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申胜利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发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了教师关心的焦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维度组成,体现了历史学科对于学生关键技能和优秀品质培养的价值。通过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魅力,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具有时空背景的局限性,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所折射出的家国情怀,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和理解。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很难感受到这些人物所表现出的优秀思想和情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历史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历史时空下与历史人物对话,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体验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
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学为例。美国宪法的制定离不开华盛顿,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时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学生可以感受到华盛顿为了美国的独立而做出的贡献,折射出华盛顿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同时也体现出华盛顿不留恋权力,为国为民甘愿奉献的精神。
史料是让学生理解历史、还原历史过程的重要资料。高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研究,通过史料渗透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通过史料更清晰、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或事件,掌握历史的本质规律。同时,通过史料研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分析、整理、收集、辨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从而使其深刻领悟史料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培根曾说:“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许多科学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优秀史料。例如,牛顿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奠定了近代力学的基础。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却很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不过是对一件事能够用很长时间加以考虑。通过这则史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能体会到牛顿对科学的执着,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感受科学发展的曲折艰辛历程,体会科学家为了祖国发展、人类进步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从而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洗礼,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社会奉献青春的理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深刻领悟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和品格。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升华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朝帝制的辛亥革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开了序幕。孙中山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由此,革命党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与封建清廷展开了长期的斗争。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在课下收集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诸如孙中山、袁世凯、陈独秀、林觉民等人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课外拓展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这样,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追求民族自由、平等而付出的努力,同时,也深刻地明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实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研究史料,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号[2018]―JKGHYB―0842)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