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凤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九道小学 辽宁 丹东 118000)
新学期开学了,孩子们高高兴兴来到学校开始了校园学习生活。一周内大家和平相处,时间一长孩子们开始为一点小事吵闹,甚至动手。以往我遇见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没有太大的改变。第二周我担任值周教师,经过三年级教室看见两个男孩子又打起来了,因为两个人坐前后位,为了谁的座位地方大谁的座位地方小纠缠到了一起,一个牙齿还流出了血。我很生气地拉开了他们,其中一个还虎视耽耽地看着对方。今天我没有像过去那样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要遵守纪律,关心同学,做个好孩子。因为这种教育方法已经用过很多次,根本无效。今天我改变了教育方法:“你们不是爱纠缠着打架吗?你们俩就抱在一起,什么时候让分再分开。”俩人一动不动,我拉起俩人让他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我默默地观察着他们,他们拥抱的姿势渐渐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是怒气冲冲各自别过脸去,慢慢地开始把小脸放在对方的肩头上,恼怒的神情没有了,继而都慢慢地抽泣起来,俩人也似乎抱的更紧了。
他们的气消了,我也是!我拉过来他们,问拥抱着对方有什么感觉。一个说“我们原是好朋友的,现在还动手打他,我做错了。”另一个也哭着说“我抱着他我想以后再也不打架了”。他们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笑了!多么可爱的孩子!
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孩子常表现为:
(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自我中心意识强,事事好与人争,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
(二)爱惹事,自控力差。部分男孩子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
案例反思:
1.当教师需要一种教育的敏锐感觉,正如作家需要创作敏感,画家需要色彩敏感,演员需要表演敏感一样。面对打架的孩子,我们虽然疲倦、气恼,但是仍要捕捉他们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异样的神情,并因势利导。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就是教育敏感,一种以教师美好人格与修养、一定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为基础的教育敏感。
2.针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两个男孩子经常与别人发生争执,简单的说教对他们没有教育意义。拥抱对方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对方身体里的温暖,唤起了心底的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德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回避了打架事件本身,着眼于学生的胸襟开阔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做人指导。培养学生胸襟开阔,给学生心灵带来强烈震撼。我们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应该以理解引导理解,以高尚培育高尚,在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同时,与学生一同创造出了师生共享的美好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