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伦,陈柏瑾,2
(1.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5; 2.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2160)
《人民画报》自1950年7月创刊以来记录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步伐,记录了新中国女性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画报价值导向明确,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群众性,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内容,是研究新中国价值观发展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几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画报》高度关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其题词,周恩来为其审稿,胡锦涛将其作为礼品赠予罗马尼亚友好人士。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劳动色彩,女性追求平等的步伐与新中国的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劳动,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形成了以劳动为价值导向的幸福观。而当代社会,一些女性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失范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被人们所诟病,不符合时代主旋律,对女性健康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以《人民画报》为研究视角,透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价值观,对观照当前女性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画报》创刊号封面为毛泽东画像,创刊第2期封面为《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创刊号以毛泽东画像为封面,是《人民画报》杂志社办刊总基调的奠定,而创刊第2期以基层女性图像为封面,则是对女性地位提升的真实反映和对女性解放的迫切希望。1950—1959年,《人民画报》关于女性的报道共有105篇,包含36幅封面图像,主要包括女性的劳动场景、模范形象、业余生活场景和幸福生活场景。
在《人民画报》创刊10年的女性报道中,有关劳动的报道有52篇,刊登于封面的有16篇,行业涉及医疗、科学、教育、农业、工业、手工业等,民族涉及汉族、蒙古族、傣族、彝族等。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既有以宏伟场面表现新中国女性“站起来”的阵容,又有对个别女性工作形象的描绘。一方面,画报所刊登的《一个汽车售票员》《机长秦桂芳》《云南彝族社员普水珍》等女性个体图像,表现了女性积极参加社会劳动,试图从父权制家庭中解放出来的内容。“妇女要同男子一样,有自由,有平等。”[1]妇女的自由不仅是摆脱家庭地位的不平等,更是在社会劳动中追求社会认可,获得相应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解放了的中国妇女》《新中国妇女的雄伟阵容》《幸福与骄傲——参加祖国基本建设的妇女》等女性群像,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参与祖国建设的认可,从社会生产层面赋予女性一定的地位,认为女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是对新中国女性价值的肯定。
《人民画报》在此期间有关女性模范形象的报道有14篇,包含6篇封面报道。纵观10年间对女性模范形象的报道,《人民画报》所表现的女性从基层女性到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取得佳绩的女性,女性模范形象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普通职业女性。创刊第2期的封面《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展现了基层女性的精神面貌。《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以蓝天白云为背景,梁军面带微笑、目光坚定,是新中国劳动女性的最佳状态,表现了新中国基层女性对劳动事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梁军头戴军绿色帽子、身着军绿色外衣、胸前戴天蓝色围裙,是“革命女性”的形象,也是工人女性的形象。梁军手扶深红色拖拉机方向盘,象征着新中国工业和农业的蒸蒸日上。梁军的模范形象,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所推崇的工人阶级形象,《模范小学教师史瑞芬》《模范女工陈凤云》等对模范形象的塑造也深有此意。
第二,艺术行业、体育行业的女性。1957年第4期封面《从话剧名旦到电影名家的白杨》和1958年第1期封面《世界跳得最高的姑娘郑凤荣》是《人民画报》最早刊登艺术行业女性和体育行业女性的图像报道。艺术和体育并非大多数女性所追求的职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艺术和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女性在艺术、体育行业能成为佼佼者,其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是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人民画报》将这些行业的模范人物表现出来,试图鼓励女性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文体活动,引导女性树立生活理想,从而实现妇女解放。
第三,走向国际舞台的女性。1959年第2期封面《国际无线电快速收发报抄报冠军魏诗娴》意在鼓励女性奋发图强,在劳动过程中提升自身技能,走出国门,与世界各族人民同台竞技。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女性还在家庭劳动的桎梏中有待解放,刊登走向国际舞台的女性图像,有助于开阔女性的视野,树立女性的独立意识。
《人民画报》创刊10年间有关女性业余生活的图像报道有14篇,包含5篇封面报道。如《四川各族青年联欢大会上的回、藏族姑娘》《三八妇女节的北海公园》《业余演唱家阎玉贞》等展现了女性的业余生活场景。《舞剧“五朵红云”中的柯英》《中国话剧一代“青衣”》等报道主要讲述女性艺术工作者打造舞台角色,为丰富人们业余生活而努力的故事。这些反映女性业余生活的报道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用劳动为女性解放而努力的精神风貌。
《人民画报》创刊10年间有关女性幸福生活的图像刊登了26篇,包含9篇封面报道。一方面,家庭幸福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摄影作品创作也不例外。画报刊登了《幸福的家庭》《吴丹的一家》《邓洗母子》等有关家庭幸福的报道。作为新中国家庭的代表,这些样本不仅成为当时家庭幸福的参照,也是当前社会家庭和谐的范本。另一方面,画报着重体现“幸福源于劳动”的理念。《妈妈安心去生产》《黄妈妈》《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均表现了女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理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价值观呈现出强烈的劳动色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是这一历史时期女性价值观的最鲜明特点,劳动是女性追求平等、实现解放的必由之路,也是女性幸福的根本源泉。除此之外,追求平等、追求幸福也是女性的主要价值观。
《人民画报》从女性劳动生活的场景、女性的劳动模范形象来反映女性的劳动价值观。《人民画报》所展现的女性劳动模范形象,如《天津私营恒源纺织厂的模范组和模范工人》《纺织工业的先进生产者——郝建秀》等所表现的模范形象,是扎根基层的普通劳动妇女,也是在基层中干出一番事业的时代楷模。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价值观以集体本位为导向。[2]在这一历史时期,为集体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指导人们劳动的中心思想。女性的劳动不再是以满足家庭需要为中心,衡量女性劳动的价值不再以家庭中男性的需要和满足为标准,而是以满足集体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为标准。另一方面,倡导劳动光荣是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内涵。画报报道了许多女性劳动模范。女性劳动模范是对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实现劳动价值的最高认可,是女性学习和推崇的现实偶像。毛泽东对劳动模范有高度评价,认为劳模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画报》所展现的劳动女性形象,是当时优秀女性的缩影。在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女性崇尚劳动、积极参加社会生产、无私无畏地建设新中国,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女性也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
