例(缺血性卒中)、对照组100例(非缺血性卒中)。

观察组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20岁-50岁内,平均年龄(35.21±1.01)岁,性别:男性有50例、女性患者50例。

对照组100例非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21岁-50岁内,平均年龄(36.11±1.27)岁,性别:男性有51例、女性患者49例。

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P>0.05表示无显著差异性。

1.2 方法 对研究对象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将检测结果详细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易损斑块相关性。对比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稳定斑块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软件为SPSS25.0,其中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 (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以卡方检验),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 易损斑块比较 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损斑块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0.05),见表1所示。

2.2 稳定斑块比较 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稳定斑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0.05),见表2所示。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为导致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其中大多数均是由于人体颈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而导致的,临床主要使用颈动脉狭窄程度作为预测人体脑卒中危险性的指标[2]。但是经过随访和观察显示,部分狭窄程度严重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

本次研究在术后通过对斑块易损性进行评估后,将两组患者易损斑块进行比较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同时易损斑块在图像中一般表现为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斑块形态不规则、斑块内低回声成分多等,而稳定斑块中以纤维帽完整、表面光滑作为主要表现[3]。缺血组患者易损斑块情况显著高于非缺血组,易损斑块均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发生,从而提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易导致缺血性卒中情况发生,同时斑块形态结构和内部成分决定了斑块易损性。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损斑块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0.05);观察组缺血性卒中患者稳定斑块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非缺血性卒中患者(P<0.05)。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易导致缺血性卒中情况发生,对人们健康造成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郭周颖,惠品晶,颜燕红等.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7):500-505.

杨甲,惠品晶,颜燕红等.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7):494-499.

吴纪霞,庄雷,刘洁一等.复发性缺血性卒中与卒中后痴呆的相关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5):501-504.

猜你喜欢
相关性研究
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