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春,沈金丹,范光明,李珀,魏娜
图1胸部CT平扫纵隔窗示右侧第2肋骨团状混杂密度影(箭),以软组织密度为主,内见网状高密度分隔。图2胸部CT增强纵隔窗示病灶的软组织部分轻中度强化(箭)。图3胸部MRI平扫示病灶在T1WI上呈等低混杂信号(箭)。图4胸部MRI平扫示病灶在T2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箭)。图5胸部MRI增强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箭)。图6PET/CT全身扫描示病灶FDG摄取不均匀轻度增高(箭)。图7镜下病理示骨小梁间见扩张薄壁血管增生(HE,×100)。
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因体检发现右侧第二肋骨占位1月余入院。查体:胸廓无畸形,右上肺呼吸音稍低,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右侧第2前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可见大小约5.0 cm×4.9 cm×5.8 cm团状混杂密度影,边缘呈分叶状,以软组织密度为主,内见多发条片状骨样分隔影。病灶边缘清晰,突向右侧胸腔,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图1)。CT增强:病灶的软组织部分轻中度强化(图2)。胸部MRI平扫:右侧第2前肋占位,其内信号不均,以等或短T1稍长T2信号为主(图3、4)。MRI增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5)。全身PET/CT:右侧第2前肋病变FDG摄取不均匀轻度增高(图6)。术前诊断软骨来源肿瘤,具有一定侵袭性,考虑内生软骨瘤可能性大。于2018年8月在我院行肋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病灶位于右侧第二肋骨,呈膨胀性向胸腔内生长,质硬无活动,邻近右肺上叶轻度受压,右上肺尖段部分组织与病灶粘连,实变。分离粘连,剥离第二肋,将病变肋骨及肿瘤一并切除。镜检:骨小梁结构中断,部分见死骨形成,在骨小梁间见扩张薄壁血管增生(图7)。病理诊断:(右侧第二肋骨肿瘤)考虑侵袭性血管瘤病,肿瘤侵及肺组织。
讨论侵袭性血管瘤病,又称为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MOL),是以单纯骨组织溶解破坏而无成骨的一组症候群。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男多于女,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1],以肩胛骨、下颌骨或骨盆多见,发生在肋骨较少见。最早由Jackson于1983年首先报道,是极为罕见的特异性骨吸收性疾病,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2],可能与血管或淋巴组织增生导致渐进性骨溶解、吸收有关,小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可有局部受外伤的诱因。本病临床上很罕见,目前全世界报道200余例,可单发,亦可多发,病程进展缓慢,早期不易引起重视,后常因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或功能障碍而就诊。本例因体检发现,未诉明显不适。MOL的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溶骨而无新生骨及骨膜反应出现,无瘤细胞形成及恶变表现,早期以骨小梁减少、髓腔扩大、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瘤样扩张为主要特征,晚期主要表现为髓腔内纤维组织增生,最后骨质完全消失,仅留下一薄层纤维组织包绕髓腔[3-4]。此病在组织学上虽呈良性,但有侵袭破坏周围关节或软组织的趋势,故称侵袭性血管瘤病。本例术后病理示骨小梁结构中断,部分见死骨形成,在骨小梁间见扩张的薄壁血管增生。符合上述病理特点。
影像学表现:发生于长骨者骨溶解吸收其残端逐渐变细消失呈笔尖状;发生于不规则骨的病灶均表现为骨缺损或骨消失,不具特征性[5]。CT观察骨质吸收及邻近组织结构更清楚。本例CT示病变肋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内见多发网状高密度分隔影,考虑为残存的骨嵴。MRI比CT及X线平片能更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本例显示受累骨质在T1WI上为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为不均匀的高信号,信号的不同可能与纤维组织和血管瘤组织所占比例有关。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提示病灶内血供丰富。PET/CT显示病变骨FDG摄取不均匀性增高。
MOL的诊断基本上是排除性的,只有在彻底的生化筛查和排除感染性、肿瘤性和创伤性疾病之后,综合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才能作出诊断。目前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法,临床常使用药物、放疗和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MOL的预后具有不可预知性,少部分患者的骨破坏呈自限性,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呈进展性,合并胸腔积液、脊柱病变以及合并周围软组织、脏器损害的患者预后差。本病需与骨血管瘤病、恶性溶骨性骨肿瘤、创伤后骨质溶解症及内生软骨瘤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