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年来我党建设经验探析

2019-11-27 09:21赵天博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党的建设

【摘 要】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党的建设历程以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历史经验 经验探析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建国以来,我们自力更生、团结奋进,我们国家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一切成就都是在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我们党在取得这些辉煌的成绩的同时党的建设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一、深刻理解建国以来党建历程

党的建设是是我们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出来的三大法宝之一,我党建国后成为执政党,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和考验,我党对如何进行党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党的党建思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同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思想理论,建国后,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央纪委和地方纪委于建国一个月后成立,对我党的各级党员和干部的违纪情况进行审查。

在建国两年后,我党快速增新党员200万,为了保证发展新党员质量,和消除建国初期“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影响,中央先后决定在全党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以及“三反”“五反”运动。这些运动初步解决了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党的组织,党员同志的思想作风得到纠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为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和加强建设奠定了坚持基础和明确方向。

邓小平同志在八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我党的建设经验进行了的系统总结,对加强我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等。在贯彻报告的过程中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很多正确的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在随后的文革中,党的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并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尽管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在主观上想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总之,在这一时期的前半段党的建设思想和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后半段因为当时的“左”的错误,党的建设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好在我们党以巨大的勇气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尽力纠正其中的失误。正是由于我们党能够在自身建设上能够始终坚持真理并且不断的修正自身的错误,所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恢复、坚持和发展,我们党建才能创新局面。

(二)改革开放后在发展中开创新局面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党的建设也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 随后,中央纪委于1979年通过了关于中央纪委的工作和职权方面等相关规定。这是专门对党纪党风的发展进行研究的重要会议,它能够积极有效的推动和指导党的建设工作的发展。

随后的出台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贯彻党章进行了补充,并把处理党内各个重要原则,用党内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它对于发扬党内积极因素,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了新的修订。它对七大和八大党章的优点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对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进行了糾正,这在当时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党章。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在此期间逐步得到系统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倡导,让党的建设的方向和路线得到了彰显。邓小平解决了毛泽东没有能够解决或未能解决好的问题,他对毛泽东同志的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发展,由此发展成为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面对20世纪末的国内和国际政治风波和形势,江泽民同志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以往方针政策的同时,又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强化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2000年他在广东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随后他又明确提出必须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命题,就党的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推动了党建的理论发展,使党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此外,重视建立以党章为中心的党内制度体系,我党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这一系列制度的实施对与党建尤其是制度建设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丰富了新时期的党建理论。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段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党建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理论上对新的历史条件“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科学地回答,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领导地位进行了很好的巩固,在方向上指明了要坚持开展党的建设的方向。

(三)十八大后在新形势下丰富完善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在探索中逐步成形,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理想信念为重点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树牢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以及道德境界。我们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干部这一原则,这样才能准确的选人用人、净化风气,作风建设不松懈,并且颁布了八项规定,切实转变作风,党群和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监督执纪更加严格,纪律和规矩更加严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先后出台,各级部门和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求指明了方向。

重视党的建设制度,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50多部党内法规,从而使管党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基本上覆盖了党建和工作主要区域,从而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进行民主评议党员以及“三会一课”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民主和组织生活会的效果,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路线活动中走向深入。

二、建国以来党建的历史经验

在建国70年以来,我党在加强党建的一路风雨中,积累了许多珍贵经验,总的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在党的建设中始终贯彻实事求是这一要求。具体来说就是一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我党始终如一的重视思想理论的建设,在党员和干部的教育中着重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将正确的思想路线树立到干部党员心中,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证明,坚持思想理论建设能够筑牢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理论根基。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力量和源泉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同时也是增进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的根本要求,这也是我党的优势和传统。实践证明,这70年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党始终不变的就是我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工作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展开,这也是人民群众始终支持和拥护我党,能够成为执政党并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原因。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我们都知道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这项制度能够把民主和集中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是一种科学有效率的制度。我党创造性的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矛盾的制度,从而成为我党在组织和制度建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能有效突出我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具有强大生命力。

(四)重視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和党的支部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干部队伍和党的支部建设两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把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党的建设实践证明,只有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才能有效的促进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一个个有力的基层党支部,我们党的力量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五)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党的历史是一部在困难和考验中不断总结和成长壮大的历史。我们经历过挫折,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和成绩,留下了很多珍贵经验,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 我们要占位在新的国情和历史形势,采用灵活的思路提升党建工作的方法、载体以及体制机制的方式方法。要达到工作有新意、实践新形式,才能实现党建工作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伟. 从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到新的伟大工程[D].东北师范大学.  2012.5

[2]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大成就[EN/OL].http://www.sohu.com/a/329530663_120209830

[3] 李洪峰.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N].天津日报.2019.8

作者简介: 赵天博,男,中共党员,1986年11月,硕士,唐河党校助理讲师,政治理论方向。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党的建设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