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琴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偏重课堂的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随之产生,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微课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前五分钟的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活动,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借助微课开展课堂导入,需要注重其针对性和目的性,借助趣味性的内容,使课堂导入更加生动有趣,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制作微课,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保证课堂导入的有效开展。在具体的微课制作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影视剧作品,如电影《神话》,从中选取精彩的片段引导学生观看,结合影视剧中的精彩部分,提出相应的问题,借助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了解秦朝大一统的背景和条件。在课堂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思考活动。学生在影视剧中可以直接看到秦朝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从公主嫁到秦朝来看,可以得知秦朝和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等。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历史内容,明确历史学习的主线。
高中历史内容非常多,涉及古今中外各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混淆或者记忆混乱的情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重点和难点问题是需要学生突破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1]。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降低课堂学习的难度,加深历史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微课制作中,教师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重点和难点作出相应的分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突破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本节课程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内容繁多复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较为困难,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以及辛亥革命的评价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则是教学的难点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将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到袁世凯篡权这期间的时间、人物以及相关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视频,同时结合电影《辛亥革命》中林觉民就义的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三民主义,深入理解武昌起义的意义。在理解辛亥革命意义和结局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分析活动,借助相应的视频采取有效的信息内容,引导学生知识迁移,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微课的时间比较短,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微课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相应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在微课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材料内容,结合荣氏兄弟创建面粉厂的材料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分析和探索活动。
材料一:在1896年,荣氏兄弟创办面粉厂,刘坤一作为两江总督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发展,在1900年,荣氏兄弟和合伙人创办第一家面粉厂,之后,荣氏兄弟创办了新纱厂,并且开设了更多的纺织厂和面粉厂。
材料二: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面粉厂,并且在一年内开设了12 家,产量非常大,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材料三:从1922年开始,外来面粉涌入中国,民族资本面粉产业滞销,整个面粉产业变得衰弱,出现连年的亏损。之后,1932年到1936年,面粉厂又再次发展,但是,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发生后,荣氏企业面临空前浩劫,在抗日战争之后,荣氏集团想要东山再起,但是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和国外局势,最终其梦想破灭。
教师可结合这些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荣氏集团的兴衰历程。
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具体讲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流程。高中历史课堂活动中,借助微课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扩展学生眼界。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应打破教材约束,以课本为基础促使知识扩展和延伸。在实际课堂活动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更多历史相关的课外知识,借助微课开展指导活动。例如,在“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课堂活动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计相应的情景“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借助这样的方式,展示工业革命下人们生活的变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根据课堂学习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次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共同影响,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启示。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并且在课堂中展示,丰富课堂知识内容,同时促使课堂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课堂活动中,借助微课开展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也是未来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2]。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微课的有效利用,结合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合理引入微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加深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