《人民画报》表现出的女性的平等价值观是追求人格独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追求男女两性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男女两性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受益的伟大事业。第一,女性追求人格独立。如《倔强的姑娘们》报道了机床厂生了孩子的女工被男工嘲笑“干活无用”,于是成立“巧姑娘小组”向男工“宣战”的故事。尽管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生理结构的不同,但女性追求人格独立绝不以生理结构的差异为根本依据。[4]女性追求人格独立是在承认两性生理差异的基础上推翻父权制的压迫、审视父权社会对女性压迫的根本原因并探求解决之路。“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5]。第二,女性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如在《边疆女教师》中,16岁的周琼芬离开家乡,到云南西双版纳为哈尼族孩子办学校,为哈尼族培养人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恩格斯认为:“只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才又给妇女——只是给无产阶级的妇女——开辟了参加社会生产的途径。”[6]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到男女“以平等的地位参加有益于抗日战争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7],女性要追求人生价值,就必须参加社会生产。《人民画报》所表现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是工作在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女性,无一不是在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第三,女性追求两性和谐。如《工农联盟的旗帜——治淮模范》报道了男女两性共同在治理淮河过程中建功立业的事迹。女性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在数量上占人民群众的一半,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也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女性的解放需要男性的支持。女性解放并非“夺权复仇”,也非“牝鸡司晨”,而是追求两性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和谐状态。
新中国女性的幸福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劳动价值内涵,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幸福价值观。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社会实践是幸福的根本前提和根本来源,幸福并非神秘的、抽象的,而是现实的。第一,女性的幸福价值观具有主观性。如《在和平、幸福的大道上前进》展现了新中国女性昂首阔步的英姿,表现了女性对幸福的向往。一方面,“人类创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历史是广大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事业。”[9]幸福具有主观的成分,追求幸福的观念不断激励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幸福具有不同的内涵,幸福价值观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人民画报》所展现出的女性幸福价值观,在当时是追求新中国的发展,是对新中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理想,这种理想促使女性投身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另一方面,女性对摆脱男权社会、争取人格独立和实现解放的追求,是其摆脱家庭束缚、参与社会生产的重要动力。第二,女性要获得幸福生活就要扎根现实,女性的幸福价值观具有依赖于现实的客观性。如《一个女工和她的孩子们》描绘了沈秀英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洋溢出的幸福之情。“劳动使幸福置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10]幸福价值观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依赖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脱离现实社会和社会实践,幸福就无从谈起。第三,女性的家庭幸福依赖于家庭的和谐和良好的家风。如《吴丹的一家》,描绘了受人尊敬的吴丹爷爷一家16口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把女性的幸福融入一大家人的生活之中。家庭的和谐和良好的家风使女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更顺利地创造财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人生价值。《人民画报》所展现的女性家庭幸福,是女性在参加社会生产的基础上创造社会财富、满足家庭需要,并由男女两性共同缔造的幸福。
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女性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养分,女性自身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也是女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结束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妇女解放是民族解放的要素。”[11]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持续深入,这是新中国女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在这一历史变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对新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女性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结果。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妇女运动决议案》提出“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12],女性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舞台。到中共六大,《妇女运动决议》提出“农民组织之中要有妇女委员会,妇女必须参加苏维埃政权”[13],女性正式进入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行列中。至此,中国女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固有的生育功能,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战场上,不仅极力支持亲人奔赴前线,也承担农业劳动、家务劳动等任务。在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走上一线战场的也不在少数。如,“并有妇女干部数十人,均腰悬短枪,脚穿草鞋随军出走。”[14]“赤卫军采用三班一排,四排一连的编制,以三排为战斗排,一排系救护排(以壮年妇女来编制)。”[15]事实上,自建党以来,中国女性逐渐参与了民族救亡运动,承担了不亚于男性的艰巨任务,成为保家卫国的重要力量,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女性丰碑形象,而这种形象,是亿万中国平凡女性的缩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历史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论是女性知识分子,还是社会底层的劳工和农妇,在新中国都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第一,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的存在。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商品生产以满足交换为目的,在追求利益的情况下,氏族瓦解,母系社会崩塌,人们开始独自劳作,土地逐渐私有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与财富的多少直接相关,由此,社会逐渐产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这一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是母权制崩塌、父权制形成的过程,也是妇女逐渐被压迫的过程。
第二,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是女性解放的根本道路。无论是对女性的压迫,还是对阶级的压迫,私有制都是其根源,只有埋葬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女性在埋葬私有制这一进程中具有天然的使命。面对西方女权运动,恩格斯认为:“所谓争取妇女权利的特殊的运动——纯粹是资产阶级的把戏——就会很快退居次要地位。”[16]换句话说,女性解放不能一味地追求某些层面的平等,不能忽视社会制度对女性的压迫。打破剥削的私有制,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女性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把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的产生,要使男女平等,就要进行社会革命,要把妇女解放运动同阶级解放结合起来,纯粹的女性平权运动和排除了女性的阶级解放,都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这些思想成为新中国女性价值观形成的有力理论支撑。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有关妇女解放有诸多观点。
第一,劳动女性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主体,是女性价值观发展的主要力量。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分工是不平等的,私有制生产关系使男性成为财富获取的主要力量,造成了男性天然拥有财富支配权的不平等局面,把女性排除在了社会生产之外,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和家庭的奴隶。要打破这一局面,女性就要参加社会生产,成为社会财富的生产者、拥有者和支配者,这样才能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力量。
