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 李樟发
【摘 要】社会小组工作对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相关标准中规定了社会小组工作的模式和一般方法,本文以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问题为依托展开了讨论,分析了小组工作的模式,并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社会小组工作
2018年民政部公告第426号两个文件,其中之一是《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MZ/T095-2017),这是一项推荐性的行业标准。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以该标准为基础,并基于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问题实地探究来探索流动儿童的小组工作模式。
一、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模式
MZ/T095-2017小组工作模式标准给出了四种模式,包括:社会目标模式,涵盖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注重公民参与致力于领袖的培养;互惠模式,简单说就是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具有开发性、面對面、平等性的特点;治疗模式强调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工作当中以解决个人问题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小组工作与个人治疗目标的一致性,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扮演着治疗者与专家的角色,突出综合性、个别性、建构性以及共同性;发展模式,就是我们一起学习、成长,共同把问题解决,以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为目标,注重为小组成员提供成长发展的机会,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扮演使能者。
二、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问题
流动儿童的居住地是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习、生活,看起来与当地人没有区别,实际上区别很大,可能吃住习惯不一样,也可能语言文化、传统习俗存在很大不同。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融入到居住地社区是很关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工作,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社区,针对某地A小区的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状况进行了探索。
通过制定流动儿童社区现状调查表针对小区的流动儿童社区融入进行调查。调查当中发现A小区流动儿童年龄主要分布在9岁到16岁之间,男生占比约58%,女生约42%,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大部分都是在小学低年级就随父母迁入小区。这些孩子中绝大部分可以独立,也有相当一部分比较自卑。
小区内的流动儿童接触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家长和朋辈,社会支持上以朋辈支持为主,但是有部分孩子朋辈支持也比较欠缺。因为紧靠工业区,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整体上还是比较理想的,但因为父母要上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比较少,而且因为父母文化素质方面普遍偏弱,其在与孩子的沟通当中沟通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学习指导方面更加存在问题。
流动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家里,而因为父母要上班,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去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大部分流动儿童饮食习惯还保留着家乡的特色,不过因为对饮食方面没有多大的不适宜性,所以饮食方面的融入并不难。在新的环境中儿童一般会先观察,然后模仿,最后渐渐学会新环境中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小区中的流动儿童都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
总体上来说,小区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状况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到社区当中。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流动儿童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上的困惑、自我认识问题、家庭问题以及社区熟悉和适应问题等几个方面。
三、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模式
(一)小组工作的一般流程
根据标准要求,社会小组工作一般有如下流程,包括小组筹备期、小组形成期、小组转折期、小组成熟期、小组结束期五个阶段。
1、小组筹备期
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占据主导地位,要完成小组成员的招募、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申请资源。要去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评估对象的需求,确定目标,确定小组性质与内容,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2、小组形成期
这个阶段因为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矛盾心理与行为特点,会小心谨慎地进行相互试探,社工人员同样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但是会对社工人员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对于社工人员来说要消除陌生感,强调小组的期望,逐步订立小组规范,塑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形成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初步建立小组凝聚力和归属感。
3、小组转折期
社工人员要开始转变角色,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社工之间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认同感,但会在互动中产生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会产生冲突。社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关注特殊的成员,并且处理好抗拒和防卫心理,协调处理冲突,进一步促进小组动力的形成。在工作中要鼓励小组成员真实地表达自我,以公平、真诚、开放的态度去引领组员,社工要逐步转变成协调者。
4、小组成熟期
小组的凝聚力更强了,关系结构更加稳定。此时,社工逐步边缘化,但需要维持好小组的良好互动,协助小组成员从经验当中重建认知,协助小组成员将小组中的经验转化成行为,并且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行为,促进目标的达成。
5、小组结束期
因为小组活动结束了,小组成员会产生离别情绪。社工人员要处理好这一离别情绪,并且要协助小组成员运用小组当中获得的经验作小组工作评估,处理一些遗留工作问题,安排好跟进工作。
(二)针对A小区流动儿童的小组工作实践
根据A小区流动儿童的调查情况,参考一些成功的流动儿童小组工作经验,将A小区的小组工作定义为教育成长型,互助交流型小组,小组人数以10人为一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活动时间单次90分钟,总共进行六次。按照上文提供的一般流程,先去流动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儿童的需求,结合小组的主题进行筛选,确定小组成员名单,并开启小组工作。
第一次活动,要让小组成员之间初步建立关系结构,为此在互动当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破冰游戏,如自画像、大风吹等。通过游戏化的活动来实现组员之间的关系破冰,初步建立一定的信任感。
第二次活动,力图进一步增强小组凝聚力和组员之间的信任感,引导组员认识自我的优势。因此社工以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引导组员认识自我的优势。
第三次活动当,力求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朋辈信任,构建更加稳定的关系结构。活动中同样采取游戏的方法,引导组员进行互动,这其中要协调好互动场所。同时活动结束后与组员的家长进行沟通,跟踪组员活动后的情况。
第四次活动,针对个别沟通困难的组员,用游戏化活动,如亲子角色互换模拟,目标是为了增强组员家庭的亲子关系。
第五次活动,以熟悉社区,促进组员家庭与本地儿童家庭的交流与互助,为流动儿童的融入构建良好的环境。活动当中邀请本地家庭参与,组织到当地的名胜景点参观,这个过程中引导本地家庭和组员家庭进行交流分享。
第六次活动,处理上一次活动当中遗留的问题,以及处理离别情绪,引导组员再次认识自我,引导其融入社区,并且发掘表现好的组员,延续小组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基本上都有一种共性,因为都是外来的,在迁入社区融入上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融入情况不理想,社会小组工作要针对这样的问题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社区。在小组工作中要以民政部发布的标准为基础,依托相应的理论,采取适当的方法,聚焦流动儿童突出问题展开小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阳.社区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解决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7):141-141.
[2]梁笑芬,樊有镇.增权视角下社会工作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探索——以广州J项目为例[J].青少年学刊,2016,(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