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娇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昌松小学,江苏扬州 225200)
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手段,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现在的英语教育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需要在逐渐的积累运用中得以练习。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法来辅助教学,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1 I'm Liu Tao 时,课前,笔者将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放映,并通过故事进行课堂的导入以及讲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随着故事的讲解,边进行幻灯片的放映,并标注了山、庙与老和尚的英文,以此引发学生的注意。“有一天,有一个外国友人来到这座庙,并与老和尚进行交谈”,此时笔者会放一段老和尚与外国友人对话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见老和尚对友人说:“Hello!”友人回答道:“Hi!”然后两者进行了友好的握手。此时,笔者进行了知识点的讲授:“两人之间进行问候的时候,中国人会说你好,彼此表示友好,而‘你好’用英文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hello,另有一种是hi。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hello 或hi 来问候或者表达初次相识的友好。”讲授完毕,笔者会继续播放视频,这时,老和尚和外国友人开始进行自我介绍。老和尚说:“我的名字是方圆。”外国友人听后回答道:“I'm Jake.”笔者继续讲解:“进行简单问候之后,通常会进行自我介绍。‘我是……’用英文就是‘I'm ...’或者‘我的名字是×××’译为‘My name is ×××’。”至此,便是笔者要进行讲授的知识点。因此,笔者继续进行视频播放,原来外国友人来到寺庙是为了祈福。随着一段故事讲述的完毕,知识点的讲授也就此结束。紧接着,笔者会组织学生进行对某一个故事的自导自演,中间贯穿着要讲授的知识点。
通过故事的讲授以及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了他们的感性学习。更主要的是,在组织活动时,笔者还充分锻炼了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有了基础的英语学习,还要有效加强学生说的能力。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用问答法来进行语言交流的训练。笔者从听入手,利用师生问答的方式积极创设语言氛围,使学生之间展开融洽的交流,并对其错误进行纠正,使交流更加规范化。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时,笔者会进行问题的设置:初次见面进行问候,用英语怎么说呢?从而引导学生答出hello 等。这时,笔者会继续问学生:“那么在英语中,比较熟识的人彼此问候时,应该怎么表述呢?”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后,便引导学生进入问答环节。由笔者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紧接着,笔者会创设语言情境:“电话铃声在响,拿起电话,应该进行友好问候,继而说明自己的身份,再进行熟人之间的问候。如果某一方过得不太好,可以继续进行发问:What's the matter?谈话结束之后,要礼貌地再见。”
笔者通过氛围的创设来进行详细的讲授,在通过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时,可以实现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继而再进行学生之间自由地进行问答,使学生之间充分地互动。教学者切记此时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英语。
经过三年英语学习的铺垫,四年级的英语具有“内容偏多、要求偏高、难度偏大”三大特点[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边理解边学习。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 时,笔者会在课前准备好各个科目的图片收集为学生提供参考。笔者通过自己喜欢的科目来进行课堂导入,并对事先准备好的科目进行简单介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个科目?”即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接着,笔者会对美术、语文、数学、英语等诸多科目进行英文的讲授。经过详细的介绍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英文回答:I like...笔者还会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如“有进步”等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理解问答过程中的逻辑性。笔者通过汉语的思维进行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得以将句式应用到表达与交流中,充分地进行互动。
通过一年级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对英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基本的日常英文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试听法对学生的语感、语音以及语调进行了良好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She's my aunt 时,笔者会提前准备好教学录音和光盘,并通过“全家福”这一概念进行课堂的导入,引导学生会用英语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假设爸爸有弟弟,我们会将其称为uncle,译为叔叔、舅舅等同父母同辈的男性称呼。假设妈妈有个妹妹,将其称为aunt,译为阿姨、姑姑等同父母同辈的女性称呼。紧接着,笔者会进行情景的创设:“小明和姑姑一同去购物,偶遇小华,进行相互问候后,小明向小华介绍他的姑姑,应该用英语说:‘This is my aunt’,译为这是我的姑姑。小华向小明的姑姑进行问候后,指向不远处的叔叔,对着小明说:‘He is my uncle’,译为他是我的叔叔。”此时,笔者会进行讲解:“男的他是he,女的她是she,它是it,他们都与is 绑在一起”。简单的绕口令讲解十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接着,笔者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最后通过播放标准录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纠正,加深学生的印象。待播放过后再进行自由表达,循环进行,并引导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这样便于学生及时纠正语音,培养英语语感。
在充分激发了学生求知欲的前提下,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语感等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在情境创设等诸多互动中将其课堂所学得以应用[2]。这样有助于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