第二,婚恋自由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旧中国,女性受到买婚卖婚、包办婚姻的束缚,封建礼教残酷剥夺女性的权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并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从法律层面打破了封建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新中国《婚姻法》的颁布,为妇女婚姻自由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女性打破封建礼教思想残余的束缚提供了精神动力。
第三,建设新中国是女性的必然使命。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建设新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全体同胞的共同责任。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1955年,毛泽东批示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刊发的《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之后,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这一批示得到广大女性的认同。一时间,“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妇女能顶半边天”推动了女性参与社会实践,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活力。与新中国成立以前妇女解放革命不同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是大规模女性的呐喊,是新中国女性对打破封建枷锁的疾呼,女性的人生目标得到超越,她们不再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是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上升到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的层面。
不可否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束缚和压迫女性的内容对我国女性有较深影响,但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养分。
第一,勤劳精神是女性克服困难、勇于前进的重要思想支撑。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勤劳节俭、艰苦奋斗一直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取得胜利的法宝。勤劳精神是一种实践价值观,是女性打破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生产所必须拥有的品质。作为优秀的民族精神,勤劳是新中国女性为争取权利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对新中国女性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仁爱精神是女性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仁爱”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个人修养。较之于西方女权运动,我国妇女解放运动蕴含更多的“仁爱”思想,西方女权运动强调争取女性权益,一些女权运动有着“暴力革命”味道,而中国自五四运动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更多是打破固有思想对女性的压迫,使女性参与到民族救亡运动之中。同时,中国女性的平等价值观并非只是为了追求男女平等,而是把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平等。中国女性走向为民族存亡而战的舞台,摆脱一些传统观念对女性压迫的束缚,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积极保家卫国、建设祖国,在这一过程中追求男女平等,以此形成了新中国女性价值观中具有仁爱精神的平等价值观。
第三,和谐思想是新中国女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根基。和谐是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的统一,是自然、社会、自我的良好存在状态。[17]人际和谐的思想使新中国女性在妇女解放运动中选择温和手段而不以暴力形式争取平等,以不损害两性利益为前提,以此获取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身心和谐是新中国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实现个人价值的先进理念,促使女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创造一定的财富,满足自身的利益,进而满足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家庭和社会中两性的平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两性以平等的身份去创造社会财富,天人和谐的局面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自然、社会和自我三个方面就能达到良好的状态。女性在和谐状态中追求两性平等,在平等的状态中追求女性地位,“平等”中蕴含着“和谐”,在新中国女性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女性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女性这一主体的思想和实践。中国女性在党的领导下为翻身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做出了不懈努力。
第一,新中国女性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包含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社会价值就越大,个人价值也就越大。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国女性把抗击日寇、保家卫国当成人生目标,视死如归。在这一历史时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支撑着许多中国妇女在战场前线和后方不惧艰险,努力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又不辞辛劳,扛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奋斗在社会生产的第一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理想不尽相同,但女性总是与男性齐头并进,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起来。没有女性对社会价值的追求,绝不会有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第二,追求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获得精神价值,是新中国女性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生活贫乏,女性走出家庭,以饱满的热情建设新中国,为丰富社会物质财富而不懈努力,为社会创造着物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所追求的是“为新中国服务”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这是女性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第三,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实践不可分割。“实际价值即现实化的人生价值,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的现实的满足。”[18]女性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社会需要的实际价值。在新中国女性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女性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建设新中国当成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生产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女性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习近平曾提到:“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具有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使我国亿万妇女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担当。”[19]丰富和发展当代女性价值观,是促进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女性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应当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把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同社会主义建设融合起来,使女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把妇女解放运动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紧密结合,切实维护女性各项权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女性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解放,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领导的妇女解放事业步入新时代。