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11-27 02:29余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诊断

余毅

【摘 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去的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临床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综合治疗,从而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后,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0%,且患者的相关指标如PaCO2、PaO2及PEF等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PaCO2、PaO2及PEF,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呼吸内科;临床诊断;治疗;重症哮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1

本文主要是对重度哮喘进行探究。静息状态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是重症哮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还伴有紫绀、胸闷、气短等,若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哮喘患者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并确诊为重症哮喘的患者;②没有同时存在严重的其他呼吸系统的疾病;③无药物过敏史;④了解研究内容后同意参与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重症哮喘诊断标准或未经确诊的患者[2];②同时存在严重的其他呼吸系统的疾病;③有药物过敏史;④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为37-79岁,平均年龄为(56.23±3.11)岁。患者的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达12年,平均病程为(5.12±1.19)年。

1.2 方法

1.2.1 呼吸内科临床诊断 重症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休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患者说话受到限制,常伴有胸闷、气短、大汗、紫绀等症状,心理焦虑且烦躁。重症哮喘的发作时间一般在半夜,对患者的睡眠有着严重的影响[3]。此外,重症哮喘患者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其心率一般在100次/min以上,呼吸频率在30次/min以上,患者需通过相关检查如肺功能检查、胸部X片、血常规以及痰液等,方能确诊为重症哮喘。

1.2.2 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方法 重症哮喘患者在入院后,采取以下治疗方法:①应给予吸氧(一般采取经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5L/min),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措施如补液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②给药:a.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一天2次,每次80mg,持续2-3天;b.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一天 1次;c.雾化:硫酸沙丁胺醇1ml+异丙托溴铵2ml混合雾化吸入,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d.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盐酸多巴胺注射液10ml+硫酸镁注射液10-20ml静脉滴注;e.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西咪替丁0.8g静脉滴注,并持续3天。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量患者的相关指标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肺泡氧分压(PaO2)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等,从而参考相关标准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判定,一般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三种。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得到缓解,患者的呼吸频率正常(18-20次/min),其他相关指标均恢复正常;好转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所缓解,其呼吸频率处20-25次/min,各项指标也基本上都恢复正常;无效则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没有缓解,相关指标也高于正常范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分析 及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所有资料进行编码输入,对于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描述性分析、检验等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在82例重症哮喘患者中,6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好转,5例患者的症状无缓解,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0%,见下表1:

2.2 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肺泡氧分压(PaO2)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2: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来其发病率也不斷在增加。重症哮喘是哮喘中患病程度最严重的一种,大约占支气管哮喘的1%,其典型临床症状是静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并伴有胸闷、气短、窒息等。重症哮喘发作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时,可导致器官衰竭、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并给予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对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血气等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3.90%,其相关血气指标等都较治疗前低。

综上所述,我们可认为加强重症哮喘患者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血气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临床意义较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孟繁华.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2):4164.

张洪静, 董振.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4):4621-4621.

陈金兵.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0):5780-5781.

猜你喜欢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诊断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4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