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 张飞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3.学习作者睹物思人、用典型故事、详略得当、传神的字眼、生动的细节、围绕中心的写作方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呢?它会不会是写物的文章?文中还有美丽的春景。(板书:人、事、物、景)
1.典型故事,巧妙的构思
谈:写人要用故事。课文写了刘老师的三个故事——笑谈腿疾、艰难板书、放飞风筝。
教:作者写了三个故事,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上,一个故事发生在课余,这有意的安排叫“构思”。
2.详略得当,合理的布局
师:请看笑谈腿疾,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艰难板书是第五自然段。而放飞风筝有几自然段?我们必须要在学会取舍的同时保证详略得当,才能使文章布局合理。
3.内在关联,明确的中心
(1)读、思:笑谈腿疾能看出刘老师——顽强乐观,艰难板书能看出刘老师——爱岗敬业,放飞风筝能看出刘老师——热爱生活。
(2)论、说:这三个故事为什么能放在一起?——它们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即文章的每个事例,甚至于每句话、每个字都要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4.睹物思人,自然的过渡
(1)找。从“课上”的故事转到“课余”的故事,需要过渡一下。请你找一找过渡的句子。
课文还有一个第七自然段。
(2)讨论。这里也是写景,巧合吗?——你看出了作者的又一个构思吗?
(3)总结。还仅仅是写时间意义上的春天吗?这叫睹物思人,借景抒情。
1.传神字眼,细致的细节
读对刘老师3次圆木棍的描写,体会这根圆木棍不仅支撑着他的身体,也撑起了刘老师的乐观与自信。
分别读刘老师的外貌细节、动作细节、语言细节、神态细节感受刘老师的精神。
再来看一看这些传神字眼的表达效果——“泛”“浮”“漾”如果换成其他的词好不好呢?请大家看课件,比一比,说一说。
2.含蓄深刻,新颖的题目
(1)师:现在,请读这句话——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师引导讨论:你认为,“我”记住的只是风筝吗?作者为什么不直说“啊,刘老师,你的乐观、顽强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2)总结:对。作文要有含蓄的美,追求意犹未尽,追求留有余地,让读的人自己去品味、发现。你品味出这理想的风筝不仅是刘老师亲手制成的,它还寄托着刘老师什么样的情怀呢?
他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在心中升腾起一颗颗理想的风筝,像他那样学习和工作,每个人心中都有了梦想和追求。
(3)出示关于理想的名言,体会刘老师在他人生中的巨大作用。
(4)请看课件,作者的生平经历,他的刘老师为他树立了什么样理想的种子——
3.叙议结合,多种表达方式
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的10、11自然段,感受一下我对刘老师的深情——
总结: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巧妙结合,使文章感情真挚,情真意切。
1.请看一看课件上这些身残志坚的伟人,哪一个人成长的背后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哪一个人成功的路上没有这盏指路明灯的引领?
2.那么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让你深深地思念的老师是谁呢?请回想他的一个让你感动的细节,用上一两个传神的字眼,表达你心中的怀念、感激和尊重。
3.写好后评议。
附板书:
22.理想的风筝 人、事、景、情
笑谈腿疾——对待疾病——坚强乐观
艰难板书——对待工作——爱岗敬业
放飞风筝——对待生活——充满热爱
【教学反思】对于本篇教学,我打破常规,一改以往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品读文字,走进文本,再理解中心思想。而是另辟蹊径,挖掘这篇文章当中有价值的写作手法,在教会孩子们多种作文方法和写作手法的同时,又让他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先从谋篇布局上让孩子们学会了选取典型事例详略得当地去写一个人,让孩子们学会了借景抒情和过渡自然的写作方法能使文章充满真情实感、清新自然。之后重点学习了抓住传神字眼和精彩细节使文章生动的写法,并结合多种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充分地品、读、悟,孩子们此时不仅深度走入了文本,感受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心中升腾起了对老师的无限热爱,使文章教学目标得到了高效的实现。最后再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使孩子们也成了写作高手。通过本课教学,真的让我深有感触:创新教学,把阅读和作文相结合的教法真是事半功倍,使每篇课文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