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 康 乾
时政教学是我国德育教育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时政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被广泛使用。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整理时政教育工作重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时政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级分析与研究。
就当前而言,我国初中生的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重点,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笔者在本文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积极融入时政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积极探索。
1.传递时政教学的价值理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中学生时事政策教育,保证每周安排一课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和相关的专题教育。这一举措明确了国家时政热点教学常态化的决心,借助课堂教学,传递时政教学的价值理念。时政教学的价值不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或获得高分,而是带领学生建立社会道德感,了解社会政策,培养法律意识,保证正确的思想方向。
2.符合时政教学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道德与法治教育被提上日程,加强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教育,将时政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以经典案例为依托讲解法律知识,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养成日常关注时政的习惯,从而了解我国发展规划,懂得我国发展现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3.满足当前市场的发展需要。
科学技术水平带动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市场化的发展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初中生处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其思想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言论的影响,建立扭曲的价值观。此时,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明确工作重点,针对市场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适当案例,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思想教育,循序渐进地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充分体现时政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时政教学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体现时政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首先,从各种渠道获取最新的时事信息,如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广播、报刊等。其次,教师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加工,以确保在课堂上能够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对时政信息产生好奇心理,从而进行关注与了解。
2.充分发挥时政信息的指导作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时政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多数属于枯燥的法律条文,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针对这一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将真实案例改编为舞台剧等形式,捕捉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时政热点,带领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充分结合时政教学要点。
在课堂上,我们应摒弃以往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讨论中,使其产生融入感,继而更加积极地学习。另外,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收集时政要点,安排课后讨论话题,让学生多渠道自主获取时政信息素材,在之后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分享。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与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
4.充分把握时政要点的课外延伸。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传授,应向课外延伸,从课堂走出去,也可以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辩论会,或者举办征文比赛、演讲竞赛等,或者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采取社区活动的方式,到各单位去参观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法治在身边,以多元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时政教学有利于当代中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笔者在本文提出要注重时政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结合时政要点,进行课外延伸,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理性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