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评价思考

2019-11-27 13:19张小亮
名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景民俗可视化

张小亮

(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引 言

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勾勒了未来新人的形象——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规约了学校教育的课程发展与教学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全景平台为学生创设了实践民俗知识的任务场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尝试自我解决,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学会学习。融合的学科主题知识为学生初步建构了相关探究主题的知识体系,为过程性评价积累了可视化的数据。

一、资源学习,为评价积累素材

(一)评价资源,发展创造思维

全景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多样化民俗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学生通过平台获取与学习相关的资源和信息线索,就某个项目开展持续性的探究,以获得民俗文化知识的内化。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来帮助学生将学习活动围绕在他们的目标和兴趣周围,以大量的学习资源作为辅助,拓宽学生的学习半径,在“人本——平台——资源”对话中活化资源,建立新的课堂对话体系,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中自主学习,在多维度中建构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1]。

教师在上传学习资料时,要注意跟踪观察,采用问题引导、线索提示、即时反馈等形式,打造高效互动的情景氛围。同时,教师通过全景学习平台,对学生的探究进行适时的数字化评价和实时的指导、反馈、引领,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二)评价他人,初建知识体系

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价,不仅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体现,更融通了课内课外,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延伸了学习的深度,为更深层次知识体系的构建埋下伏笔。在全景平台中,点赞功能让学生可以随意浏览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观点,随时总结出新的体会并上传平台进行交流分享。在全班交流中,学生要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看法,形成自己的思想,在碰撞矛盾中达到知识的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民俗课堂互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形态实现了交流的立体化,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持续沟通。教师抛出的有价值的延伸性问题,既是对既获知识的总结,又是对新知识的有效补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体会到努力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阅读与民俗相关的数字化资料,参与兴趣话题交流,基于异质学习者需求的学习资源,不仅尊重了每个学习者的学习层级与个性化需求,更使其能够更主动、更灵便、更深层、更直接、多维度地探究民俗资源[2]。

二、数据检测,让评价诊断精准

(一)适切性在线调查,评价生成新资源

全景平台在线调查具有获得数据便捷、利于现场及时反馈的优势。在认知目标及探究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通过平台在线问卷的反馈,即时、精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层级,据此来设置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探究主题。在全景平台中,教师可以建立题库,对上传的题目设定难度、分值、题目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主题活动相关的民俗知识点等),平台对客观题实现自动批改,并做出相关统计,如正确率、真实难度等。在常规在线调查后,教师可利用平台的“查看统计”功能查阅学生的答题情况,按正确率分组,了解学生的答题结果;交卷的学生可以在“历史”里查看自己的分数及答题详情、题目解析。多角度的分析与评价可以让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提炼关键词,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基于动态评价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分析有助于教师分析学情,从而做到以学定教,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效果。

(二)诊断性课堂测试,评价反馈新需求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诊断性测试是学生形成自己民俗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途径。在活动中,学生独立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在与同伴的发展性互动探讨、与教师的提升性交流中,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民俗知识结论。学习留痕伴随学习评价动态生成,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和评价信息反馈,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在技术支持下学习个性化的互动课程,并根据最近学习记录的任务来控制挑战的难度。教师从学习平台获取数据,了解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围绕核心问题比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了解学有余力学生的新需求并做出新的引领。运用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客观的、数字化的精准评价诊断,能帮助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成长。

三、终评分析,让评价促进成长

(一)多元化评价分析,实现动态学习数据可视

多元化指从平台出发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互评、组评、师评及家长评价,这是“互联网+”背景下全景平台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动态学习评价数据分析的关键。基于民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始终以全景平台为技术支撑,对学生主题探究全过程的效果进行数据化评价分析。基于多元化学习的评价体系,实现了学生民俗课程学习前、中、后的全过程动态测评和数据展示,为总结性评价提供了翔实可信的依据[3]。

(二)多角度评价分析,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可视

从学的角度,以数据为中心的多角度评价将讨论的结果聚焦于学习结果上,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长处和短处,以帮助他们在下一阶段提高,进而使学生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认可。从教的角度,来源于学生作业、测试、课堂即时反馈等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数据,对学生知识掌握进行检测、反馈,教师基于数据分析提升教学机制,真正做到关注到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自我转型。

在基于民俗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过程性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需要从教师教学设计开始,将各类资源的提供、学生的使用记录、课堂学习痕迹、分层测试等一系列关于全景平台学习的数据储存起来,进行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多元分析,从各类数据中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让评价透明,使学生获得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

结 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全景平台可以将学生的过去与现在、正面与侧面进行比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作出客观的判断,促使学生对学习轨迹进行总结、反思、改进。基于全景平台的过程性评价是一个数据可视化的过程,学生通过数据可视化得到的评价是经过价值判断并反映他们学习质量与水平的定量与定性的数据和资料。因此,基于民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评价可视化的过程性数据具有导向作用,能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促进他们的成长。

猜你喜欢
全景民俗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客厅影院拥抱全景声的至简之路 Jamo HCSB5有源全景声音响系统
定制化全景声耳机系统 JVC EXOFIELD XP-EXT1正在热销中
民俗中的“牛”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短道速滑研究可视化分析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漫画民俗