长期的奋斗使女性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妇女解放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在新时代,女性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女性解放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女性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习近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女性价值观以引导女性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最终落脚点。广大女性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引导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直接领导的群众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大责任”[21]。妇联组织既是广大女性的群众组织,在组织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是争取广大女性各项权益的重要组织,在行动上具有先进性,也是党同广大女性联系的重要平台,发挥着执行党的决议、巩固党的地位的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丰富和发展女性价值观的任务上,妇联组织走在女性发展实践的最前沿。妇联组织大力推动女性参加社会生产,促使女性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女性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广大女性的具体实践,也离不开妇联组织的大力推动,更离不开党的领导。
第三,女性要在党的领导下,提高追求自我解放的自觉性,促进女性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逐渐完善了有关女性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女性参政议政。邓颖超曾经指出:“妇女解放首先是妇女自己的事。”[22]在党的制度的保障下,女性应当积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自觉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增强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女性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离不开女性主体自身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实现国家解放的伟大思想。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女性解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埋葬私有制,推动女性参加社会生产,才能实现社会解放,实现女性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为女性解放道路奠定了总基调,女性解放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女性解放提供了现实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女性解放要把握社会发展脉络,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妇女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3]劳动使人从自然中逐渐走出来,是人类解放的重要条件。从古至今,劳动使人类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形态得到变更。人类的劳动从满足自身对日常物质的需求转化到满足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需求上来。新中国女性价值观依然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以劳动为生活主题的价值观念,劳动是女性解放的先决条件。人类通过漫长的劳动创造了今天丰富的物质财富,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变更都需要全人类的努力劳动,是人类长时间劳动价值的积累,女性解放也如此。发展女性价值观,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引导广大女性积极参加劳动,摒弃“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倡导女性形成健康向上的劳动观念。
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同时也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中华文化的基因中,人本主义精神是重要精神之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人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把人的劳动实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结合在一起,认为劳动是谋求人自身发展的途径。
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历经千百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花木兰、穆桂英等女中豪杰形象,又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诗句中所歌颂的慈母形象等。这些优秀文化为新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新中国女性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女性价值观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又着眼于现实社会。女性价值观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女性本身,更要放眼两性社会,不以简单的平权运动为追求,应当谋求两性共同幸福,实现社会解放,从而实现女性解放。
女性价值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女性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女性价值观旨在推动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发展女性价值观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女性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两性和谐、社会和谐。其次,女性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要遵循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其内容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经过家庭成员的传承,形成良好的家风,对其成员具有深远的影响。女性幸福的实现与家庭美德紧密相连。家庭成员拥有高尚的美德,与女性在家庭中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关。家庭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血缘和亲情使得家庭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拥有家庭美德是女性幸福得以实现的前提。再次,女性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性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付出巨大努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在改革开放时期,女性为民族繁荣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新时代,女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到民族振兴的伟大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激励着女性,是女性价值观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人作为价值的主体,应当把创造个人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相统一。要倡导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倡导女性积极参加社会生产、承担社会责任,合理享有社会财富和社会权益。
第一,女性积极参加社会生产,是女性合理享有社会财富的根本选择。马克思曾经提到:“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25]这就是说,实践首先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26],人要参与到社会生产中,为社会服务,为满足人类的生存创造财富,才能从社会中获得生存的物质所需,才能满足自身的利益。
第二,女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女性索取社会财富的必要前提。承担社会责任和享有社会权益是统一的。两性的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差异,但女性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应以两性生理结构存在差异而放弃,恰恰相反,因为两性生理结构存在差异而存在相应的分工,男女两性应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分工与合作并重,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的繁衍生息留下火种。女性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出社会财富,其社会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27]女性作为社会成员,要投身到集体中才能创造财富,只有在集体中女性权益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