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辉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重庆 北碚 400700)
“习作”是整个小学阶段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它既费时又费力,却往往收效不大。在习作教学中老师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借助文本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恐怕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方式。它让教材成为言语范例,将习作方法渗透其间,使习作指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失为一种良策。但是,为什么普遍采用的方法,却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写出来的习作没生气,模式化比较严重呢?我想,问题不是出在“读写结合”这一策略上,而是在“读什么”和“如何写”上暗存弊病。这里单就基于写作本位的“以读促写”式的单向训练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用于读写结合的例文是以导写为首要目标的。从孩子的习作需求来看,他们需要表达跟自己所处时代、环境相适应的情感,记录身边事,感悟身边人,由此产生的书面表达,应该是儿童化的,生活化的语言,而绝非纯文学层面的语言形态。换句话说,他们所需要感知的是同龄人的表达方式,借鉴的是与年龄相匹配的习作例文,通过同龄人的文字来知晓如何选材,如何个性表达,如何在习作中吐露真言,飞扬童心。他们的习作说到底,更多的是为生活中的表达服务的,而非要成为一名文学家才学习写作。所以,教材所选的供学生习得写作方法的文章,是应该和纯赏析式的文本分离开来,形成承担不同功能的单一体。这样让学生既充分体验文学作品的纯美,又系统学习表达方法。
其次,用于读写结合的例文应该和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特征匹配。多年以前的语文教材配套有《读写例话》一书,所选例文均来自儿童习作,贴近读者生活,可借鉴性更强,仿写也更容易,尤其对于提笔困难的学生更是大有裨益。更难能可贵的是它针对各学段的习作目标,编写了可操作的序列化训练课时内容,并选取了相关文章作为例文,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有所获。层层深入的编排模式,步步提高的训练步骤,让习作教学成为了一条线,而非现在的每篇文章由老师选择训练点,呈现重复选点,分散训练的无序状态。
在那个课外读物远不及现在丰富的时代,为什么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不会空乏其谈,文章段落结构井然有序,各种写作技法都能彰显其间呢?或许这是现在语文教科书在改革中忽略的问题。选文的思想性大于文学性必然导致习作指导的无序化。没有配套的教材,没有可遵循的阶段训练目标,可操作的细化的训练抓手,硬生生地将阅读和习作捆绑在一起,谓之“读写结合”,将阅读和习作教学整合,将赏析和仿写嫁接。这虽然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对于课时量不足的语文学科而言,是可行的一条路子。但是,语文教科书所承载的关于语言文字训练的负担过于沉重,往往让老师在操作时难以取舍,总担心今朝一失,后续不再。教材编写者若能按照写作技法的序列化进行组元,或许这种尴尬就不会出现。
明确了用什么例文进行习作指导外,还需有与之适应的指导策略,即“如何写”,将“例文”这一优势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教师需要找到基于学情的训练方法。在平日的操作中,可以尝试例文的复述训练、好词佳句积累与运用、改写、续写、扩写、补白等。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再好的例文也要和表达的需要结合。在进行“读写结合”指导时切不可硬性要求,否则将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写出与例文相仿,却又不同于例文,或者高于例文的习作,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试想,学生在与自己年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读写教材的系统指导下,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他们就不愁习作没有借鉴的蓝本,不愁无从下笔,没什么可写了。虽然这只是美好的设想,但是只要教材编写者和课程开发者多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从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性思考,习作将不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我们的母语学习也不再会出现说了一辈子,却不能很好地用它进行书面表达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