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洪
(贵航高级技工学校 贵州 贵阳 550000)
技工院校的宗旨一直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去培养不同的人才,很长时间以来,大部分技工院校侧重点是在于实践方面的教学,重点也是去培养学生的技术。如今在国家重点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咱们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也要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注。
1.1 职业素养的含义。所谓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而职业素养又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不仅体现在技能等的训练方面,更是体现在人类的道德修养上,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职业道德比职业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我们一定要以道德方面为主要方向去进行教育。
1.2 德育课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在教学上要从心理健康、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进行教育,教材从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道德方面的教育不仅对学生时代有影响,更是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道德教育不仅仅可以提供理论上的知识,同时也是可以给学生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及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所以职业素养是尤为重要的。
如今,在我们的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德育教育不足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反而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2.1 学校对德育课程不够重视。技工院校的目标长期以来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技能方面的问题,那么相对应的考核就是咱们的技能了。然而对于多形式的道德教育没有给予重视以及大力支持,从而也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应对社会时会出现职业技能达标,道德素质却达不到标准的现象。前期创新的老师因为没有受到鼓舞,教育水平将会恢复到之前,从而出现了一个老师教育不达标,学生学习不达标的恶性循环状态。
2.2 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对于一个成熟的学校来说,想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那么首先需要提供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对老师相关方面的要求,择优选择。技术类的课程对老师的基础会有着较高的要求,可是我们技工院校大部分老师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因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会显得比较吃力,没办法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使得学生对相关的道德教育没有兴趣,反而不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
2.3 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大部分的学校极度缺乏创新,尤为突出的就是道德教育方面。第一就是咱们平时使用的教材,长期不进行更新,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很好的与社会的变化融为一体了,使得学生没有兴趣。第二就是理论与实践并没有结合在一起,内容都是之前的老内容,对于时代更新极其快速的社会已经完全被淘汰了,所以学生并没有作用。第三是没有针对性,不同的专业对于职业素养的要求不一样,我们不能同一而论,这样没有针对性的教导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对于不同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相同,而当下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德育课程对于不同专业课程设计都是相同,并没有针对性,以此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好。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技工院校将要对现有的道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以下就是我个人对道德教育给出的建议。
3.1 院校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创造条件。从院校到老师再到学生,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学校方面加强师资力量,老师方面,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程上进行创新,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提升学生的兴趣,达到德育的真正意义。这两方面来说,师资力量是很重要的,学校不仅要遴选更为专业的德育老师,更要持续不断的对老师进行考核,老师更加优质,学生的教育才能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与企业等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把老师所教的知识灵活的去运用。
3.2 德育教育课程的改革。要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基础,把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互相融合。在这样的要求下,就需要我们的教材以及课程可以与专业融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层次调整德育课程的内容以及讲解方式,用最专业的职业素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建议与分析,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
3.3 将德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未来的就业中就是体现职业素养的地方,所以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没办法培养出很好的职业素养的。学校要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根据企业的要求让学生去实习去体验,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素养,这样对以后的工作也是更有帮助。
3.4 创新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关于我们德育课程的好坏更多的是停留在考试的分数上面,而不是通过步入社会学生的单位对我们所教育的学生进行的反馈去评定,仅仅依靠分数只能反应我们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上,没办法达到我们德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所以在考核上我们也要多方面参考意见,使得考核更具有意义。
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对未来学生的就业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德育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基础的职业素养,更多的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通过针对性的改革,将我们的德育课程与今后的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具备心怀质量文化和工匠精神的胸襟,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